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西部麦盖提斜坡和巴楚断隆两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的西段,原称色力布亚断裂带,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展布,长约120km。本文基于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认为该断裂带内包括了切割深度、倾向和活动时代等均有不同的两条断裂,西部仍称色力布亚断裂,东部由本文新命名为康西断裂。前者是基底卷入型冲断层,由不同级别的背冲构造与主干断裂构成复杂的断裂带,向南东变窄;主干断裂向北东倾,中新世活动,背冲断层在上新世仍有活动。康西断裂是盖层滑脱型冲断层,向南西倾,加里东期活动,之后长期稳定,更新世复活。区域上,色力布亚断裂属巴楚北北西向断裂系,康西断裂属塔中北西向断裂系。这些新认识可能成为麦盖提斜坡区油气勘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临潭-岷县-宕昌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腹地具有构造边界性质的区域断裂带之一,它由多条近于平行的逆冲-走滑断层组成。通过对其主要断层之一的小寨-浦麻断层(F3)典型断层带内断层岩类型和分带特征、构造要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构造截切关系等观测分析,表明其主要为新生代形成的一条脆性断层,至少经历了3期具有不同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构造活动历史。第一期表现为向北北东陡倾(倾角为70°~80°)的自北向南高角度逆冲作用;第二期表现为向北北东中等倾斜(倾角为30°~50°)的自北向南逆冲作用;而第三期则表现为向南西陡倾(倾角为60°~70°)的左旋走滑作用。根据断层卷入的最新地层时代、三期变形构造要素产状及截切关系和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区域断裂活动、沉积盆地演化和地壳隆升过程分析,认为第一期挤压逆冲作用起始于始新世中期(45~50 Ma左右)持续到渐新世初期;第二期挤压逆冲作用发生在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初,持续到早第四纪;而第3期左旋走滑作用只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作用。临潭-岷县-宕昌断裂带的小寨-浦麻断层的三期构造活动可能记录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汇聚过程不同阶段在西秦岭的构造动力学响应。第一期挤压逆冲作用可能与印度-欧亚汇聚碰撞高峰期(55~45 Ma)地壳的挤压缩短作用的远程效应有关;而第二期的逆冲作用与青藏高原地壳增厚和高原隆升向东北缘的扩展作用相联系;第三期左旋走滑作用则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明显滞后于5Ma青藏高原腹地的东西伸展和挤出走滑作用,这有可能暗示着青藏高原东北缘断裂构造活动及地壳隆升过程与青藏高原腹地并不同步。这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作用是逐渐向北扩展生长过程提供了构造地质学约束。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最新的地震和钻井资料, 分析了巴楚隆起西段与麦盖提斜坡过渡区色力布亚、康塔库木两条边界断层的构造特征.色力布亚和康塔库木断层均表现为基底卷入型逆冲断层, 两条断层之间通过软联接的形式发生相互作用.色力布亚断层沿其走向往南东方向位移量逐渐减小并终止, 康塔库木断层沿其走向往南东方向位移量逐渐增大.构造转换带传递了色力布亚断层和康塔库木断层的位移量, 使巴楚隆起西段边界断层总位移量保持一致.该转换带属于同向倾斜型构造转换带, 现今处于转换带复杂阶段.转换带内发育次级断层和走向裂缝, 有利于形成裂缝型油气藏, 也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 是巴楚地区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发育北东走向的逆冲断裂带,但地球物理资料揭示,该地区还发育北西走向的断裂构造.这两个方向的断裂系统在平面上呈近于正交的关系.北东向的柯坪逆冲带中发育北西向的皮羌走滑断裂,并在走向上与巴楚隆起南缘的色力布亚断裂一致,但两者构造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巴楚隆起向西延伸到柯坪逆冲带之下,该构造带中潜伏有早期发育的北西向构造.北西向的皮羌断裂的深层构造为基底卷入向南逆冲的楔形构造,浅层构造为走滑断裂,属于晚期形成的构造,与柯坪逆冲带的形成时代一致,为上新世至第四纪.色力布亚断裂上发育的生长地层指示深层构造形成时代为中新世至上新世.尽管在深层构造上,皮羌断裂与色力布亚断裂为同一条断裂,构造样式为卷入前寒武系(元古界)结晶基底向南逆冲的楔形构造,但它们在近地表或浅部倾向相反,形成时代不同,应当定义为皮羌走滑断裂与色力布亚断裂在柯坪逆冲带中的断裂复合.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断层带的构造特征和找气前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野外地质观察和地震反射剖面分析表明,鄂尔多斯西缘褶皱山系和覆盖地区发育北东、北西向褶皱和西倾东冲的逆冲断层,组成褶皱—逆冲断层带。按其构造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 1.