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强陨石于1983年6月25日19时许陨落在陕西省宁强县燕子砭乡。这是我国首次收集到的碳质球粒陨石。这种陨石是更原始的陨石,它们含有太阳星云坍缩、凝聚直至形成行星状天体的重要信息,甚至还保存有太阳系原始物质来源的记录。近十多年来,国际上对这类陨石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对太阳系起源理论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宁强陨石一共落下四块,其中最大的一块陨石落在潘家坝村安家山,陨落点的地理座标为东经105°54’4。北纬32°55’5。其他三块分别陨落在潘家坝村张家合、青岗坪村院子坝和  相似文献   

2.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可溶有机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二氯甲烷抽提宁强碳质球粒陨石中的可溶有机质,经色谱、色-质谱分析鉴定后,发现有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烯烃、萘、甲基蒽、甲基萘等有机化合物。采用实验室内防止人为污染、空白试验对照和多次分析等方法,证实这些化合物并非室内污染所致,应是陨石自身存在的有机物质。此外,讨论了这些有机质的可能成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陨石研究中,除需要了解它的物理性状外,化学组分也是其重要参数,为此需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最近对我国陕西宁强安家山、张家合等地碳质球粒陨石(1983年6月陨落)样品进行分析,根据该处陨石样品中磁铁矿、陨硫铁矿较多,金属铁甚少及碳质的干扰等特点,着重在样品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上进行试验,最后拟定了适宜的分析步骤和计算方式。分析结果与国外类似样品(Allende)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含有大量聚集的球粒(13.7体积%)和非常低的难熔包体丰度(~2±1体积%),属于异常的CV球粒陨石(氧化亚群)。相对于典型的CV3球粒陨石,宁强具有低的难熔包体和较高橄榄石集合体(8.2体积%)及聚集的球粒丰度,相对于CV3氧化亚群,宁强具有较多的金属Fe-Ni及磁铁矿,高的磁铁矿(3.3体积%)/金属Fe-Ni(0.5体积%)比值(6.6),并有作为主要金属相的镍铁矿(Ni_3Fe),表明宁强球粒陨石类似于CV3氧化亚群。  相似文献   

5.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结构复杂,有粒状、斑状和炉条状等结构。球粒分为玻璃质和晶质两种。聚合体含量丰富、形态各异,有钢性和塑性两种聚合体。目前已查明的矿物有20余种,主要是镁橄榄石、贵橄榄石、烦火辉石、普通辉石和黄长石类矿物等。在宁强陨石中出现罕见的方解石、白云石。不透明矿物有陨硫铁、铁纹石—镍纹石、镍铁矿、磁铁矿和非晶质碳质。Fe/SiO_2为0.71—0.72,SiO_2/MgO为1.37—1.40。根据化学及矿物特征,该陨石应属C_2群。  相似文献   

6.
华欣  杨勇 《矿物学报》1992,12(2):111-119
对Allende陨石的富钙铝包裹体中的斜长石,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进行阴极发光的研究。作者对三颗生长在富钙铝包裹体中无尖晶石区域内的斜长石晶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电子束的轰击下它们都显示出深、浅蓝色的阴极发光带。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表明,在深蓝色发光带中,杂质元素Na和Mg的含量较高(约为500~1000ppm),而在浅蓝色发光带中,Na、Mg含量相对较低(约为100~500ppm),同时Na的含量与Mg的含量呈正相关。 矿物中微量杂质的存在与矿物的阴极发光之间存在着某些规律性的联系,因此矿物的阴极发光可以作为研究矿物的一种特殊标志。此外,不同微量元素的存在也可以给出某些成因信息。 本文对引起阴极发光的物理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碳质球粒陨石中富斜长石包体有两种:(1)mm/cm级富Ca—Al包体(CAIs),具30~60Vol%钙长石和可达35%的Ti—Al辉石(Tpx)、黄长石(Mel),尖晶石(Sp)。(2)较小的CA球粒(<3mm),类似于普通球粒陨石的球粒,其中含较多的Na质斜长石、辉石。榄橄石和尖晶石。CAIs被正式命名为类型Ⅰ,把A型CAIs和B型CAIs之间具特殊化学和矿物成分的“过渡型”示为一独立的类型,命名为C型。C型CAIs具Ⅰ组成Ⅱ组的微量元素模式,28Al/27Al(初)比值低(5×10~(-6)),aK(Ca、Mg黄长石)35~55的典型黄长石,Tpx含2—12%的TiO_2,不透明颗粒小于10um。结构、结晶顺序和同心分带表明是由小的熔滴结晶而成。钙长石的结构变化,从粗板条状到细粒基质,反映成核作用后延增加。极少的CAIs具有低于液相线慢冷却的粗板条状钙长石,大多数是由完全熔融的物质快速冷却而来。C型的微量元素丰度受挥发份支配,这种熔体不是由行星(岩浆)作用形成的。蒸发残留和重熔固体凝聚也被排除,因为自然界产生的这种成分、实验产物和热力学计算的残留以及固体凝聚物与C型CAIs都不相同。C型CAIs的成分类似子在高太阳气压下或富尘埃的环境对液体凝聚计算的成分,少量由不完全熔融物质结晶的C型CAIs可能是被重新加热了的液体凝聚物或混合液体/固体凝聚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前寒武绝联质板岩为样品,进行了氨基酸的全分析.结果检出11—14种α—氨基酸;8-9种D-、L-氨基酸异构体,它们的D/L值大多是1左右。由于氨基酸的存在,首先提供了这一地区有藻席和细菌活动的证据。其次可以说明在成矿过程中氨基酸参与了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金属螯合物,且在较强的还原环境中经过迁移,富集而形成矿床。可以认为氨基酸在生物矿化和金属运移,富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前寒武纪碳质板岩为样品,进行了氨基酸的全分析,结果检出11-14种α-氨基酸:8-9种D-,L-氨基酸异构体,它们的D/L值大多是1左右,由于氨基酸的存在,首先提供了这一地区有藻席和细菌活动的证据,其次可以说明成矿过程中氨基酸参与了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金属螯合物,且在较强的还原环境中经过迁移,富集而形成矿床,可以认为氨基酸在生物矿化和金属运移,富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富尖晶石球粒状CAI(富Ca-Al难熔包体)是球粒陨石中一种特殊类型的CAI,在南极格罗夫山碳质球粒陨石GRV020025和GRV021579中共发现两个富尖晶石球粒状CAI———GRV020025-3RI8和GRV021579-3RI5。GRV020025-3RI8具有占统治地位的尖晶石,在球粒的最外边存在严重蚀变的不规则边,钙钛矿主要分布在靠近边的位置。与GRV020025-3RI8比较,GRV021579-3RI5的尖晶石中的钙钛矿消失,深绿辉石出现,薄薄的蚀变层位于尖晶石核和富钙辉石边之间。两个富尖晶石球粒状CAI的尖晶石均具有低含量FeO和ZnO的特征,而且GRV021579-3RI5具有较GRV020025-3RI8更高的TiO2含量。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表明,GRV020025-3RI8和GRV021579-3RI5都经历过熔融结晶过程,它们的蚀变均发生在非氧化的含水或无水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2.
整个地球历史中,碳的聚集受沉积盆地演化控制。从太古宙到下古生代不同碳质建造中分布的矿床与该时间地壳演化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影响碳质建造演化的有两组因素,第一组与地壳地质作用总的发展因素有关:包括地质构造、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和构造发育阶段。第二组决定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碳质沉积的均匀性有关的因素:(1)当盆地处于稳定状态时,与侵蚀最后阶段的同时,或在它们之后马上发育含碳质沉积物的堆  相似文献   

