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区划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地质灾害特别发育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黄土湿陷、融冻等,除了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种工程设施安全外,还严重破坏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阻碍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地质、地貌以及气候等条件控制,各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有很大差异,可划分为3个地质灾害类型区:以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地震为主的北部区;以地震、崩滑流和水土流失灾害为主的中部区和以融冻为主的西南部及西北部区,3个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亚区。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神狐陆坡区灾害地质因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北部神狐陆坡区富含海洋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 其海底地质环境对于各项资源开采活动和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但目前专项研究较少.在大量二维地震资料解译的基础上, 结合浅地层剖面和多波束测深资料, 对该区海底地质环境进行整体研究, 识别出20种灾害地质因素.按照动力来源, 将该海域地质灾害归纳为构造应力、重力、水动力、气动力和土动力5大类灾害地质类型, 每种类型包含多种灾害地质因素.依据各灾害因素总体平面分布特征, 划分出埋藏三角洲密集区、海底滑坡密集区、火山密集区、软弱层密集区、浅断裂密集区和浅埋基岩面密集区6个灾害大区.还对主要灾害因素的地震反射特征和灾害性进行了研究, 为该区未来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目前的地质现象,并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得到灾害发生的难易程度,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方便的获得其所要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和提出有效、科学的防灾、减灾及救灾措施提供依据,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现有调查研究成果资料的分析和认识,本文探讨了海洋灾害地质区划的原则,首次提出了我国全海域的海洋灾害地质区划方案,按大型构造地貌界线作为一级灾害地质分区,划分为海岸带、陆架、陆坡(岛坡)、海盆与海槽4个灾害地质区,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及灾害地质环境特征划分出24个灾害地质亚区。此外,从灾害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角度出发,定性的将中国海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危险性)划分为4级,在24个灾害地质亚区中,较高风险区11个,约占近总数的一半;其次是较低风险区7个,占近三分之一;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分别仅4个、2个。  相似文献   

5.
将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环境划分为构造稳定性、坡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三个评价层面 ,其中包括由 9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五级分级标准和环境质量的五级标准 ;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将广东沿海 190个评价单元划分为 2 2个地质环境质量区。在灾害基本数据库和灾害时空分布分析的基础上 ,划分了 9个地质灾害一级分区及 32个二级分区 ,确定了地质环境、气候气象和人为活动因素三大类致灾主控因子 ;构造了三种地质灾害系统的概念模型和灾害预测指标体系框架 ,建立了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海洋经济的开发需要了解海洋灾害地质环境状况。海洋工程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海底工程地质条件,特别是国家宏观决策更需要了解海洋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灾害地质类型、分布规律。灾害地质综合评价可以基于灾害地质分区进行,灾害地质综合评价的目标是比较不同分区的灾害地质稳定性并给出定量评价。文中就南海北部灾害地质稳定性提出了网格化加权统计模型。该模型结合专家智能的参与,体现了不同种类灾害地质因素的等级差别。另外还考虑到不同种类灾害地质因素之间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及同类灾害地质因素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将评价区划分为稳定区、过渡区及危险区。这种划分通过与南海北部灾害地质稳定性定性描述对比。证明该模型在全面地定量化反映南海北部的地质环境状况方面是实用的。由于模型建立过程中各灾害因素权重分值的设定完全依赖于专家智能,因此,今后应当致力于更精确地确定权重分值。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是地质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凡能够致灾的地质作用、地质现象或地质体,可统称“灾害地质因素”。我国海岸带地质环境脆弱且南北海岸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沿海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变化的影响,地质灾害呈明显增强的趋势,其中人类活动也开始成为重要的影响地质环境的因素。总地来看,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因素多达8类51种,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海岸带环境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论文是在编制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图(1/200万)基础上撰写的。主要从类型及分布特点对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因素发育规律进行了总结。文章介绍了海岸带环境的地质背景、灾害地质因素类型与发育特征,并重点论述了以人工地质作用为主的灾害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8.
依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对地表的影响深度和灾害载体的运动特征,将广东陆地地质灾害划分为三类灾害系,即表层灾害系、表-浅层灾害系和表-深层灾害系,其影响因素和动力源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文圈(人类活动)。五大圈造成了地质灾害系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这五大圈的变化。灾害系的能量源归属于三大类:日地系统、地球系统和人类系统。文中指出人类系统的能量源在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演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许涛 《安徽地质》2009,19(1):70-74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资源严重短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目前的地质现象,并且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来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得到灾害发生的难易程度,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方便的获得其所要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为有关部门的灾害预测和提出有效、科学的防灾、减灾及救灾措施提供依据,这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质概况及地质灾害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运用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方法,计算出各分区单元的危险性指数W危j,按确定的阈值,以GIS为平台,结合定性分析,主要考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历史灾情、地质灾害威胁人口数量及直接经济损失预估等综合因素,将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个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Ⅰ)、危险性中等区(Ⅱ)和危险性小区(Ⅲ),并进一步细划为14个亚区。该研究区成果为研究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也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