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鄂西香溪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及时代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了发现于鄂西香溪组的两种植物化石Ctenozamites sarrani Zeiller和Eboracia lobifolia(Phillips)。香溪组下部Todites prinjceps-Czeklanowskia植物组合和上部Coniopteris murrayana-Ptilophyllum植物组合虽都以真蕨类Coniopteris和双扇蕨科植物为特色,但下组合银杏类很多,苏铁类却较少,而上组合苏铁类则很发达,尤其是Otozamites hiangchiensis,O.mixomorphus,Ptilo-phyllum contiguum等未在下组合中出现,银杏类亦相对较少,上,下植物组合的这种差异明显与当时的气候环境有关,同时,依据上组合含Ctenozamites sarrani和Thaumatopteris等分子和它们尚未在中侏罗世发现,提出香溪组上部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2.
河北承德上谷早侏罗世南大岭组植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河北承德上谷附近门头沟群南大岭组植物化石12属15种,认为其时代为早株罗世。对确定鲜有化石资料报道的冀北南大岭组的地质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古植物学依据,为研究我国北方侏罗纪植物化石序列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于该区鹿母湾组中发现孢粉化石。其孢粉组合以蕨类植物孢子(49.28%)和裸子植物花粉(47.82%)为主,此外尚有少量被子植物花粉(2.9%)。该孢粉组合特征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早白垩世中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基本相似。据此可确认,本区鹿母湾组的地质时代应属早白垩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4.
滇中妥甸组中首次发现昆虫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次在云南滇中地区晚侏罗世妥甸组滥泥阱剖面和级山坡一带发现昆虫化石2新种:Mesobluttula tuodianensis sp.nov.和Neorthophlebia yunnanensis sp.nov.,未定种3种。其中长翅目新直脉蝎蛉新直脉蝎蛉属(Neorthophlebia)在国内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辽西晚侏罗世魏家岭组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西建昌盆地西缘出露的“义县组”,包括底部沉积层和上部火山岩及其沉积夹层,顶底齐全。本文仅涉及底部沉积层,将其从“义县组”中分出来,新建魏家岭组,归属晚侏罗世。该组总厚度为1078.97m动、植物化石丰富。 相似文献
6.
7.
重庆合川自流井组植物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发现于合川自流井组东岳庙段的三种似木贼植物化石,即Equisetites flus Harris,E.1ateralis(Phillips)和E.columnaris(Brongn.)Phillips。标本保存良好,依据植物和双壳类化石的分布关系,提出自流井组东岳庙段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同时,分析了东岳庙段的岩相特征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
9.
首次在阳江盆地鹿母湾组上部层位采获孢粉化石,建立Pterisisporites-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组合,这以高含量的裸子植物花粉、稀少的蕨类植物孢子和未见被子植物共粉为特征。文中详细论述了组合中主要孢粉的地史分 ,主为本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
辽宁北票地区义县组含鸟化石层沉积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票四合屯地区义县组含鸟化石层沉积形成于火山活动的间歇期,沉积产物以水平纹理泥岩等细碎屑岩为主。普遍含有火山碎屑物质岩层以流水构造不发育为特征。总体沉积环境主要为滨湖-浅湖,并伴有小规模的阵发性浊流沉积注入。湖盆类型为南东缘发育同沉积断裂,北西侧呈缓坡的半地暂盆地。 相似文献
11.
中侏罗世植物化石以往在华南记载很少。本文报道了产自三峡西部云阳县南溪自流井组乐岳庙段的植物化石,共计10属15种,其中包括一个新种;详细论述了该植物组合的性质和时代,指出其重要分子基本上是从下伏珍珠冲组植物群延续发展而来的,并依据组合中含Coniopteris cf.burejensis等分子,提出其时代属中侏罗世的意见,此外,从组合成分等来看,认为中株罗世东岳庙期的气候环境具有亚热带半潮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秭归周坪地区云台观组发现大量保存完美的中泥盆世晚期植物化石Protolepidodendronscharyanum-Barrandeinadusliana组合,丰富了云台观组时代归属与对比的古生物资料。该组合中楔叶目Xihuphyllum和古种子Archaeosperma等的发现表明其始以位在我国可追溯到中泥盆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河南北秦岭晚古生代孢子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河南南召地区的柿树园组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系,在其中、下部灰岩夹层中采获较丰富的古孢子化石:Calamospora cf.microrugosa,Dictyotriletes minor,Punctatiporites minutus等属种,时代为晚古生代沉积。从柿树园组原岩建造性质、变质及变形作用特点分析,它不应划归二郎坪群或宽坪群,其层位与豫陕交界地区的粉笔沟组和信阳群的南湾组大体相当。在晚古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林西组植物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中采集到的几种植物化石,主要为Pecopteris (Asterotheca?) cyatheca (Schloch.) Brongn.、Pecopteris unita Brongniart、Peltaspermum buevichae Gomankov et Meyen,为林西组植物化石增添新材料,特别是Peltaspermum buevichae Gomankov et Meyen为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首次发现.植物化石指示其时代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河北承德上谷附近门头沟群南大岭组植物化石12属15种,认为其时代为早侏罗世。对确定鲜有化石资料报道的冀北南大岭组的地质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古植物学依据,为研究我国北方侏罗纪植物化石序列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宜昌官庄一带晚泥盆世黄家磴组的植物化石,共计6属6种(其中包括1个相似种和1个未定种),即纤原始鳞木(相似种)Prorolepidodendron cf. scharyanum Krejci,大拟鳞木Lepidodendropsis arborescens (Sze) Sze,平圆印木Cyclostigma kiltorkense Haught.,亚鳞木(未定种)Sublepidodendron sp.,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和脐根座Stigmaria ficoides (Sternberg) Brongn。这些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黄家磴组植物组合的内容,为确定该组的时代提供了充分的古生物证据,而且表明以往归入中泥盆世的纤原始鳞木Prorolepidodendron scharyanum Krejci的地质时限可上延至晚泥盆世黄家磴期早、中期。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实测剖面工作中,在新疆喀喇昆仑山地区岔路口一带原划二叠纪加温达坂组哑地层中首次采到了大量孢粉化石,鉴定为晚二叠世早期。同时,对该套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划定为上二叠统早期神仙湾组,并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