褶皱—逆冲断层型 以桌子山褶皱—逆冲断层带为代表,构造特征为轴面西倾的不对称背向斜,逆冲断层发生在背斜陡翼上。 2.褶皱—逆冲推覆型 以小松山逆冲断层和推覆体为代表,构造特征为断面西倾东冲的逆冲断层,其上盘呈弧形突出,覆盖在下盘年轻的褶皱地层之上。 3.褶皱—犁式逆冲断层型 其典型地区是大、小罗山至马家滩地区,断面西倾东冲,上陡下缓呈犁式和坐椅式。 4.同沉积逆冲断层型 以铁克苏庙逆冲断层和其控制发育的深凹陷为代表。 5.同生基底正断层反转逆冲型 以西来蜂逆冲断层和北西向“河西系”逆冲断层为代表。 6.反向逆断层型 以断面东倾高角度呈叠瓦状错列的横山堡地区为代表。 初步认为,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断层带的区域背景与A-俯冲作用有关的逆冲断层带有较大的差异,它们是在克拉通内地壳拆离作用的产物,其逆冲—推覆规模和缩短程度比A-俯冲带低, 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断层的形成主要受侧向挤压力的控制。其形成方式有:(1)由于纵弯作用,先形成褶皱后产生逆冲断层。(2)受侧向挤压沿早期正断层逆转形成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6.
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位于北部的白云(二道沟、三道沟)、荒甸子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位于南部的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杨树、桃源等大型或中小型金矿床,高家堡子、凤银大地、姜家沟等大中型银矿床.前人对该区成岩成矿时代及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控矿构造研究相对薄弱.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白云-荒甸子矿区容(含)矿构造为近东-西走向,向南倾,倾角30°左右逆冲断裂带,沿走向延伸近8 km.该逆冲断裂带由主逆冲断层及与其近于平行的若干条逆冲断层组成,宽度可达200 m.主断层面下部地层产状陡,上部缓,明显切层;而上部逆冲断层则以顺层为主.断层面一般呈舒缓波状,缓倾部位为矿体富集区域.南部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矿区容矿构造为总体向北倾的缓倾逆冲断层,延伸稳定,在盖县组碎屑岩与大石桥组上部大理岩硅-钙面上部碎屑岩中形成金矿体,而硅-钙面下部大理岩中则形成铅锌银矿体,不同矿区赋矿层位近于一致.NW走向的尖山子断裂是本区规模最大的陡倾断裂,长度超过13 km,并具有多期活动特征.该断裂早期以右行走滑为主,晚期为正断层,在成矿后还有明显活动,可能将白云-荒甸子矿区近东-西向容矿逆冲断裂带向南错移至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一带,最大错断距离达6 km.根据对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赋矿层位的综合分析,结合成矿后断裂活动的改造,提出了白云-荒甸子矿区以南和小佟家堡子金矿-风银大地银矿2个深部成矿有利区及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和桃源村以南2个外围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黔西罐子窑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自中生代进入板内发展阶段之后,发生了多期次复杂构造叠加变形。第一期变形(早燕山期:J3-K1)以自东向西挤压收缩为主,形成了近南北向的褶皱与断层构造体系,发育褶皱轴面以东倾、断层以向西逆冲滑脱占主导地位的变形特征。中上泥盆统火烘组、榴江组泥灰岩和硅质、钙质粘土岩为重要滑脱面,滑脱层本身变形复杂,其上部褶皱相对平滑开阔而下部褶皱相对紧闭。第二期变形(晚燕山期:K2-E)以自北向南挤压收缩为特点,横跨叠加在早期变形之上,表现为早期近南北向褶皱发生枢纽倾伏、断层发生张剪性活动,伴随多层次向南滑脱,在南部形成了轴面北倾的近东西向褶皱(局部倒转)和向南逆冲的断层,并切割南北向构造,喜山早期使得断裂再次活动与调整。区内铅锌矿体分为两类产出状态,一是顺层平缓产出,明显受顺层滑脱与低角度断层控制;另一类是陡倾产出,受陡倾张剪性断层控制。平缓者多形成于早、晚燕山期,而陡倾者多形成于构造转换期或喜山早期。  相似文献   

8.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段的克-百断裂带,晚二叠世以来发育了一系列后撤式逆冲断层。长期以来,关于克-百断裂带高角度逆冲断层的成因机制一直处于争论当中,后撤式逆冲断层的物理模拟在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论文通过地震解释研究了克-百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阶段;应用断层"活动性系数"理论,半定量地描述了挤压条件下断层"活动性系数"、摩擦系数与断层倾角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挤压条件下也能形成高角度逆断层;结合"造山楔"理论解释了后撤式逆冲断层的成因机制。研究认为,克-百断裂带后撤式逆冲断层是印支期、燕山期持续挤压和扎伊尔山隆升效应综合作用的产物:挤压过程中发生"泊松效应",随着断层倾角增大,断层面上的正压力迅速增大、"活动性系数"降低,当倾角增大到一个临界值后断层停止活动,形成高角度的逆断层;同时扎伊尔山隆升造成挤压应力上移,为断层的后撤奠定了基础。