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定位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平台,是集数据管理、资源展示、数据交换、服务管理、应用开发、运维管理等于一体的区域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平台通过构建地理信息服务总线(Geo-ESB),打通不同资源、应用之间的通道,可以融合区域各类信息资源及实时感知信息、应用服务等,对外提供全面无缝集成、自动智能化的公共基础服务,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应用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适应各类智慧城市(区域)/智慧应用中对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服务的省级林业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在原有的建设基础上,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文以福建省数字林业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为例,在尽可能利用和保护原有投资存量的前提下,针对分布式异构环境中的林业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要求,提出了基于.NET平台,运用先进的XML&Web Services/MS BizTalk Server2004核心技术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是城市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整合城市信息资源、促进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与业务协同,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及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贵阳市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详细介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内容,并对预期效益进行了分析,为其他公共服...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地质矿产数据资产和信息资源分散在政府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中,由于条块分割与标准不一,造成了资源不能共享。因此,需要开发并建立一个分布式数据管理及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连接,有效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数据资产的利用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夏津县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实际需求,充分利用该县现有的规划和国土资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成果,对该县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功能设计进行了介绍,重点探讨了平台建设中应用到的基于大数据的空间数据管理、基于微服务架构和云服务管理支撑、统一门户管理和统一运维管理三项关键技术,解决了空间数据高质量管理和应用、业务应用的多变性、系统应用安全等相关难点。平台经试运行测试,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能满足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业务应用需求,大大推进了全县自然资源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现了自然资源数据共建共享和政务办公高效集约自主化,为其他地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共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首先提出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以充分利用不同领域部门所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共享与综合分析;随后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系统由信息共享政策、法规和标准、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数据生产以及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三大部分构成;最后详细介绍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下一步系统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政府数字化的需求越来越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同时,在浙江省政府"放管服"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分布式、多源异构数据共享与省市县、多层次不同部门之间业务协同建设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全国相继开展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城市众多管理部门对城市GIS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不同层次的共享需求,在分析文件级、数据平台级、系统功能级以及Web服务级四种共享交换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业务流技术设计了一种集成多级共享交换模式的数据模型。结合无锡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的建设,给出了模型在城市GIS数据交换平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以期对其他城市同类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管理统一信息交换平台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统一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是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在十多年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面信息整合及共享的大型项目,也是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这两年在信息化工作方面的重点项目其目的是整合市局、区分局及相关各事业单位现有的数据,通过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相互联通的宽带城域网网络,建立起全局范围内统一的信息支撑平台,从而实现全局的信息共享.现主要对该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总体部署,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秉持共享、开放、协同的建设思路,充分融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赋能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履行,不断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城市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建立面向城市管理的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地理信息共享和任务协同督办的概念,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阐述了政务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介绍了系统设计思路、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在数字潍坊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建设中,遵循了OGC标准组织的数据互操作统一规范,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应用模式,通过政务内网和外网为政府部门和公众用户提供在线调用、零码封装、标准服务、二次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地理信息服务,重点阐明了在NewMap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上实现的数据共享与应用模式,用以满足不同部门、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各类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数据共享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互联网+"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与变革。尤其是在政务服务方面,通过线上网站的建设不仅方便了公民问政,而且还提升了服务质量。笔者论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形势下政府服务更全面、线上线下更紧密、政民互动更频繁等发展趋势;结合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职能建议在门户网站建设中应该加强信息服务和内部信息融合及部门信息共享共用,提高服务效率,并注重移动开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政府各部门、企业、公众对于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各个城市纷纷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口市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想和系统功能,分析了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安全体系设计和网络化服务模式,并对平台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用地业务协同性不高,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的问题,以建设项目“一码关联”为切入点,优化业务流程,开展了“一码管地”建设应用。通过关联不同业务阶段的空间图形,以“码”为唯一标识,采用“资源码”串联起建设项目“规、审、用、供、建、验、登”等全业务流程,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条,实现过程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共享、全程信息追溯,有效保障了交地即发证、验收即发证等业务应用,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沉淀,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初步建立起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运行支撑环境,以数据中心和档案系统为资源共享更新载体,以业务系统为应用拓展体系的协同开发环境。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提出了一种协同开发环境下建设采煤塌陷地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的方法,实现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利用、项目管理、业务审批、资金监管、动态监测、预测分析等功能,为采煤塌陷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展现、实时更新和自动归档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采煤塌陷地业务数据的在线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体系、运行平台、服务体系、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3个层面,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化应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救灾应急指挥、生态与环保、城市资源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指出了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方向—建设重庆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8.
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业务技术体系是支撑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必然要求。文章聚焦全链条、多主体、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需求,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的技术体系框架,构建了涵盖常态减灾和灾前预防、灾中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非常态救灾全过程的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产品体系,建立了信息产品开发、行业数据协同、网络大数据挖掘、信息服务平台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其中,信息产品体系构建从灾害管理过程、主要业务类型和工作任务方面进行三级分类。信息产品开发方面研发了基于致灾、灾情、救灾3类标准灾害信息要素的灾害信息产品制作、表达和动态定制技术;行业数据协同方面研发了双向自适应的部门微服务数据共享新机制及多部门多源异构数据接入、融合处理技术;网络大数据挖掘领域研发了基于网页、移动通信、社交网络、物联网等网络大数据的致灾、灾情、救灾要素信息挖掘与融合分析技术;信息服务集成平台搭建领域研发了基于云服务架构的时空分布式大数据管理、业务工具模型集成、“云+端”多渠道信息服务技术。该技术体系解决灾害信息服务时效性不高、完备性不足等问题,为开辟与政府部门统计并行的灾害信息数据获取新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