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阐述了怀来形变综合台的地倾斜、洞体应变与钻孔应变等观测项目的台址条件、仪器设备、观测管理与倾斜、线应变、体应变固体潮汐观测的精度评定。该台是可与国内外知名台站媲美的优质台。  相似文献   

2.
大连台连续重力观测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5-07-01~2016-07-01大连台gPhone重力连续观测数据资料,进行数据降采样、预处理及调和分析,得到该台观测精度及噪声水平。结果表明,大连台连续重力数据在1 min内和1 h内2个周期的噪声水平分别为9.18×10-8 ms-2和0.28×10-8 ms-2,表明该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噪声水平较低;重力潮汐主波振幅观测频段低于重力台网中心观测基地超导重力的白噪声水平,说明台站外部观测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从观测序列中分离“系统性倾斜”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邛海地倾斜观测系统对于异常倾斜的识别能力问题,初步评价了该观测系统的地震前兆效益。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似乎对一定范围内M≥5.0级地震的前兆倾斜反应敏感,其前兆效益优于目前国内一般的跨断层形变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4.
根据观测系统的检查、测区观测环境调查、辅助资料等变化对太原台水准异常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该台观测资料可信,但存在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对井区附近同层抽水井开采情况调查表明,太原台水准2009年以来的反向上升与附近小煤窑关闭、采水减少、水位回升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柏河汛期与枯水期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到宜昌台地倾斜观测与黄柏河水位变化的关系,宜昌台的地倾斜变化受黄柏河水位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讨论了JCZ-1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在武汉地震台观测记录的典型特性,并与该台短、中、长周期模拟地震仪的同步观测资料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地震震相记录清晰、丰富.应用JCZ-1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能有效地提高地震台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全球大震速报质量.  相似文献   

7.
十堰台数字化水管仪倾斜潮汐观测质量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堰台的数字化水管仪2007-2010年倾斜潮汐观测资料进行全面质量评定后发现,运行3年以来的倾斜潮汐观测资料连续可靠,仪器工作正常稳定,零漂与年变幅等指标均在稳定范围内.长水管系列调和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潮汐观测在资料精确度、连续性和可用率3方面己接近国际同类水平,有些指标已超过国内优秀台站观测水平.倾斜资料于200...  相似文献   

8.
定点倾斜观测映震能力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搜集整理了我国定点倾斜观测近30年来已发表的观测成果,归纳出常用的倾斜资料处理方法,通过统计在历次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定点倾斜观测是否出现异常以及震前异常的幅度,得到了倾斜前兆异常量级、倾斜异常与震中和震级的统计关系,对倾斜台网未来的发展和台网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台关于抽水对地倾斜观测的干扰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抽水量与NS向倾斜变幅,抽水速率与倾变速率等均呈高度线性相关。 文中展示了抽水对倾斜干扰的典型图象,同时给出了经组合滤波输出后倾斜短期干扰形态。 文中对抽水干扰进行了机理分析,最后就如何排除抽水干扰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地倾斜台站数字化、模拟观测数据频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倾斜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资料的特性,从频率范围,周期10天以上的FFT谱特性,固体潮波振幅,相位特征值等方面,论述了地倾斜数字化资料较模拟记录资料的信息组成变化,并对资料的分析与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九江台七年来的地倾斜观测资料(1983—1989年进行了处理,分析了九江地区几次地方震的震前异常特征,探讨了该台地倾斜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对我国20个地倾斜基本台站的水平摆倾斜仪观测日均值作了富氏谱分析,并以自相关函数进行了卓越周期测定。 文中对卓越周期的物理机制作了简要的解释,并依B·古登堡公式推导了地倾斜的热倾斜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常熟地震台数字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常熟台DSQ水管仪2008-2011年倾斜潮汐观测资料的质量分析得出:DSQ水管仪工作稳定,观测资料的质量达到了形变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区地倾斜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汶川地震前陕西地区地倾斜存在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由东北向西南震中迁移,震后地倾斜反向迁移,迁移平均速度为3~4 km/天。进一步分析认为,震前陕西地区地倾斜向震源迁移可能对汶川8.0级地震起到了触发作用,而震后地倾斜向远场迁移有可能是诱发陕甘川交界的中强余震的主因。  相似文献   

15.
选用宜昌地震台DSQ水管倾斜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VP型垂直摆倾斜仪2018-01-01~10-14整点观测数据,采用Nakai逐日拟合计算结果中的潮汐振幅比A和非数字滤波调和分析计算结果中的M2波潮汐因子AM2,对比分析这3类仪器对地倾斜固体潮的振幅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台NS分量潮汐振幅比只相当于EW分量的90%;1~9月M2波潮汐因子的月结果中误差小于0.02;给出6个分量9个月的54个潮汐因子结果,它们的中误差小于等于0.02;同一分量9个月结果(潮汐因子)之间的极差小于等于8.3%,离散相对中误差小于2.8%。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序贯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六个台站的九套倾斜仪1970年—1977年的全部观测资料,统计了地面倾斜方向急剧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关系。认为,在目前的观测条件下不宜把一些地震前曾观测的地面倾斜方向急剧变化这一现象视为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金寨台地倾斜、应变观测资料和梅山水库水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库水位和金寨台倾斜和应变观测仪器NS分量强相关,和倾斜仪器EW分量弱相关,和应变仪器EW分量中等相关。结合实验室测定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得出金寨台倾斜和应变观测水位系数。  相似文献   

18.
蓟县台水管倾斜仪NS向加速北倾异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蓟县水管倾斜仪NS向观测自2014-04-01开始出现加速北倾异常变化。通过观测系统检查、周边环境调查,开展了异常分析工作。结果表明:1)2014-03-31更换水管N端传感器对水管倾斜仪观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类似的变化在2009-04更换W端传感器后也出现过。2)04-01~11台站南侧于桥水库以高达50 m3/s的速率泄水也是导致异常的原因。对比发现,往年水库大速率泄水期间水管NS向相应地出现过短期加速北倾变化。3)利用三维集中载荷模型开展水库载荷变化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04-01~11的平均泄水速率大幅超过库容变化临界速率理论计算值,并且期间倾斜水平方向变化理论值与同台的水管倾斜、垂直摆倾斜NS向观测实际变化量基本一致。从量化角度证实,水管倾斜NS向观测加速北倾变化确实含有水库大速率泄水的影响。4)04-11后库容增加,水管倾斜NS向观测仍呈加速北倾变化,5月中旬后逐步恢复,异常持续时间和幅度均超出了实际泄水时间和理论计算结果。因此,水管倾斜NS向2014-04-01以来出现的加速北倾变化,不仅含有更换N端传感器的影响,也受到了于桥水库大速率泄水的干扰,作为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近海潮汐图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近海潮汐对地倾斜固体潮观测的影响。计算出不同海域的几个主要潮波(M_2、S_2、O_1和K_1~-波)对我国北京、广州等22个观测站地倾斜固体潮的海潮改正值,讨论了中国大陆地区倾斜负荷潮汐的地理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说明中国大陆地区均存在着倾斜负荷潮汐效应,并受中国近海潮汐的控制,所以在利用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作地球物理解释工作时,必须顾及中国沿海的海潮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巴伦台钻孔倾斜及分量应变辅助观测气压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及小波分析研究气压对巴伦台钻孔倾斜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气压对巴伦台钻孔倾斜影响表现为准线性关系,对NS向的影响大于EW向。气压对NS向影响的显著频段有2 048~8 192、32 768~65 536 min,对EW向影响的显著频段为2 048~8 192 min。探讨了气压对巴伦台钻孔倾斜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