最后利用砂箱物理实验模拟了克-百断裂带后撤式逆冲断层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法在和田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山前一系列的新生代背斜的翼部往往伴生向南斜倾的逆断裂,这些断裂隐伏于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洪积砂砾石层,构成了和田隐伏断裂带。该断裂带由2条陡坎状断层组成,宽约10.6km,深度20~300m,落差110~270m。根据卫星影像和地质工作成果,和田隐伏断裂的一支从和田市南部穿过,但南郊飞机场附近没有露头,为探查断层在该区域的位置及深度,沿垂直于推测的断层走向布设2条测线,采用温纳(WN)测量系统对其进行探测。探测结果表明:2条测线皆发现了逆断层,均上切错断了上覆晚更新世地层,其中测线1存在2处断层,一处断层倾向南,倾角50°左右,另一处断层倾向北,倾角约55°;测线2存在一处断层,倾向北,倾角近80°。通过比对高密度电法资料和地质出露点剖面,推断和田断层在第四系以来有过两次明显的活动,导致晚更新世砂砾石土层被断错。  相似文献   

10.
汶川M_w 7.9级地震同震断层陡坎类型与级联破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逆冲断裂带中段形成了两条NE向和一条NW向逆冲走滑型地表破裂。依据同震地表陡坎形态特征,将其分为8种类型:逆断层陡坎、上盘垮塌陡坎、挤压推覆陡坎、右旋挤压推覆陡坎、断层相关褶皱陡坎、后冲挤压陡坎、上冲叠覆陡坎和局部正断层陡坎。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同震地表破裂主要由以逆冲为主的映秀破裂段和兼具逆冲、右旋走滑的北川破裂段两部分组成,这两个破裂段分别对应于Mw7.8与Mw7.6级地震事件;它们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分别对应于Mw7.5、Mw7.7、Mw7.0和Mw7.5等4个次级事件的4个次级破裂段。这些次级破裂段的级联破裂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汶川地震的持续时间长达110 s。余震震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的倾角随深度的增加而变缓,且从西南向北东逐渐变陡可以用来解释走滑分量增加的成因。此次大地震还表明,沿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抬高的主要驱动力可能是地壳挤压缩短,而不一定是下地壳物质流动和膨胀引起上地壳的隆升。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PROGRESS OF ALTYN FAULT IN WESTER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SEARCH PROGRESS OF ALTYN FAULT IN WESTERN CHINATheresearchisfundedbyNSFC (No.4 9772 157)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与古应力场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天丰 《地球科学》1995,20(5):526-534
通过系统研究郯庐断裂带两盘的构造形变和应力场,再配合断理解带内部构造研究,分析了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断裂带经历了一次以走滑为主、两次以正断层活动为主、三次以逆断层活动为主的断裂活动,使断裂带内部结构异常复杂,形成反转构造,构成中国东部大型断裂带具有普遍意义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3.
阿尔金断裂带年代学和阿尔金山隆升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阿尔金山断裂带内变形的中生代剪切带中眼球状片麻岩、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和新生代剪切带中强变形绿片岩系列样品中同构造新生云母矿物的40Ar-39Ar法定年,获得了164.3~178.4Ma和26.3~36.4Ma两组年龄。结合阿尔金走滑断裂水平错距的研究,认为164.3~178.4Ma的年龄代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起始活动时间(早侏罗世末—中侏罗世),尔后分别在距今100~85Ma,40~25Ma和10~8Ma发生多次脉冲式走滑活动。新生代沉积物研究表明上干柴沟组和下干柴沟组砂岩骨架矿物成份含量明显不同,随时间变化,石英含量减少,岩屑组份和不稳定矿物含量增加,分选性逐渐变差。这表明阿尔金山在渐新世(下干柴沟组时期)开始发生明显的隆升。地震和柴达木—塔里木盆地沉积速率资料显示在晚中新世山体也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隆升。七个泉组(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和下伏沉积物(上新世中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反映了最后一次强烈隆升事件发生在晚上新世。多数隆升事件和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脉冲式活动的同位素年龄完全一致,表明阿尔金山的隆升和断裂带的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4.
