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邦奕 《气象》1988,14(4):51-52
德清县砖瓦生产在露天进行,坯体采用自然干燥方法,风、雨、霜、冻的突然袭击都会使其造成严重损失,其中降水和低温冻害是砖瓦生产中的主要障碍。目前,全县50多个砖瓦厂已与气象站签订了专业气象服务合同,装备了天气警报系统,降水问题基本解决。但冬季制坯及低温冻害因涉及到光热问题比较复杂,不少砖瓦厂到了冬季只好停产,一停就是几个月,严重影响了工厂的产  相似文献   

2.
正确把握砖瓦生产开工时间,是砖厂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适时开工可避免因低温冻害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又可不失时机地增加收入。据调查,武威市砖瓦的平均生产期为190天,而砖瓦生产历来有“靠天吃饭”的思想,如果要延长砖瓦生产期就需科学地安排砖瓦生产的开工期和收工期。1 砖瓦受冻分析砖瓦生产过程一般为采土—制坯—干燥—付窑—焙烧—出窑,刚成形的砖坯称为湿坯,最怕低温冻害。根据调查和有关实验得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深入,气象信息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经济、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作为我区乡镇企业支柱的砖瓦业,与气象的关系尤为密切。砖瓦生产主要分为制坯、晾干、焙烧三个工序。目前,砖瓦厂大都采用露天码坯的方法,任其自然干燥,因而迫切需要气象部门提供预报服务。砖瓦业对气象的要求可归纳为“一要三怕”。“一要”,即砖坯晾干期间要求连晴多日照,高温湿度小,或伴有适宜  相似文献   

4.
砖瓦是基建的主要材料,砖瓦生产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我县的几个砖厂都处于露天生产,因此气象条件对砖瓦质量及砖厂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很大.为了能够摸索出一套气象条件和砖瓦的生产关系,更好地为砖厂开展专业气象服务,增加砖厂的经济效益.最近我们走访并搜集了县乡镇企业联办砖厂,县建筑公司砖厂近几年来生产实际与气象条件相结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象诸因子与砖瓦生产的内在关系,供有关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0年 10~ 12月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兼有。 10月上旬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充足,对油菜播种出苗有利,基本上达到了一播全苗。受高空低槽影响, 10月中旬~下旬前期我省出现了自 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秋季连阴雨天气(烂秋天气)。根据连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烂秋天气分为轻重 2级。即在 9月中旬~ 11月上旬,持续雨日≥ 5 d、每天日照≤ 1 h为轻度烂秋;持续雨日≥ 7 d、每天日照≤ 1 h为重度烂秋。 10月 17~ 23日,宜春、南昌、抚州等地有 44个县出现了烂秋天气,其中有 25个县达到重度烂秋天气标准。持续阴雨造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夏季分级雨日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65个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日雨量分级研究.按日雨量大小依次分成痕量(无记录)、微量(≤1 mm/d)、小雨(1.1~9.9 mm/d)、大雨(10~49.9 mm/d)、暴雨(50~99.9 mm/d)和大暴雨(≥100 mm/d)6个等级,而把小雨~大暴雨4个等级的雨日量总和称为有效雨日.年平均痕量雨日东西差异以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缘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痕量雨日数大于以东地区.有效雨日的分布表现为西北地区最少,东部地区从西南至华南地区依次向北递减,其中东北地区东部的雨日数要大于西部.近45年来有效雨日的趋势分布表现为长江流域中下游、西北地区的新疆等地雨日增加,而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雨日减少.痕量雨日在我国基本为负趋势.微量雨日除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趋势以外,其他地区均为负趋势.西北地区有效雨日增多主要来自于小雨雨日的贡献,长江-江南的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大雨和暴雨雨日的贡献.西南和环渤海地区的有效雨日减少来自于大雨雨日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张宏生 《气象》1981,7(1):19-20
我站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属苏州地区,邻近上海。每年6—7月间常出现持续阴雨的“梅雨”天气,有些年份“梅雨”常出现两段,中间有一个间歇时期,当地群众习惯地把前一段称之为“早黄梅”,后一段称之为“正黄梅”。由于出现“早黄梅”时正值我县夏收夏种的农村大忙季节,因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当地领导和群众对这个问题是十分关心的。但在本地区的预报讨论中常只把“正黄梅”作为“梅雨”来看待,轻视“早梅雨”的存在。如关于1979年的“梅雨”问题,对此我有不同看法。下面谈谈我对“早梅雨”的看法: 如何确定“早梅雨”? 我县一般年份从6月中旬后期入梅,至7月上旬后期出梅,梅雨期约一个月左右,但在有些年份“梅雨”常分为两段:第一段出现在6月上旬(个别甚至  相似文献   

