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对鱼蛋白需求的逐年增加及近海渔业资源的逐年衰减,海水养殖业迅猛发展,名、特、优养殖品种正渐被渔民所熟知。近几年,鲈鱼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特别是虾池养殖鲈鱼,时间短、见效快,正在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现将虾池养鲈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斑节对虾全封闭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受庆 《海洋通报》1999,18(3):92-96
对6次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全封闭养殖试验进行了介绍。试验表明,在虾病多发区采取全封闭养殖可以有效地避免虾病的发生,使养殖获得成功。文章对杀灭虾池病原菌和敌害生物所用的药物,以及保持虾池水体生态平衡所采取的措施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虾池混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岩 《台湾海峡》1999,18(1):106-112
在两年围隔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对虾池混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认为:(1)虾池混养能够提高养殖产量和池塘氮磷的利用率,有助于缓解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养殖种类在池塘氮磷收支所占的比例很小,仅靠混养还不能彻底解决养殖污染问题;(2)罗非鱼与海产贝类的食物灶存在一定的分化。二者对虾池水质的影响具有互补性,因此虾鱼贝混养较虾鱼混养或虾贝混养效果更好。(3)对多个池塘组成的养殖系统的总体优化应是今后虾池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虾人工促熟和幼体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80年代期间,福建沿海对虾养殖以长毛对虾和中国对虾为主,每年秋末冬初对虾收成后,养虾池基本上闲置着。1989年已有少数虾池在秋季放养日本对虾苗种,饲养至翌年春末夏初收获,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990年多数虾农为了充分利用虾池生产力,要求养殖日本对虾。但由于苗种供不应求,养殖面积受到限制。开展日本对虾养殖,对于对虾养殖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虾贝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养虾池中,采取合理的方法、科学的手段,将某些经济贝类与对虾同养一池,在对虾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同时获取一定数量的贝类产量。此种综合性开发利用虾池的养殖形式,我们称之“虾贝混养”。这是进一步挖掘虾池生产潜力、合理利用虾池资源、提高养虾生产效益的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养虾生产中存在着虾池“老化”,沿岸水域受到污染,养虾用水的溶解氧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有害生物泛滥等问题,给对虾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1 改善虾池环境,稳步发展对虾养殖 据有关资料介绍,100亩(1亩=666.7m)的池内养虾5000kg,人工饵料以虾体重的5%计算,每天有  相似文献   

7.
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生产中的主体产品之一。但是,在发展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对虾养殖环境在发生着某些不利的变化:如虾池“老化”,泛池浮头,底质败坏;沿岸海水污染日趋严重,自然海水的溶解氧出现低于正常指标的现象。由于养虾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对虾养殖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致使有的养虾单位投入大,效益低或亏损。因此,应对养虾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1.改善养虾生态环境,实现稳产高产随着养虾生产的发展,虾池环境逐年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利用沿海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建起了15600多亩人工养殖虾池,前几年,因循守旧,水产养殖业始终没能走出单一养殖对虾的圈子,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大起大落起伏不定。近年来,难以控制的虾病增多,受损严重。1993年,该镇遭受全国流行性虾病,对虾生产几乎绝产,1994年又损失1600多万元。二是有虾养虾,无虾池闲。人工养殖对虾一般只需5、6个月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虾池水体中溶氧量的变化与对虾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所以,目前国内外对于池水中溶氧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是根据养虾实践和我们开展的“虾藻混养”、“增氧船”两项试验总结的资料,仅就虾池水体溶解氧的来源、周日变化情况与对虾生长的关系,以及虾池缺氧的预防措施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泽头镇是山东省文登市的对虾养殖大镇,近几年,他们先后推广了大棚暂养、两茬虾养殖等先进技术。为进一步解决虾病的困扰,他们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全镇划出800亩虾池做为“实验田”,通过“长池改方池、大池改小池、浅池改深池”的虾池改造,大大促进了池内水体的循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法,在混养精养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水产养殖生产潜力,在取得虾池混养经验后,今年,这个镇又独劈蹊径,大力推广对虾、螠蛏混养新技术。目前,全镇虾蛏放苗混养面积达2000多亩。 小观镇是个水产养殖重镇,全镇有虾池  相似文献   