CENOZOIC LARGE-SCALE STRIKE-SLIP FAULT IN WEST YUNNAN, CHINA1 ZhongDalaiTapponnierP ,WuHaiwei,etal.Large scalesstrikeslipfault:themajorstructureofintracontinentaldeformationaftercollision[J] .ChineseScienceBulletin ,1990 ,35:77~ 97. 2 TapponnierP ,LacassinR ,LeloupPH ,etal.TheAilaoShan/RedRivermetamorphicbelt:tertiaryleft lateralshearbetweenIndochinaandSouthChina[J] .Nature,1990 ,343:4 31~ 4 37. 3 LiKang ,ZhongDalai.Themicro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  相似文献   

15.
雪峰山安化--溆浦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安化—溆浦断裂是雪峰山西部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宏观上呈向NW突出的弧形 ,由数条从溆浦向南撒开的主断裂及其次级分支断层组成。显微构造、断层岩与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集中在 16 0℃附近 )均显示 ,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 ,最深动力变质岩仅为糜棱岩化绢云母千枚岩。断层岩中石英脉ESR(电子自旋共振 )定年显示 ,断裂在燕山期 (15 6 .9~ 136 .2Ma ,119.8~ 90 .6Ma)热流体活动强烈 ;而发育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的石英脉 ,不论在野外产状、显微构造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此初步推断 ,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应是雪峰山中生代挤压与伸展运动的反转时期。  相似文献   

16.
衡山变质核杂岩体西缘剥离断层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进业 《铀矿地质》1994,10(3):144-149,185
衡山变质核杂岩体是由元古界深变质岩和燕山期复式花岗岩体组成,其西缘的界版剥离断层是区域深断裂的一部分,在断裂下盘山现糜棱岩-混合岩带具韧性变形特征,沿断裂已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铀矿化,根据剥离断层控矿模式,提出在断裂上盘王冲-谢马冲地段寻找陡倾正断层与离断层交切处的隐伏铀矿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万天丰  朱鸿 《现代地质》1996,10(2):159-168
从历史的与整体的观点出发,综合了地质、地貌、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的资料,系统地研究了郯庐断裂带各阶段的形态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机制。认为此断裂带开始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其长度小于1500km,切割深度小于15~20km,此时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430km左右。侏罗纪(208~135Ma)与中始新世-渐新世(52~23.3Ma),此断裂带表现为逆断层活动,断层面受挤压较紧闭。白垩纪-早始新世(135~52Ma),郯庐断裂呈现为略带右行走滑的正断层(走滑断距不超过100km),郯庐断裂带与其北部切割深度约为30~40km。中新世-更新世(23.3~0.73Ma)断裂带表现为带有左行走滑的正断层,走滑断距约50km,断裂带切割深度在50~80km之间。中更新世(0.73Ma以来)断裂带又变成略带右行走滑的逆断层,走滑断距不足100m。由于断裂带形成以来的剥蚀深度不大,地表的断层岩都是碎裂岩与断层泥。沿此断裂带在早白垩世构成了中国东部重要的内生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8.
郯庐断裂带的延伸与切割深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万天丰 《现代地质》1996,10(4):518-525
摘要:采用地质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带的延伸长度与切割深度。250~208Ma期间,郯庐断裂带开始形成,延展长度不超过1500km,切割深度在15~20km,是以左行走滑活动为主的基底断裂。135~52Ma时期,该断裂带大幅度地扩展了长度(达3500km),切割深度在30~40km之间,为略具右行平移活动的正断层,属地壳断裂。233Ma以来,断裂带以向下深切为主,深度从50km左右逐渐加深到80~100km,终于形成岩石圈断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恭城-栗木裂带中断层岩的研究,确立了一种新型断层角砾岩-断溶角砾岩的存在。断溶角砾岩兼具断层角砾岩和岩溶角砾岩的特点,是断裂和岩溶塌陷共同作用的产物。这种角砾岩的角砾分为断层角砾和溶洞崩塌角砾两种,角砾及胶结物中均发育有方解石e双晶等应力作用的产物,它形成于地下5-8km深的脆性变形环境中,并记录了断裂带的多期活动及运动方向和应变型式。对断溶角砾岩的研究有利于恢复恭城-栗木断裂带的形成及其演化历史。断溶角砾岩形成模式的提出揭示了研究区与断裂伴生的地下溶洞的分布形成、发展及灭亡的规律,这对于减少或防止因溶洞塌陷而带来的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