8.
刘宗惠 《贵州气象》1994,18(3):14-15
1988年9月1日21时至2日15时,我县普降暴雨,县中心雨量达107.6mm,降水时间长,强度缓而均匀,解除了仁怀县春季就开始的旱情.下面用我站有限的资料对这次过程作简单分析:1本站要素分析(图1)9月1日20点46分,测站开始降雨,20点48分雨强增大,一小时内,降雨量达44.6mm,是本次过程降水的46%.降水开始后两分钟,即20点48分,温度急剧下降,对分钟内下降4℃;降水开始后4分钟,即20点50分,相对湿度急剧上升,15分钟内由77物上升到95%.19点零1分,我站西北方向闻雷,云系从首北方向入侵,冷锋逼近。气压降至9038hPa,为最低值。…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近45a5~9月日降水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祁连山地区17个测站1960~2004年5~9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逐年5~9月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及对应的降水量,进而得到各站小雨和中雨以上日降水雨强,用区域平均值来代表祁连山地区整体的不同降水量级雨日数和雨强,用线性趋势系数及5阶主值函数分析不同量级降水日数和雨强的变化趋势。用墨西哥帽状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其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5~9月降水量与不同量级的雨日数的气候平均分布具有地理分布上的相似性,无论年降水量还是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同纬度地区西侧明显多于东侧,祁连山东段多于西段,等值线呈西北—东南走向。近45a,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呈下降趋势,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则呈上升趋势,而小雨雨强与中雨以上降水的雨强均呈增强态势,不同量级降水日数与雨强的共同作用使得5~9月降水量与总雨日数呈相反变化趋势,即5~9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总雨日数呈微弱下降趋势。小波分析发现,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有5a左右的变化周期,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的周期变化较小雨日数周期变化明显复杂。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雨日及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颖  封国林  施能  甄淑红 《气象科学》2007,27(3):287-293
利用江苏省1960—2000年1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41 a来江苏省年、季、月雨日的时空特征和雨日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年雨日已经明显减少,平均每10 a雨日减少10.4 d。各季的雨日都呈负趋势,平均每10 a季雨日减少2.6 d。而秋季雨日减少最明显也最多。雨日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的空间变化。江苏省的年雨日东部比西部减少的多,东部雨日每10 a减少14.6 d。月雨日也呈减少趋势,尤以4月、9月明显。雨日的长期趋势变化与降水量的长期趋势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表现在长期趋势变化的强度上、范围上。总的来说,雨日的负趋势变化要强于降水量,负趋势的范围也要比降水量来得广一些。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黄河流域降水量及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黄河流域143个测站降水量和雨日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年、季降水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均呈北少南多。(2)年降水量和年雨日变化趋势相一致,二者均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负趋势的测站数达81.8%,年雨日负趋势达88.8%,即年雨日较年降水的减少趋势更显著。(3)在季节变化方面,除冬季外,春、夏和秋季的降水量和雨日都是负趋势,特别是秋季减少最显著。四季降水量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负趋势站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雨日则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4)流域年降水和年雨日一致突变点为1985-1986年,其降水量及雨日减少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发生了变化,1986年以前黄河流域降水和雨日偏多是由于季风较强,使水汽得到有效输送和河套西北部的风向辐合造成的,而突变后降水和雨日减少与季风偏弱、缺乏有效的水汽输送和蒙古至河套的反气旋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湘西南地区秋季(9~11月)常有连阴雨天气过 程发生,造成持续低温,甚至洪涝灾害。因此,作好秋 季连阴雨分析和预报,对农业生产、减灾防灾都具有 较大意义。 以怀化、靖州、通道三县代表湘西南地区,若其 中两地或以上出现降水,则定为一个雨日。把连续5 个或以上的雨日称为一次连阴雨过程,降水可以是 暴雨、大雨,也可以是中雨或小雨。  相似文献   

13.
陆家宝 《气象》1986,12(3):40-41
大蒜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本县出口产品。近年来,我县大蒜前茬多为棉花田,由于棉田面积压缩,今后几年需有一定数量面积的大蒜前茬为水稻田。过去我县大蒜播种期在9月下旬—10月初,而前茬改为水稻田后,由于水稻收获期在11  相似文献   

