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尤其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燕山运动”等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最早从事地震地质考察和研究的中国学  相似文献   

2.
侯德封先生是杰出的地质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地质生涯中,时时急国家之所急,组织领导了多次地质矿产调查,倡导和开辟了沉积矿床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等多种学科,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和核子地质学。他领导组建了多个地质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青年的地质人才、他善于自我完善,善于与自己挑战,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地质导师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建立及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的一次理论飞跃。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年不懈攻关,通过构建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盆地"发展战略等学科内容,基本形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世界页岩油和气、致密油和气等典型非常规油气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引领推动了石油地质学科发展、行业标准制定、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我国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科在未来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结构科学预判、复杂问题创新解决等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张立生 《地质学报》2022,96(1):25-49
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家群体中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一位,他在地质科学领域里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是一位“全方位的地质学家”,是现代中国地质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本文略述其简历和他在中国煤岩学和煤地质学、土壤学、石油地质学、铀钍矿产地质与勘查、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和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谢家荣对中国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与成长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都值得纪念的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5.
第29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理事会于1992年8月24日在日本京都作出决议,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大陆地质学”,主要内容包括:与大陆有关的构造地质、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以及它们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大陆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所;大陆地质是当今地球科学的前沿,是解决全球地质问题的关键。因此,关于大陆地质的探讨与交流,对地球料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学术交流的初步设想是:交流内容按学科编排;主要考虑传统学  相似文献   

6.
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会议定于今年7月7—17日在巴黎举行。 会议将分以下二十一个组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学;海洋地质学;沉积学和沉积岩石学;前寒武纪;第四纪和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遥感技术;数学地质学和地质信息科学;金属成矿学和矿产;地下能源;水文地质学;材料和工程地质学;地质公害;行星科学;地史  相似文献   

7.
煤地质学作为地质科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它与能源需要的密切关联而已经成为一门应用颇广的实用学科。煤地质学的研究与发展水平,一般地说,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推动:1.煤勘探、开发、利用对于煤地质当前和长远的要求;2.地质普查、勘探的高效率和有关技术方法与测试手段的日益现代化;3.作为煤地质学基础的沉积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以及煤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美国地质调查所在莱斯顿举办的名为“煤地质学及其前景”的大型座谈会上,曾就理论与实用两个方面,着重地对成煤环境、煤化作用、煤岩学、煤中伴生元素以及对煤的勘探、开发与利用中的地质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提出了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1],吸引了国际上的注意。苏联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煤地质研究,也把同提高煤田普查、勘探效果与质量有关的地质问题列为主要方向[2]。其它重要产煤国家有关报道表明,他们的煤地质学研究也无不在各种程度上体现着以上三方面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一门新兴地质学科——流体地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门新兴地质学科──流体地质学徐学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长春130061)关键词流体地质作用,流体地质学流体是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一直受到地质学家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其复杂性和研究难度较大,而未象固体地球科学的岩石学、矿床学等那样受重视...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作为长期在地质行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结合多年实践,谈谈对地质学(此处地质学泛指地学、或地球学、或地球科学,本文中所用地质学一词,含义均同此)发展的见解,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0.
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会议将于1980年7月7日至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程序如下: 一、大会将包括20个项目岩相学; 矿物学; 地层学; 古生物学;构造, 海洋地质、沉积学和沉积岩相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遥感技术; 数学地质和地质情报科学, 矿床成因论和矿石, 化石能源, 水文地质学; 材料和工程地质学, 地质的冒险性, 行星科学, 地  相似文献   

