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裂带的动力分异和化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治洮 《地球化学》1983,(1):110-111
Chemical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fault zones are dealt with in this paper from a dynamic point of view. In fault zones consisted of silicates, relative accumulation of Si and Fe is noticed in response to the leaching of K, N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Mg,Ca and Ah The order of pctrogenetic elements from stable to mobile is tentatively suggested as follows: Si, Fe, Mg, Ca, Al, K and Na. The difference in ionic radius of these chemical elements is thought; to be the major factor controlling this dynamic differentiation. For fault zones along which one side is silicates and the other is carbonates, new mincrals are recognized in tectonite. On the silicate side Ca and Mg increase but Si and Al decrease; and the reverse is true on the carbonate side.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the migration of elements in fault; zones is accelerated by dynamic cffect.  相似文献   

2.
滑坡堵江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在野外调研和室内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讨论了滑坡完全堵江的主要模式及其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河床水动力条件,为滑坡堵江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刚性动力荷载作用下地基动力反应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四根 《岩土力学》2003,24(2):202-208
研究了地基表面在刚性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给出了柱坐标解。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个实用的地基动力刚度。定性地讨论了地基刚度和阻尼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一个求取地基动力刚度和粘滞系数的实用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崇  徐卫亚  周家文  周先齐 《岩土力学》2007,28(Z1):743-747
借鉴地震预报中的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将作用在动力模型上的地震力视为加卸载,采用动力有限单元法和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开展全时程动力分析,建立了地震加卸载响应模型,采用相对位移(速度、加速度)作为响应参数,对地震过程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在动力响应预报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结果表明,由于相对响应参数比绝对响应参数更能体现动力模型的变形趋势,反映动力荷载的作用机制;以加卸载响应比判断地震稳定性,是可以反映动力响应程度大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动力作用与动力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近几年动力作用与动力成矿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基础上,对动力作用和动力成矿术语概念作了新的厘定,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动力成矿作用的四种基本类型和实例,讨论了动力成矿的影响因素,增加了韧性剪切带动力成矿作用类型提出了动力成矿机理和基本模式,对成矿理论研究和金,银,铜,铅锌等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东天山康古尔塔金矿带主要金矿(点)的发现,预测及研究是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固体力学、构造物理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煤岩所受应力的来源、性质以及应力在煤变质过程中的影响方式。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阐述了构造动力影响过程中煤岩能量的转换形式,分析了应力在烟煤分子团聚过程中的影响。研究认为,煤岩所受的各种应力(压应力、拉应力、剪应力)为地层压力与构造动力所造成的附加内力。这种附加内力可以分解为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与偏应力两部分。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主要影响煤岩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颗粒性质与瓦斯吸附特征,并对煤的化学煤化过程有缓慢促进作用。偏应力主要使煤岩发生变形和位移。煤化过程中,由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热能、表面能、弹性变形能以及声、光、电、磁等形态能量。  相似文献   

