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3.
4.
下寒武统澄江化石库提供了探索早期两侧对称动物起源及辐射的绝好窗口。本文描述了可能为鳃曳动物古蠕虫纲具网状骨板的蠕虫新属种——Tabelliscolex hexagonus。新属种体表覆有按六角形排列的小瘤组成的两种类型的骨板,相似的骨板可见于寒武纪古蠕虫类以及叶足动物表面,故新属种对于了解叶足动物和古蠕虫纲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寒武纪爆发”与澄江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寒武纪爆发”(Cambrian Explosion)常见于论文,更现于报端。当务之急应规范其涵义,慎用之,并予以限定。澄江动物群中有部分(而不是全部)标本保存生物活着时软体组织印痕化石(而不是软体),无疑给人类窥视浩瀚生命(生物)演化史卷中短暂--幕提供极好“窗口”,对恢复、评价早寒武世筇竹寺阶生物发育总体水平、生态系统、食物链等主要方面提供依据。对其科学价值应有充分认识。但也要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6.
7.
8.
作为观察寒武纪大爆发主幕奥秘的最佳科学窗口,澄江化石库展示了三胚层动物(即两侧对称动物)首次全面大辐射的历史产物,让学术界终于看到了已知最古老的同时包括原口类和后口类两大支系的动物谱系庞大“树冠”的主体轮廓,从而给许多较高级动物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然而,该化石宝库中却很少见到作为“树干”的双胚层动物(即辐射动物)的化石记录,这给“真动物”的源头探秘蒙上了阴影。尽管广布于前寒武纪末期全球浅海域的“文德生物群”一直被认为是动物界早期一次“失败的演化试验”的牺牲品,但其中一支成功延续到早寒武世的春光虫(Stromatoveris)具有叠覆状梳齿构造,很可能代表着栉水母类的一类原始祖先。文中描述新的羽毛状动物王氏澄江海笔(Chengjiangopennawangii)不同于春光虫,前者具有彼此分离的羽枝,且羽枝上保存了排列规整的珊瑚个体虫室,因而与现代八射珊瑚中海笔类的形态学特征十分一致;新的谱系分析显示,它应该代表刺胞动物门中的一个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9.
关山动物群是一个以三叶虫为主伴生有三叶形虫、吐卓虫、古虫、古蠕虫、腕足类及海绵动物的多门类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群 ,时代介于澄江动物群与凯里动物群 (或伯吉斯页岩动物群 )之间 ,因此它的发现和研究对进一步阐明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和生物的早期演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山动物群中的古虫动物的发现有着更大的意义 ,它不仅增加了古虫动物的属种内容 ,而且对古虫动物的演化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详细描述了昆明地区早寒武世沧浪铺阶乌龙箐组发现的古虫动物新种 Vetulicola gangtoucunensis L uo,Fu etHu sp. nov.,进一步修订了古…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昆明地区关山动物群自1999年命名以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新进展。简要叙述了关山动物群的研究概况、地层位置、生物群组合特征和关山动物群的研究意义。在关山动物群中首次发现了古虫动物门的Vetulicola ganggtoucunenisis Luo,Fu et Hu,吐卓虫Tuzoia sp.nov.,古蠕虫Palaeoscolex sp.nov.,腕足类Heliomedusa sp.nov.及三叶形虫、海绵动物新属种。指出关山动物群是一个由多门类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组成的伯吉斯页岩型的动物群,时代介于澄江动物群与凯里动物群(或伯吉斯页岩动物群)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寒武纪早期生物演化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寒武纪生命扩张及澄江动物群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及其演化有较长的历史。地球的物理、化学条件是早期生命出现的外因。早寒武世西南地区地质、气候及富含营养的浅海水域是澄江动物群在后生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外因。“寒武纪生物的扩张”应有恰当的翻译,同时对现代生物学的“适应辐射”应有清楚的中文解释。从新近发现看,早、中寒武世的澄江动物群及布吉斯页岩动物群与埃迪卡拉动物群具有一些联系,埃迪卡拉动物群并没有在寒武纪时完全绝灭。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澄江县大龙潭铅锌矿已圈定2个矿体(V1、V2),矿体呈脉状、似层状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志留系中统妙高组c段(S2mc)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断裂构造控矿明显,该矿属断层破碎带(f)充填的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的中国主要指我国的大陆、海南岛及台湾等地区的陆地部分。本文由中国早寒武世早期及晚期的岩相古地理图2幅及相应的文字论述组成。这两幅岩相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三台即准噶尔蒙兴槽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两个槽地与三个台地之间的界限是根据大地构造、地层、岩石、岩相等资料综合判断而定的,绝大部分是比较确切的,有的地方是推断的。天山北山槽地可分出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其他槽地的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尚难以划分。在三个台地中,华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它们的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均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和图件为依据,是定量的,而且还能把早寒武世早期和晚期的岩相古地理区分开;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难以再划分次级古地理单元,其古地理图都只能是定性的。这种研究程度有差异的、定量和定性兼有的、全国范围的岩相古地理图,既反映笔者等的研究成果,也反映我国当前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优缺兼有,实虚共存。敬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5.
