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4月11日—13日,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构造地质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吸引了包括1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全国500多名代表参会。大会开幕式由张国伟院士主持,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相似文献   

2.
3.
流变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动力学的支柱学科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地球是一动态系统,其各层圈的构造运动归根到底就是多矿物复合岩石在各种物理条件(例如,温度、围压、差应力、应变速率、应变方式等)下和化学环境(例如,氧逸度和水含量)中的形变。流变学作为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科学,现已成为地球动力学和构造地质学的支柱学科。本文对国际上近年来岩石流变学的最新进展做些扼要的介绍,呼吁中国固体地学界加强流变学的研究,做出经得起时间淘洗、实践检验的原创性成果来,使中国的构造地质学研究迈进国际先进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汪明武  李健  徐鹏 《地质论评》2013,59(4):796-796
由中国地质学会、美国地质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地质学会与美国地质学会联合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17~19日在中国成都开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前局长孟宪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安排了地球物理发展战略的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大会报告包括“环境物探发展战略”、“固体地球物理发展战略”、“石油物探发展现状”、“论中国勘探地球物理的发展问题”等报告。会议分14个专题,在14个会场同时进行学术报告: (1)计算地球物理:主要涉及波动理论及反演、地球物理新方法、震源机制和小波变换理论及应用; (2)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论文主要涉及到磁层混沌动力学、图像动力学、地震模型分维分形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进江  张波 《地质科学》2006,41(2):194-194,286
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主办的全国构造地质学年会暨“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30多家研究院所和高校的近200位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了国内构造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北京大学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张立飞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任纪舜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7.
冶金地质学会二届一次理事会于1989年10月21~23日在福州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第一、第二两届新、老理事和名誉理事共41人.会议听取了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及第二届理事会工作要点和安排的报告.各专业委员会汇报了4年来的工作.经过充分酝酿,选举和推举了二届理事会正、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决定了副秘书长和秘书的聘任人选;协商推荐了名誉理事.会议期间还安排了学术报告.会后,应冶金部第二地质勘探公司的邀请,出席会议的部分理事赴闽南开展了技术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8.
张燕 《探矿工程》2007,34(5):32-32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防治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无锡双帆(金帆)钻凿设备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八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术论坛”于2007年4月16-18日在江苏无锡召开。  相似文献   

9.
张燕 《探矿工程》2005,32(5):8-8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防治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深圳市地质局协办的“第七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术论坛暨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4月12~1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于6月29日~7月5日在昆明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区域地质及成矿会议。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地质、冶金、煤炭、石油、二机、化工、教育、中国科学院等部分的159个生产、科研、教学单位300多位代表。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53篇,论文摘要313篇(其中包括区域地层古生物34篇,区域构造  相似文献   

11.
《地质力学学报》2019,25(2):302-302
正2018年起,为凸显地质力学特色,扩大地质力学学术研究及影响,《地质力学学报》进行了栏目调整,目前主要设置的栏目有构造体系与构造地质、地应力与地球动力学、矿田构造与成矿研究、基础地质、能源(油气)地质、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第四纪与环境地质、极地地质、深部地质等。具体栏目及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冯振  吴中海 《地质力学学报》2018,24(3):封二-封三
正中国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地带,发育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活动构造体系,活断层密度大,新构造运动极为显著,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成因机理复杂,是世界上地震与地质灾害影响极为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地质力学学报》2021,27(1):封二-封三
为扩大期刊影响力,提高刊文质量,鼓励积极性,近期《地质力学学报》编委会与编辑部评选出了2020年优秀论文、优秀审稿专家及优秀编委。优秀论文评选考察2018-2019年发表在《地质力学学报》的论文在2020年底的总下载量和总被引频次,按照排名降次共评选出最佳关注度文章和最佳传播力文章各6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