13.
14.
15.
陶克捷 《地质科学》1980,15(3):296-298
本文介绍的陨石标本,系朱向君1978年在甘肃省渭源县北寨公社北西约300米处(东经104°19′27″,北纬35°16′28″)拾得。经地质一队岩矿鉴定组做了简单光薄片鉴定、光谱半定量及简便化学分析,认为可能是陨石,把标本转给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中,石墨质碳可以稳定存在于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由有机质或无机碳酸盐转变而来。随着对俯冲带碳循环研究的不断深入,通常作为副矿物产出在变质岩中的石墨质碳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于碳酸盐矿物和含碳流体,石墨质碳因其低溶解性、低移动性常作为碳汇稳定存在于俯冲带中。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例如流体出现的开放体系中),石墨质碳不再稳定,它会变得活跃并发生迁移。因此,石墨质碳也是俯冲带碳循环研究中的关键载体。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俯冲带中石墨质碳的性质、来源、形成和分解过程,并重点介绍了俯冲带中非生物成因石墨的形成机制、石墨质碳的稳定性以及石墨质碳的释放,全面探讨了石墨质碳在俯冲带碳循环中的重要意义。俯冲带中石墨质碳的成因机制主要有3种:生物有机质石墨化、饱和含碳流体沉淀、碳酸盐矿物的还原反应。俯冲带中石墨质碳可通过分解脱气和溶解的方式释放。俯冲作用和风化侵蚀是石墨质碳全球循环的两个主要过程,其中俯冲作用对石墨质碳的地球内部循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18.
变质岩中碳质物质的石墨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碳质物质的石墨化作用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强而增强,在低变质程度的岩石中。碳质物质实际上是非晶质的。在绿泥石变质带中,碳原子层开始按石墨构造有序堆砌,到十字石变质带时,它们几乎全部转变成了结晶好的石墨。除了变质程度以外,原岩的类型和碳的原始物质的种类也会影响碳的石墨化作用。碳颗粒的大小和形态也随变质程度规律地变化,到了十字石带,变化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9.
细粒、分散的碳质物是变质岩特别是沉积变质岩中的常见组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碳质物的结晶度和碳含量都随着岩石变质作用的增强而增加,最后变成结晶好的石墨;因此,碳质物结晶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岩石的变质程度。碳质物的石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雪冰中碳质气溶胶含量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一种, 主要由有机碳(OC)和碳黑(BC)或元素碳(EC)组成. 大气中的碳黑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和比表面积, 在大气辐射、气候学、云物理学、环境学以及毒物学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黑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可作为一种示踪剂. 雪冰中碳黑记录的研究可以追溯历史时期生物量燃烧的信息, 以及为人类活动污染物的排放研究提供线索. 但是, 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十分有效的、统一的方法来测试不同介质中碳质气溶胶的含量. 根据雪冰介质的特点, 设计了一整套碳质气溶胶分析流程及相关的装置. 将雪冰样品融化并通过事先加热处理过的石英膜过滤, 利用供氧两步加热的方法使沉淀在石英膜上的碳质气溶胶中的有机碳和碳黑分离, 两步加热的温度分别为340℃和650℃. 采用分子筛富集CO2, 用FID检测器检测 CO2 含量, 然后换算成有机碳和碳黑的含量. 上述方法测试有机碳和碳黑的空白值分别为6.05μgC和7.12μgC, 相对于国外的空白本底值较高, 主要是由于氧气流中CO2的含量较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