CHEN Ailin FENG Hongzhen ZHU Maoyan MA Dongsheng LI Ming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E-mail: feng.h@jlonline.com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Pala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Chenjiang Fauna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Chengjiang Yunnan Wang Si''en Xie Guanglia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3,77(3):281-287
The genus and species Yuyuanozoon magnificissimi gen. et sp. nov., a new fossil vetulicolian, is reported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in Yunnan of China. It has a bipartite body plan and five pairs of chain-formed gill sacs, show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ntulicolia. However, the exclusive "atrial cavity" and external gill observed indicate that the new form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previously described as vetulicolians, probably representing a lineage developed within deuterostomes and more primitive than urochordates. 相似文献
16.
新疆乌什—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的小壳化石丰富,已描述了近50属90种,包括1个新属,15个新种。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单板类、腹足类、骨针类及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还有节肢动物门的高肌虫类。按小壳化石在地层纵向出现的次序及其代表性,可将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群的比石划分为3个带,即1.Anabarites trisulcatus带;2.Cambroclavus-Aurisella带;3.Adyshevitheca-Xinjiangella带。其中1带可与梅树村阶I.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对比;2—3带大致可与梅树村阶Ⅱ.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带—Ⅲ.Sinosachites-Lapworthella带对比。因Aanbarites trisulcatus的发现,证实玉尔吐斯组的下界可与梅树阶的底界对比;玉尔吐斯组顶部发现的高肌虫有别于筇竹寺阶的高肌虫。前者与大量梅树村期小壳动物共生,可以认为梅树村期已经出现高肌虫的先遣分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期生命进化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国在晚前寒武纪——寒武纪生物化石群研究多方面(尤其是大化石)的主要成就。其中,近年发现的震旦纪陡山沱期化石生物(包括庙河生物群和蓝田植物群),对植物界的进化说来是个重要阶段;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包括软躯体生物和软部保存的带骨骼生物)早于国外著名的布吉斯页岩生物群,逼近了带骨骼动物最初的爆发式辐射期。这些珍稀化石的研究将促进对早期生物进化历程的重新认识。这个研究领域有无可限量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云南是世界上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的重要产地,古生代中期的鱼类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大多出现时代早、地区性属种多,其中不少化石材料如今已成为探讨如脊椎动物起源、硬骨鱼类起源、四足动物起源等一系列生命史中重大课题的关键资料。主要对古生代中期云南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有关研究的重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探索生物演化格局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对演化机制、环境以及古地理背景的研究,而且更要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充分利用我国古生代中期丰富的鱼类化石资料,在早期脊椎动物系统演化、古地理与古气候等方面做出原创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青海东昆仑中段早寒武世小壳动物化石,计有Anabaritestrisulcatus,Hylithelustenuis,Hylithelussp.,Conothecasp.,Palaeacmaeasp.以及Latouchelasp.。这些化石的发现丰富了该区早古生代古生物资料,对于万宝沟群和纳赤台群的定义、层序和时代归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