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Gs(15)—218重力仪在兰州的重力固体潮测量概况及其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结果。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方法计算了1980年3月31日至9月28日的观测资料,获得兰州地区几个主要潮波的潮汐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维尼狄柯夫调和分析方法基础上第一次使用了相关最小二乘解算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观测资料,有效地增加滤波值方程个数,获得更高精度和更加可靠的分析结果。这种方法运用于长周期潮分析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潮汐资料的Nakai处理方法计算中使用了数值微分法中的插值微分公式,加上插值点的恰当选取,使计算量及计算时间大幅度的减少,并使Nakai法能在PC-1500机上进行,为Nakai法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4.
基于山西北部忻州地区5套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计算小时值、1 d、5 d和30 d均值的应变参数,并利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法计算潮汐因子。结果显示,5个测点的最大主应变ε1、最小主应变ε2、面应变εa和剪切应变εs的变化率相对恒定,主方向φ大体不变,潮汐因子玫瑰图变化也较小,表明该区域应变场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本文研究结果与该区当前地震活动特征、震源机制及断层活动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收集了济南地区3口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水位观测数据,分析了水位资料的变化规律与差异,重点针对观测井的固体潮效应,采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法求解出各井孔固体潮效应参数值。对比分析了M2波月序列潮汐因子、相对误差的大小,对井孔的内在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及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南丽江台超导重力仪OSG-066超过5 a的连续重力潮汐观测资料,获取高精度潮汐参数并构建地方重力潮汐模型,为丽江地区精确重力潮汐改正提供参考。研究9个全球海潮模型在丽江台的重力影响改正有效性,用时域内回归分析法和频域内小波分析法分别研究大气重力导纳值的变化特征,并利用观测潮汐数据估算自由核章动本征参数。结果表明,9个海潮模型在丽江台的重力影响改正效果基本一致,NAO.99b模型的改正精度较高;大气重力导纳值在时域和频域内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与降雨量变化存在负相关关系。自由核章动本征周期为431.5(411.2, 454.0)恒星日,品质因子为 -2 796。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小参数扰动法,首先研究了地壳弹性局部变化对潮汐倾斜、应变的调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和计算了地震形成过程中,潮汐倾斜和应变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地壳弹性局部变化对潮汐倾斜和应变的调制作用是显著的。基于扩容理论计算得到的地震形成过程中,潮汐倾斜与应变变化的动态特征是“异常—恢复—发震”,此特征与荷泽地震(M=5.9)前后,泰安台潮汐因子异常的动态特征基本一致。本文所得结果,为目前用潮汐观测手段捕捉地震信息及对一些观测资料的解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7年宜昌地震台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对数据预处理、极移改正和长周期趋势改正后的重力潮汐观测数据进行调和分析,获得宜昌台精确地方重力潮汐参数,选取NAO.99b和osu.Chinasea.2010海潮模型研究海潮负荷对重力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昌台海潮负荷变幅约为25 nm·s-2,经海潮改正后潮汐因子有所改善。采用时域导纳方法以及基于全球大气模型ERA-Interim计算宜昌台大气重力负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宜昌台大气重力导纳值为-3.219 3 nm·s-2·hPa-1,近区大气重力负荷变幅约为160 nm·s-2,远区大气重力负荷变幅可达70 nm·s-2,在进行超导重力数据处理分析时全球大气负荷效应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集中参数模型入手,讨论了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导纳谱形式与特征,给出了完整桩与各种缺损桩的导纳振幅谱判断依据及计算处理方法,为导纳谱法在实际中的更好应用提供了理论说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武汉超导重力仪1985年11月23日至1994年12月31日(3326d共79824h整点读数值)的长周期序列重力潮汐观测数据,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资料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研究了重力场潮汐变化特征,精密测定了地球潮汐常数,几个主要潮波的振幅因子测定精度达0.04%。对采用不同引潮位展开、是否考虑加权滤波、做气压改正、删除错误数据以及规定数据段均方差上限等方式对提高资料分析精度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利用Schwiderski全球模型对重力潮汐观测分析结果进行了海潮负荷改正,较系统地研究了观测重力残差和台站气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在时间和频率域内测定了相应的大气重力导纳值。与Wahr-Dehant标准地球潮汐模型相比较,潮汐振幅因子的平均偏差分别是0.4%(O1波)和0.2%(M2波)。  相似文献   

11.
