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凤敏 《地理教学》2010,(11):57-57,54
平时地理成绩优秀的学生高考时也会出现很明显的失误,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一些知识的掌握不熟练,理解没有到位、只是知道大概。尤其是一些概念,该背熟的没有背熟,考试时难免就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通常将传统学习方式比喻成“观摩游泳”,将体验式学习方式比喻成“自己游泳”。传统学习通过教师和书本讲解正确姿势,但是无论讲解观摩如何细致,学生若不亲身体验是学不会游泳的。而体验式学习就是让你亲自下水,在摸索中与教练不断沟通,发现自己的盲点,总结姿势技巧,学习主体是自己,而池边的教练只是一面镜子,为你的表现不断作出回馈及鼓励。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的核心无乎教学内容的学科逻辑“教什么”才“有地理课要教给学生能够发展有用的地理”。就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以的记忆,将学到的知识才“有用”,二是“怎么教”才“有效”。前者关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这才是有力量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教对学生终身“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效的学习,是学生能抛弃自己的课本、笔记和琐细智慧的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包鹰 《地理教学》2008,(4):22-23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地理试卷、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学生应试有效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孔海君 《地理教学》2006,(10):21-22
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过去我们往往认为,无论是教师的错误还是学生的错误,都是应该尽量加以避免和纠正的。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些错误只要运用得当,使之转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就能发挥正常教学难以达到的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6.
江虎成 《地理教学》2010,(20):54-55
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题的准确、独特的见解、清晰的解题思路,往往会博得师生的满堂彩。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的错误,却在不经意之间被我们忽视甚至遗忘。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去正视错误,并把它巧妙应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2007年秋季高考地理卷以《考试手册》为依据,在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侧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评卷过程中发现考生答题失误存在普遍性的问题,现将这些错误较多、失分严重的方面抽取出来,分析其原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广东省文综考试,明年起用全国卷。全国卷文综综合题的特点就是以问答题为主,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得分率不高,很难采到得分点或写不全答案要点。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术语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建立相应的模板,并通过学习以后的知识,对之前建立  相似文献   

9.
刘百虎 《地理教学》2014,(21):55-57
高考是对考生学业水平的一次检阅,也是对中学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高考过后,考生急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总结自己在应考中的得失,教师急于反思考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经过笔者对2014年高考文综课标乙卷试题及考生应答综合考量,梳理出考生失分的两个根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一、考生失分的根源在于用学习思维代替考试思维学习思维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推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黄先辉 《地理教学》2011,(18):36-37,49
地理专题复习在高考总复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对专题复习教学效果的期望值很高。在复习教学实践中也可见一斑,例如专题复习教学所占时间长(甚至有的教师压缩一轮复习时间,尽量保证专题复习时间),教师花的精力特别多。但在实际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地理专题复习效果却是不尽人意,甚至事与愿违。当然,专题复习教学效率低下的事实也同样困扰着我。为此,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相对应地作一些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11.
卢军 《地理教学》2005,(5):30-32
一、近年地理高考试题趋向。1.强化地图载体,考查读图用图技能。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地理高考理应检测这一最重要的学习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从试题设计上来凸现过程性评价,正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一般说来,学生平时对较简单的区域图、统计图、景观图掌握较好,但有几种难图需加强读练: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黑龙江省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2011年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黑龙江省四年来实施新课改成果的检验。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进程,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高考,我们对2011年高考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通过对高考试题特点、本省考生答题隋况等分析,从中找出新课程高考存在的问题,以及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以便改进和加强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精神和要求,不断提高地理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区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按照一定标准划分出来的。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还可以依据区域的内部差异,将其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次一级区域。"栅格法"就是将一个大区域划分成若干个次一级区域(即一个个栅格),以便对相关地理问题做定量的分析与处理,其处理问题的方式渗透着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方法和思想。用“栅格法”呈现有关信息的试题在最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它能有效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已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标要求。通过对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可以将其类型概括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4.
胡铮 《地理教学》2005,(9):30-31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地理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在于地理知识的运用以及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参与的情景下,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自主思考、发展思维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听、读、说、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于地理课堂作业.老师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找出不同程度的学生发给他们投影胶片,让他们将题做在胶片上,然后魄示在投影屏幕上,请大家一起批改,面对面指出错误,分柝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让学生画出一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及气温变化曲线圉,分析这个城市的气候类型及气候成因。这样学生能直接参与批改,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已见。  相似文献   

16.
伏成云 《地理教学》2013,(11):50-51
正常言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错误能启迪思维,开悟心智。错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课堂教学中错误也是一笔重要的资源,课堂可以因"错"而精彩。不重视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一种浪费。叶澜教授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能生活会学习,能合作会探究,能实践会创新。教师的角色是创设一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好自学提纲,提出自学目标,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会学要学习的东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到会考或高考复习.好多学生顿时感到平时积累少.印象淡;觉得头绪多又琐碎,什么都想记却什么也记不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归纳法非常适台于复习教学。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信息加工理论指出:要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能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并把暂时记忆或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就需要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科学编码。而归纳法正是一种对教学内容的科学编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高考地理试题不断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不断增多,设置新情境和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或事物,要求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综合分析。面对新课程新理念和新高考新试题,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开拓创新、勇于尝试,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再培养与再提高。基于可行性与有效性的考虑,笔者重点思考常态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创新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储云 《地理教学》2014,(2):52-53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学习的评价成为关键。地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评价手段必然也随之改革,特别是评价的重要手段——高等院校招生考试(高考)。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随时运用新课程理念编辑一些试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材料的来源成为命题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就地理测试中常用图形——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提供一些借鉴。第一来源:地理教材、教参及相关地图册,专业性地理期刊中的各种地形地图(等高线图、分层设色图)。这是老师平时手头最容易获取的,也是最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