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桂林市柘木岩溶塌陷成因及其分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柘木岩溶塌陷分布在漓江I级阶地与河漫滩的结合部位,受NW向和NE向断裂控制,岩溶塌陷成因以振动致塌和冲爆致塌为主,直接的诱发原因是炸礁爆破的振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程活动对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西域区认为塌陷的特征,深入分析抽取地下水,人工加荷,振动以及基坑开挖等工程活动对岩溶塌陷的影响,指出不合理抽取地下水是区人为塌陷的主要原因,最后探导了减少人为塌陷灾害产生的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4.
5.
截至2018年底,山东荆泉断块研究区内先后发生岩溶塌陷58起,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研究区基础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监测、地球物理勘探及水文地质钻探等资料,对荆泉断块区内覆盖型岩溶塌陷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区内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多层土层结构区,土层厚度基本介于0~15 m且含有砂层;岩溶塌陷多沿构造或构造影响带分布,断层两侧1 000 m内为岩溶塌陷高发区;降雨对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诱发岩溶塌陷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人类活动对岩溶塌陷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岩溶水的大量开采及地表大型工程的修建等。亟需采取措施降低区内岩溶塌陷再次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恩口煤矿区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恩口煤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该区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指出际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是塌陷产生的直接原因,在该因素影响下,潜蚀作用是主要的致塌作用,同时兼有气爆和吸蚀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岩溶发育、土层存在和地下水活动3个方面论述自然因素、抽水因素在岩溶塌隐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自然因素是决定岩溶塌陷的因素,抽水因素是加速岩溶塌陷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9.
以覆盖型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覆盖型岩溶塌陷的演化机制,然后考虑土体自重、真空负压、降雨和爆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覆盖型岩溶塌陷土体稳定系数及塌陷范围的计算方法,以重庆市南岸区涂山湖二外桥梁左侧塌陷为例,发现计算出的塌陷范围与现场塌陷范围基本一致,并分析出该处土体在爆破、真空负压、自重和渗透等因素作用下的稳定系数和塌陷范围变化规律为:稳定系数在土层厚度增加时可增大46%,而当水深从0.1 m增加到1 m和真空负压由0 kPa增大到50 kPa时,可降低30%~35%。最后考虑爆破的时效性,探讨了土柱稳定系数随着爆破振动的变化规律,在考虑爆破荷载作用后,土柱稳定系数将降低4%,爆破对土柱的作用时间约为6 s。 相似文献
10.
11.
12.
通过对塌陷区原因分析,提出并分析比较了岩溶塌陷区路基处理的几种方案,对采用的桩基结构在溶洞区施工做了技术处理,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岩溶塌陷区对路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潞安矿区奥陶系岩溶水由于埋藏深,水交替缓慢,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复杂。本文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深部岩溶含水层中水-岩作用机理和水化学成分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形成岩溶的高阻碳酸岩对电磁波的吸收较弱,而且碳酸岩成层沉积的特定环境使碳酸岩地区岩石的各向异性现象较明显,由于地空界面的存在及岩溶洞壁两侧介质电性差异明显,界面清晰,又使电磁波出现强烈的反射及散射现象。本文从理论上对碳酸岩地区电磁波传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岩溶地区破坏性抽水致塌试验研究--以广西桂林西城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流量抽水和间歇性波动式抽水两种抽水形式,在岩溶塌陷地区进行了破坏性抽水致塌试验,为了对比,还进行了饱和土体与非饱和土体的抗塌试验;通过钻探及变形测量,分析研究了人为抽水引起岩溶塌陷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及抽水致塌机理。试验结果证实:①间歇性抽水比持续抽水更容易产生塌陷;②间歇性抽水引起的塌陷范围较持续抽水的影响范围更广;③间歇性抽水试验所排出的地下水中泥沙含量更大。介绍的试验结果对类似地区岩溶塌陷灾害机制的分析以及治理对策的提出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青岛为典型花岗岩地区,地铁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本文首先采用现场实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岛地铁3号线3个工点的隧道爆破监测数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地表及邻近构筑物的最大振速、主频分布与爆破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法拟合出包含上述因素的经验公式。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爆破条件下地表及临近建筑物的振动的响应,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最大振速随比例距离基本呈指数的形式衰减,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最大振速值逐渐减小; (2)爆破引起的振动主频随比例距离分布较为随机,无法建立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主频多在20~70Hz范围内; (3)建筑物内部中三矢量方向上的最大振速均随着楼层的增高呈一定的增加趋势,建筑物外部的地表振速要大于内部质点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岩溶塌陷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容小视。为了研究广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影响岩溶塌陷的两个主要因素冲击荷载作用和地下水下降对塌陷的影响程度,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统计工程区12处岩溶塌陷的基本情况,总结塌陷特征并分析影响塌陷的主要因素,建立与实际覆盖层结构相符的塌陷地质模型-砂土+粉质黏土+灰岩地质模型。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分别在冲击荷载和水位下降两种力学作用下对塌陷地质模型进行稳定性计算。通过计算得出,最大冲击荷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覆盖层的稳定性,但不是导致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而地下水位下降对工程区岩溶塌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水位下降对塌陷的影响程度,确定水位降幅4m为警戒值, 6m为危险值,为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