从井水位中潮汐与气压效应的原理分析入手,着重解决输入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水位数据中的潮汐与气压效应进行计算发现,该方法得到的潮汐与气压响应系数可正确反映潮汐引力与气压波动的物理过程;潮汐系数、气压系数、气压作用的滞后与延时常数等与含水层参数(储水率、孔隙度、渗透率、体积模量等)以及井孔区域的地壳应力应变状态密切相关。通过川03井连续60 d井水位(步长为9 d)的计算,可从响应系数里识别明显的地震同震响应、震后调整过程和清晰的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中国近海潮汐图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潮汐对地倾斜固体潮观测的影响。计算出不同海域的几个主要潮波(M_2、S_2、O_1和K_1~-波)对我国北京、广州等22个观测站地倾斜固体潮的海潮改正值,讨论了中国大陆地区倾斜负荷潮汐的地理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说明中国大陆地区均存在着倾斜负荷潮汐效应,并受中国近海潮汐的控制,所以在利用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作地球物理解释工作时,必须顾及中国沿海的海潮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水准测量中关于地球潮汐改正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潮汐改正计算的实用公式。并利用从北京至厦门3463公里的精密水准测量资料和沿线地倾斜台站的实测潮汐因子γ值,试算了潮汐改正值。从理论上论证了潮汐改正的量级最大为0.1毫米/公里和南北向水准测线的改正数较大而东西向很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潮汐计算模型及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计算了固体潮汐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整点和加密采样(10min)两种采样方法除计算的中误差有一些差别外,对固体潮汐因子的影响不大。同时用辅助气压观测及首都圈体应变观测数据计算了体应变日异常频次,并与观测台站附近的小震活动进行了对比,讨论了远震及震源区地震活动与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潮汐线应变观测的地表平面应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潮汐线应变的组合观测资料获取地表平面应变状态和对潮汐剪切应变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我国部分潮汐应变观测点的理论应变状态和观测应变状态,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深入研究地震前兆的物理力学机制和观测台网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ECMWF全球大气模型和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中新疆及周边的气象站气压数据,根据弹性地壳形变理论,采用移去-恢复法,利用负荷格林函数法和球谐函数法,计算新疆及周边区域2011~2015年大气负荷变化对地壳垂直、水平形变的影响,同时采用大气导纳方法计算大气变化对地面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负荷对新疆地区垂直形变的影响达到cm级,对地面重力的影响可达10μGal;大气负荷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潮汐偏角法对山东泰安、马陵山、烟台 3个台的石英摆倾斜仪、自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 ,结果显示 :泰安、马陵山分点潮汐偏角在华北各次 5.0级以上地震、特别是黄海地震前 1年 7个月至 1个月时段内出现了高值或低值异常 ,表明潮汐偏角可应用于地震中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8.
基于谱-有限元法计算一个球型、非自转、完全弹性、各向同性(SNERI)的地球固体潮形变,其中地球固体部分潮汐形变的弱解用哈密顿变分原理给出,液核部分的弱解采用静态中性分层的流体近似。计算过程中把SNERI地球进行等间距球层剖分,球面上对解函数和试探函数采用球谐展开,径向上采用线性插值。比较数值计算结果与同质地球模型的解析解结果得出,1 km径向等距剖分即可获得10~(-8)精度量级的低阶Love数。基于PREM地球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谱-有限元法计算的固体潮2~3阶Love数与Runge-Kutta法的计算值差异在10~(-4)量级;与武汉台超导重力仪8个主潮波的实测重力潮汐因子相比,本方法计算的理论重力潮汐因子相差平均约0.15%。研究结果说明,谱-有限元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与较高的计算精度,比传统Runge-Kutta法更适用于高精度地计算复杂地球模型的固体潮形变。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地下水气汞动态观测中,发现怀4井气汞有明显的固体潮潮汐效应。介绍了怀4井井口装置的两个关键环节的设计;对2004年10月份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到了气汞固体潮半日波和周日波;并使用Ven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2004年度观测资料进行计算,获得了有一定信度的潮汐响应函数。  相似文献   

20.
为检验潮汐观测期间灵敏度及相位的变化,提出一种短资料的调和分析方法。由于采用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维尼迪柯夫滤波器,方法的精度比经典的别尔采夫方法要高。此外,该法还可用于潮汐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