12.
有关鲈鱼的报道,国内从70年代开始,80年代后做的工作较多。陈大刚[1]对自然海区的鲈鱼生活习性1976年就进行了细致研究;毕庶万[2]等对黄渤海北部鲈鱼的生长进行了研究。有关鲈鱼养殖试验情况,俞郇民[3]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目前尚未见鲈鱼海水池塘单一养殖的报道。1993~1994年作者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鲈鱼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试验,1993年在莱州土山虾场3亩池塘中共出产平均体重210g活鲈鱼850.5kg,成活率90%,平均亩产283.5kg,亩纯利4425元;1994年在莱州市养…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海岸带的潮上带部分可用于海水养殖的面积达40余万亩,目前已利用了27.5万亩,且主要是进行对虾养殖。正常年景,每年全省可产养殖虾3.5万吨以上,获利上亿元,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1989年8月至9月间,河北黄骅沿岸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并涉及7个沿海县市,给养虾业以沉重打击,造成经济损失2亿元之后,有人提出养虾池太多了,超过了海洋的承受能力,应毁掉一部分虾池。这个提议实质上是注意到了虾池自身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平衡的失调问题,养虾业自身污染这个难题若得不到合理解决,势必成为发展  相似文献   

14.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虾池越冬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红 《海洋科学》1998,22(3):10-11
鲈鱼适应力强,生长快,肉质细嫩,是近几年新开发的一种海水经济鱼类。当年养成鲈鱼规格大部分在120~400g之间,达不到商品规格,这就需要鲈鱼安全越冬,养成大规格商品鲈鱼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3]。目前鲈鱼越冬方式有3种:(1)室内海水越冬;(2)塑料大棚越冬;(3)室外土池越冬。前两种方式成本高、规格小。第3种利用废旧虾池在大规模生产上应用较为理想,成本低、存活率可达80%以上。笔者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对虾池鲈鱼越冬技术进行探讨。1 准备工作1.1 场地选择可利用废旧虾池,位于半咸水区为佳。进排水能力强,池子不漏渗,东西走向呈长方形,面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对虾病毒性病害在我国流行之广、发展速度之快、损失之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没有严格的对虾养殖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对虾养殖还是一个自然王国,一些地区和养殖单位,想怎么养就怎么养,爱怎样干就怎样干。其主要表现有:①有些地区不顾当地自然、海况等条件,在同一地段过于集中发展对虾养殖面积,结果使虾池排入浅海滩涂的污水来不及与海水进行交换,又被纳进虾池,加重了虾池的污染;②有些虾病严重的虾池,污水  相似文献   

16.
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虾病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郭皓  于占国 《海洋科学》1996,20(1):39-45
1991年6月至9月对大连地区3个虾场养殖的中国对虾及虾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虾池浮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数量分布、演替特征及其与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具有较大的突发性;优势种单一,多为赤潮生物种类,有些种类原本为底栖生物;群落演替时间短,变化快;养殖对虾发病症状为红腿和黄鳃,严重出现死亡。浮游植物的总量尤其是赤潮种类的总量与对虾的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群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荣成市现有对虾养殖面积2.58万亩。近年来,为了克服虾病带来的不利因素,扭转虾池养殖亏损局面,各养虾单位在生产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技术创新,逐步探索出一些健康养虾的新途径。1997年实现对虾产量977吨,综合利用产量22480吨,产值6776万  相似文献   

18.
草虾是十分值得推广的对虾养殖品种,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由于目前用于种苗生产的亲虾,全部是靠从自然海区采捕的怀卵亲虾,致使天然亲虾资源量大为减少,故亲虾价格节节上涨,国际市场上每尾带性腺的母虾价格高达数百美元,这对于育苗经营者来说,无疑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并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研究如何直接采用虾池养成虾作为产卵亲虾,对于推广和扩大该品种的养殖,  相似文献   

19.
在养虾规模比较大的浅海、内湾,受虾池排污影响,出现了一些生态现象。例如,初级生产力提高,渔业资源量(特别是一些滤食性贝类)明显增长,养殖扇贝生长快,肥满度高,产量增加。由此人们有理由联想,鱼、虾、贝混养有可能很好地生长,而受虾池排污影响的浅海、内湾似乎更不应有问题。同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养虾业均不景气,经济效益滑坡,有些生产单位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究其原因,疾病的侵袭固然是主要的,但下述几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养虾业经济效益不佳的重要因素: 1.养殖品种单一 迄今为止,仍有不少生产单位认为虾池只能用来养虾,不能进行其它品种的养殖。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