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钻孔资料确定降雨入渗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引锋  王爱玲 《地下水》2008,30(1):37-39
在河北省地下水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钻孔资料来具体确定降雨入渗系数的大小,从而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确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永义 《地下水》1998,20(2):74-75
本文依据我站地中蒸渗计和气象站的实测资料,重点从岩性、潜水埋深、降雨情况等方面对潜水的降雨入渗补给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对确定入渗补给量和入渗补给系数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4.
季家强  齐仁贵 《地下水》2004,26(2):78-81,128
本文用实测资料统计计算分析了惠北试区降雨对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补给。用非线性回归问题的迭代法,求出了雨前不同埋深条件下,次降雨与地下水位上升的关系式,并提出了能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最小次降雨量(也称临界雨量),用本区41年的降雨资料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进行了统计计算,导出了相关性很好的年降雨量与年入渗补给量的关系式,求出了多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相似文献   

5.
沧州区域现状条件下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洪起 《地下水》2009,31(1):42-43
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是推求年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量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沧州区域曾以1975至1982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求得该区多年平均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为0.15,第二次以典型年(1987、1988、1989)进行的分析,结果是:1987年(丰)为0.27,1988年(平)为0.26,1989(枯)为0.26。然而,随着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情况已变化,故采用沧州区域现状条件下典型年(2003、2006、2007)地下水埋深及配套的降雨等资料对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是:2003年(丰)为0.24,2006年(平)为0.22,2007年枯)为0.21。  相似文献   

6.
黄土地区降雨入渗模型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振纯 《水科学进展》1994,5(3):186-192
基于饱和下渗理论和考虑新入渗雨水驱替旧土壤水分的作用,根据力学原理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入渗模型及计算下渗锋面处毛管吸力的方法.模型参数物理概念明确,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有较大的灵活性.模型在团山沟径流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文彪 《地下水》2002,24(2):72-73,8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方法最多,可是在现状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已改变了其天然状态,降水后的地下水动态已不能真正反映降水入渗补给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回升,通过动态资料直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就显得较为困难。为了消除现状条件的影响,应用部分无影响的动态资料,建立起降水量与地下水位升幅值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插补计算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地下水资源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潜水的降雨入渗补给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张建山  李哲 《地下水》1997,19(2):84-85
本文通过对陕西榆林西沙地叶水下均衡试验站降水入资料的分析基本探明了该地区降水入渗机理,这对该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筑坝拦洪增加地下水的降雨入渗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淮北东北部是一个以煤炭为基础,电力及轻纺等工业高度发展的地区。水资源,特别是岩溶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供需矛盾日趋突出。针对目前的状况,考虑将来的发展,笔者提出了“筑坝拦洪增加地下水的降雨入渗量”的设想,以期达到在不影响其它相邻地区以及本区现有水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夺取地表产流,额外增加地下水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11.
应用同位素氚计算降水入渗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生  李桂芬 《地下水》1990,12(2):70-72
本文介绍了用同位素氚计算降水入渗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指出了模型的解法,最后又用水文分析法公式进行了计算和对比,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振红 《地下水》2003,25(3):152-154
利用实验场模拟方法,对太谷均衡实验站1987—2000年系列蒸渗计实验观测系统的观测资料,通过降水入渗补给的发生过程和机理的分析研究,得出适合一定条件及特定因素下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入渗水分大部分滞留在包气带中,强烈地蒸发、蒸作用导致包气带中土壤水的氯离子浓度改变。氯离子示踪方法从质量守恒角度,通过比较土壤水分的氯离子浓度和降水输入的氯离子浓度大小,可以定量确定降水入渗量和降水入渗补给的历史变化过程。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外应用较普遍的氯离子均衡法和氯离子累积法,并讨论了方法应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用人工降雨揭示降雨产流特征和降雨入渗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俊 《地下水》2007,29(2):18-20,31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强、不同土壤剖面含水状态下降雨产流特征和降雨入渗过程,为进一步研究降雨-径流规律和平原区的水分循环规律奠定基础,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北中东部平原降雨入渗补给量经验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卫芳 《水文》1990,(6):20-23
  相似文献   

16.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河北省冉庄水资源实验站、安徽省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山西省太谷均衡实验站地中渗透仪实测的降水入渗资料,对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不同岩性、不同年降水量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并对降水入渗补给的最佳地下水埋深和大埋深稳定点存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宋秋波  黄凯  乔家乐 《水文》2018,38(3):43-48
准确计算降水补给系数对于水资源评价等十分重要。水位动态法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但传统水位动态法是以次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为基础,往往忽略过程中地下水排泄、滞后等问题,导致计算结果存在偏差。针对传统水位动态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水位动态法,将年降水看作一次降水过程,基于水均衡原理,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并以沧州市金牛镇大牛庄村为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在同一数量级,但改进水位动态法相对于传统水位动态法减小了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间的偏差,使得结果更集中可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中渗透仪观测资料进行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郑州地下水均衡场地中渗透仪实测资料,分析了降雨入渗补给的年际变化以及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通过计算降雨入渗系数,确定了降雨量与入渗量的定量关系,评价了不同降雨量、不同包气带岩性和厚度条件下的入渗补给量。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较小时,降雨入渗系数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1m以下则逐渐减少,3m以下趋于稳定;当包气带岩性单一时,降雨入渗系数随岩性的不同而变化,即砂质土大、粘性土较小,而含有薄层粘土夹层的亚砂土最小。  相似文献   

19.
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政友 《水文》2003,23(3):34-36
通过降雨转化为地下水的过程分析,论述了土壤水转化为地下水的内在原因及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地下水位埋深和包气带岩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差异大的特点,基于大量钻孔和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将华北平原划分为4个水文地质单元,以埋深7 m作为降水入渗稳定点,根据各分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钻孔岩层赋予入渗系数值,应用加权平均法求得华北平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降水入渗系数分布图.利用华北平原1956-2008年水资源四级区逐月降水量数据,求得华北平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各分区单元的降水入渗量.结果表明,50多年来华北平原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降水入渗系数呈增加的趋势,降水入渗量呈增加的趋势.3个年代的降水入渗量分别是118.86×108,147.91× 108和174.33×108 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