7.
鄂西重力地质灾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承辉 《地球学报》1995,16(1):28-35
综观鄂西地区岩崩、滑坡、坍方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生,笔者认为大宇宙天体运动控制下的内动力和地质基础背景是其成生变形的主要因素,而与大宇宙天体运动有关的各种外动力条件的影响和变化及人类与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则是其成生发展的诱发因素。两种变量(即内、外动力)和天体运动的有机组合与变化趋势,使地质灾害成生的类型及其频度、强度、破坏(形变)特征及变形机制不尽相同,变形特征多样。在发生时间和灾害规模上多受天体运动变化规律所制约。据此可对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构造动力成矿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构造动力成矿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关于矿床的大地构造背景,根据构造与成矿全球变化的系统对比,提出了超大陆旋回对成矿演化的宏观控制,并探讨了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四维(元)的、动态的成矿分析成为现代成矿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引张、挤压和剪切动力成矿作用是构造动力成矿的基本形式,它们各具特点。此外,在动力成矿机理和动力成矿模式的探索上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新认识。这些正促使传统成矿学发生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10.
以东营凹陷西部的金8—滨188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过程约束的盆地模拟方法恢复关键成藏期油气成藏动力演化史。通过建立储层物性恢复图版的方法恢复储层古物性,进而求得储层关键成藏期的毛细管阻力并恢复了以其作为成藏阻力的演化史;通过油气成藏动力与阻力进行耦合,获取了成藏动力梯度的演化史;利用成藏动力梯度演化史和已发现油气藏的关系预测有利成藏区带。金8—滨188剖面缓坡带的滩坝砂成藏条件最好,为Ⅰ类有利部位,坡底浊积岩透镜体和缓坡带的三角洲为Ⅱ类有利部位,坡底的滩坝砂为Ⅲ类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列车荷载下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根据带相变瞬态温度场的热量平衡控制微分方程,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青藏铁路路基的瞬态温度场. 随后, 根据温度场的分布特点, 应用Biot动力固结理论推导出的Biot动力固结控制方程, 采用热、力间接耦合方法对青藏铁路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瞬态动力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系统的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铁路路基内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应力、位移等动力响应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机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及液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随机波浪理论,基于广义Biot动力固结理论,建立了能够考虑波浪荷载随机特性影响的计算海床动力响应及液化深度的解析数值模型,并从时域上进行求解分析.通过与传统线性规则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床动力响应及液化深度的数值结果的对比分析,详细讨论了考虑波浪荷载的随机特性对于求解海床动力响应及液化深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根据随机波浪理论计算得到的海床中的超孔隙水压力、水平有效应力、竖向有效应力、剪应力表现出较强的不规则性,其幅值沿着海床深度方向的变化趋势与根据线性规则波浪理论计算得到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在同数量级上更大,同时计算得到的海床最大液化深度明显大于根据线性规则波浪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因此,在海洋地基设计和自由场地安全评估时应该合理地考虑波浪荷载的随机特性.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利用地球物理综合剖面上获取的P波速度值,对岩石圈地壳进行分层研究,划分出上、中、下地壳。按照大地构造单元进行数据的归类总结,计算出地壳各层平均速度和厚度值,以及地壳的平均速度和厚度值,最终通过所取得的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探讨地球内部结构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钙钠离子对蒙脱石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脱石胶体稳定性可通过电泳和粘度反映,随着蒙脱石吸附的Ca~(2 )被Na~ 替换,ζ值显著增加,粘度值也增。 九种膨润土原胶体的ζ电位和粘度值与其所含交换性盐基组成密切相关。 NaCl,Na_2CO_3和Na_2C_2O)4三种钠盐随着盐的浓度增加,ζ电位和粘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6.
<正> 粤西大降坪硫铁矿床的含矿岩系为形成于晚元古宙裂谷区内的火山喷发岩建造和类复理式建造,赋存在炭质千枚岩,变质粉砂岩、沉积凝类岩等互层之中的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倒马鞍状,均与围岩整合产出分布于长排岭—水源坑顶向斜核部及其西翼的次级“Z”形褶皱部位,且都限制在F_1、F_4两断  相似文献   

17.
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直接调控深海沉积过程,属于深海科学最关键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层。虽然根据有限的观测发现深海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受控于海洋多尺度运动,与深海底边界层理论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但深海底边界层多时空变化特征对深海沉积过程的影响仍缺少系统的定量研究。结合已有的理论、现场观测、水槽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针对以下要点进行回顾和总结:(1)深海底边界层流场的基本特征及湍流特性;(2)潮汐、内波、中尺度涡以及大尺度环流的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及其沉积效应。可为进一步开展以深海底边界层动力观测为基础的深海沉积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以天津电视塔为例,采用三维模型,分别讨论了在刚性地基条件下及考虑上中结构-地基共同作用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征,取得了新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20.
王新涛 《岩土力学》1993,14(4):69-7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动力学研究室自80年代以来,在发展桩基动力检测技术所进行的工作。对桩基动力检测的应力波理论做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和工程应用。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在测量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均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是桩基承载力计算软件 WANG-PCP,是个半解析半数值的计算方法,突破了以前的分析模式,大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易于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同时提高了计算的精度。桩基完整性快速定量分析软件 WANG-PIP,使桩基完整性快速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属国际首创,并已获得美国版权。研制成功了 RAP 型动力验桩仪系列,在加速度和动应变测量方面均已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并已推广应用到十几个省市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应用和试验,做了上万根桩的动力检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提高了动力验桩测量和分析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