14.
《气象学报》1935,11(1):55-66
南昌本月南昌雨量过度丰沛计达511.49公厘二十四小时间最大雨量达195.16公厘(自二十四日十九时起至二十五日十九时止)全月雨量多集中於下半月计自十六日至日末得雨量481.14公厘而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谨五日间即得雨量334.57公厘以致酿成赣北一带惨重水灾田舍冲没交通阻断查南昌六月份标准平均雨量虽缺正确纪录可资参考惟据龙相齐司铎GHERZI.S.J,所作六月份我国平均雨量线团其九江标准平均雨量近於250公厘而南昌则近於270  相似文献   

15.
每年秋季都为在忙季节,特别我县多丘陵地,地瓜较多,切晒瓜干需要3—5天的预报。本文介绍了使用欧洲中心500毫巴120小时预告图,试做五天的晴雨预报的情况。 一、雨日标准规定 我们规定凡是本站20点—20点24小时内雨量≥0.0毫米为一雨日,为了提高预报因子的预报能力,我们又采用了外延雨日,20点—20点再后延12小时(即单预报因子符合  相似文献   

16.
华南雨日、雨强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华南110个测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通过EOF分析、功率谱分析和计算趋势系数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华南年、前汛期、后汛期的雨日、雨强以及降水量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华南年雨日以4.8 d/( 10 a)的速率明显减少,但前、后汛期雨日减少趋势不明显.华南年雨日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广西北部、华南沿海和海南,减少速率高达9~17.8 d/(10 a),其中海南的白沙减少趋势最为明显.华南年平均雨强以0.4 mm/(10 a·d)的速率明显增加,但平均雨强前汛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后汛期明显.年雨强增加速率在海南、华南沿海和广西北部高达0.4~ 1.1 mm/(10 a·d),最大,出现在海南的五指山和三亚.华南降水量和雨日的长期变化趋势不相似,但与雨强的变化趋势大部分相似.小波分析表明:华南年雨日和降水量都有2~3年、3~5年两个显著周期,年雨强在2000年后有2~3年的显著周期.根据EOF分析,华南雨日、雨强和降水量主要有“全区一致型”、“东西差异型”和“南北差异型”三种分布型.  相似文献   

17.
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做出准确的预报。下面是我们预报春雨和倒春寒的一点体会。 1.土黄天与春雨我县群众经验中的所谓“土黄天”是指正土黄(即霜降前三天往后推18天)和反土黄(再往后推18天)之总称(即相当于公历10月下旬到11月底)。我县流传的“看土黄,知春雨”、“要知  相似文献   

18.
1982年8月26日至9月3日,甘、青两省以及陕、甘、川交界处出现连阴雨。其间,有两个雨峰段:即28—29日和9月1日均出现大暴雨。这次连阴雨形势的主要特点是:乌拉尔山长脊并稳定,新西伯利亚到巴湖建立和维持长波槽以及西太平洋副高不断北上加强。本文着重从连阴雨形势的演变上检查B 模式的预报能力。一、乌拉尔山高压脊的替换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一、寒露风指标及气候规律。 寒露节气前后,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日均温≤21.0度,连续≥3天的低温夫气,对晚稻抽穗扬花造成低温冷害,结实率低,空秕粒增加,产量低,即称寒露风。我县历年寒露风多年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1日,最早出现于9月12日(1967年),最迟出现于10月23日(1983年),振幅40天。9—10月出现各占一半,多数年份出现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占68.8%,9月中旬占12.5%,10月中下旬出现占18.8%。  相似文献   

20.
《气象》1977,3(5):7-7
5月是我县大—暴雨雨日最多的月份,是降水预报服务的重要时期。 造成我县5月大—暴雨的主要地面天气系统是冷锋(15.2%)、气旋波(26.1%)、静止锋(52.2%)。这三种天气系统影响前,本站要素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冷锋影响前,降压、升温、升湿,风向偏东南;气旋波影响前,降压、降温,风向偏南;静止锋影响时,要素多小波动,风向多变,大—暴雨多出现在有新冷空气补充南下,前期多有降压时。这三种系统影响前本站都有一个降压过程,67%的大—暴雨出现在气压曲线的谷点和谷点后一天,85%的大—暴雨前一天是负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