11.
纳米科技是研究0.1~100nm粒级范围内物质特性的科学,纳米颗粒处于纳米尺度,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殊的物化性质。纳米科技涉及地球科学的诸多领域,并在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能源地质学和矿床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在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并结合作者最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纳米地质学的概念:以纳米科学与地球科学为依托,以纳米技术与地学研究方法为手段,以固体地球物质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地质体中已知或有待探知的纳米颗粒和纳米孔隙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地质过程中纳米效应与地质现象的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系统地分析了纳米科技与地质学结合产生的各分支学科:纳米矿物学、纳米岩石学、纳米地球化学、纳米构造地质学、纳米能源地质学、纳米矿床学、纳米地震地质学和纳米环境地质学等;全面阐述了纳米地质学及纳米成藏成矿领域重大和前沿科学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由此指出,纳米地质学的兴起和发展将必然带来地学领域革命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赖锦  王贵文  庞小娇  韩宗晏  李栋  赵仪迪  王松  江程舟  李红斌  黎雨航 《地质论评》2021,67(5):67060005-67060005
测井地质学以地质学和测井学的方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地质问题。经过数十年发展,测井地质学在油气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使得测井地质学正面临多重挑战和全新探索,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综合方法理论体系。本文以《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为契机,系统归纳了测井地质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流程。然后总结了测井资料与地震、地质信息的匹配性,并分析了不同探测特性测井方法纵向分辨率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测井地质学在井旁构造解析、沉积学特征研究、层序地层划分、地应力方向判别及大小计算、井壁裂缝识别与评价、烃源岩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七性关系”综合评价当中的应用。但由于测井资料的负载能力有限性、测井与地质信息属性不对应性以及测井资料本身的多解性,使得测井地质学在测井—地质转换、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及其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基础岩石物理研究,挖掘测井曲线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拓展测井地质学研究的精度和广度,从而使其未来可更好地应用至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等实践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及其成生演化的基础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理论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中与构造现象和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二者的研究目的虽然不同 ,但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相同的 ,即都是地质构造 ,所研究的又都是地球变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及其各类效应。文中讨论了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之间的基本关系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对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深部构造、浅部构造以及表层构造动力学特征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构造结构面、构造应力场与岩土体稳定性的关系 ;活动构造与工程建筑安全性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崩滑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测井地质学以地质学和测井学的方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的地质问题。经过数十年发展,测井地质学在油气勘探开发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非常规油气的兴起使得测井地质学正面临多重挑战和全新探索,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综合方法理论体系。本文以《测井地质学·第二版》出版为契机,系统归纳了测井地质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流程。然后总结了测井资料与地震、地质信息的匹配性,并分析了不同探测特性测井方法纵向分辨率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测井地质学在井旁构造解析、沉积学特征研究、层序地层划分、地应力方向判别及大小计算、井壁裂缝识别与评价、烃源岩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七性关系”综合评价当中的应用。但由于测井资料的负载能力有限性、测井与地质信息属性不对应性以及测井资料本身的多解性,使得测井地质学在测井—地质转换、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及其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基础岩石物理研究,挖掘测井曲线中包含的地质信息,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拓展测井地质学研究的精度和广度,从而使其未来可更好地应用至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等实践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1 古地理学和古地理学报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演化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岩石学、沉积学、自然地理学、海洋学、气候学、天文学、矿床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生命科学等。因此,古地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而且与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活和生存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地质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于祥  孙玉华 《江苏地质》1998,22(3):186-191
针对当代地质学拓宽服务领域之要求,指出地质学、生物学、环境学交叉形成新的生长点——生态环境地质学。简述了生态环境地质学提出的科学依据、研究现状,提出了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孕育,形成,综合和分化的演变过程。本文即在简单介绍了工程地质学的孕育,形成之后,着重讨论了工程地质学与其它有关学科相交叉所形成的环境工地质学,大城市工程地质学,改造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和计算工程地质学等新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8.
孙惠文 《地质论评》1983,29(4):398-398
1983年4月10日至16日在四川省乐山市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共同主持召开了数学地质在石油资源预测和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来自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等10个系统76个单位的15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数学地质是地质学和数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地质学中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数学地质的兴起是从大量多元统计方法引入到地质研究领域开始的,最初主要在沉积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向地质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数学地质又吸收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1998年2)序号期 刊 名 称影响因子序号期 刊 名 称影响因子1岩石学报0.66341岩矿测试0.9012地质学报0.62862地学前缘0.8353地学前缘0.55703地球化学0.7944地球物理学报0.52334地质学报0.7405古脊椎动物学报0.47925地质科学0.7276地球化学0.44076地球物理学报0.6007矿床地质0.35807岩石学报0.5798地质科学0.35168地球学报0.5679地震学报0.31979地震学报0.48810地质论评0.304610地质论评0.48811地球科学0.292211地质实验室0.48612高校地质学报0.285712地球研究0.41213中国区域地质0.258313地震地质0.41214地层学杂志0.250014地…  相似文献   

20.
1974年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L.Müiller教授曾以《工程地质学的今天》为题论述过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工程地质学与土力学和岩石力学间的关系等问题。著者现在又以《工程地质的今天》为题阐述了:(1)工程地质学研究领域应该扩大,它不仅应该为具体的工程建设服务,而且要扩大到包括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开挖、堆积作用在内引起的地质灾害预报和防治,它已成为与资源、能源探查相并提的地质学两大实践课题之一——防灾;(2)今天的工程地质学研究必须从第一环境研究出发进行第二环境预测,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已经是不可分的;(3)工程地质学今天的任务不仅要研究工程地质条件,而且应包括与地质体工程活动有关的设计、施工及地质体改造等整个领域,即地质工程领域。著者认为今天的工程地质应该向地质工程方向发展,确切些说可称为环境地质工程;(4)本文明确地提出了《地质构造控制论》是工程地质学或环境地质工程研究的基础理论;(5)文中还论述了岩体改造的原理、方案和技术。最后还概括地论述了2000年时中国工程地质学家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