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150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与长江中游地震带的本尼奥夫应变曲线资料,运用小波变换的方法,以不同的小波尺度分析得到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震带5级以上地震10年尺度内的活动周期大约为300年;1970年以来M_L≥4.0级地震大致呈现出5年左右的周期,目前正在进入M_L4.0级以上地震的活跃期。长江中游地震带5级以上地震可看出较为清晰的"集中活跃-间歇平静"特征,目前处于第4个活跃幕;1970年以来M_L≥4.0级地震,共有3个活跃期,未来数年可能仍处于M_L≥4.0级地震的活跃时段。  相似文献   

2.
大同—阳高6.1级地震活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赵新平 《地震》1994,(5):71-77
本文从较大时空范围研究了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背景,认为大同-阳高地震不是一次孤立的地震事件,是大同盆地历史6级以上地震活动的继续和必然。在时间进程中它们受华北地震区和山西地震带强震活动周期的制约,空间上与北三省交汇区中强地震成丛活动密切相关。大同-阳高6.1级、5.8级地震以及此期间的侯马4.9级、析州5.1级地震是山西地震带中强地震即将活跃的一个迹象,也是华北区域应力场增  相似文献   

3.
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地震形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地震活跃幕、地震活动相关性和时空强特征演变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东南沿海地震带近期的地震形势.认为该带第四个中强地震活跃幕已经在1999年结束,目前正处于第五个平静幕的中期或后期阶段.短时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和5级以上地震丛集活动的可能性较小,未来1-2年内.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山西大同-阳高地震活动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仇转  刘巍 《山西地震》2005,(2):1-7,10
通过对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及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强震活动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山西大同-阳高1989年6.1级地震活动是这一地区历史地震的延续,是华北北部中强地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义前震的重要意义,其后对应发生的河北张北6.2级地震。标志着华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期已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周缘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分期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兴信  张春生 《地震研究》1992,15(2):135-144
利用最优分割法对鄂尔多斯周缘地震带(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期,并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00年以来汾渭地震带北段可划为4个活跃期,每个活跃期的中心间距约300年,最大地震为7级,天水—陕南地震带(区)近一、二百年的地震活动可分为持续约10年左右的几个地震簇。所有分期中,海原地震带能量释放最大,且最近仍很活跃。汾渭地震带和海原—银川地震带活跃期存在相关现象,且其南段往往先于北段活跃,目前活动水平较低。该带1900年以来地震还有与河套地震带地震相呼应的现象和沿构造带南北迁移的规律。根据分期和相关结果推测,鄂尔多斯周缘各地震带都存在中强地震背景。其中海原—银川地震带近期发生5—6级或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天水—陕南地震带近期也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汾渭地震带虽然存在孕育6级以上大震的背景,但近年还不会发生强震。  相似文献   

6.
文中采用本世纪以来华北、川滇强震资料,分析了华北和川滇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并根据华北、川滇地震活动幕的特点,指出了从大同-阳高6.1级地震起华北已进入第V个地震活跃幕.在数理统计资料方面指出了目前华北尚缺少3-4次M≥6.0级地震.同时还对华北第三、四地震活动期中的阴山构造带M≥6.0级地震时空迁移特点进行探讨,并对未来辽东湾、辽西地震危险性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7.
叶秀薇  杨马陵  黄元敏 《地震研究》2013,36(1):9-14,141
研究了东南沿海地震带20世纪第Ⅳ活跃幕的两个特征,包括该带中强地震与阳江地震窗的对应关系以及该带ML4地震长时间平静的震兆意义。结果表明:在第Ⅳ活跃幕中,阳江地区ML3地震(去余震)的活跃不仅与本区5级左右地震活动有关,还与东南沿海地震带5级以上强震活动有关,震前阳江地区ML3地震滑动3月频次出现升高现象,阳江地区ML3地震活动可作为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地震"窗口";在东南沿海地震带活跃幕期间,ML4地震发震间隔△T≥300d具有震兆意义,是5级地震的短期或中短期指标,而在平静幕期间,ML4地震的长时间平静并不具备震兆意义,只是区域应力场处于松弛状态下的正常表现。  相似文献   

8.
田勇 《山西地震》2006,(4):23-26
华北地震区已进入公元1000年以来的第四活跃期的后期阶段。为探讨在第四活跃期的后期阶段,华北地震区还有没有7.0级以上大地震发生的问题,研究了与华北地震区7.0级以上大地震有关的震例,结果表明,华北地震区1989年以来发生的4次6.0级强震,发生在山西地震带忻定盆地、临汾盆地和渭河盆地的4次中强地震及1994年以来3次东北7.0级深震,与未来华北地震区7.0级大地震有关,未来5 a尺度或稍长时段华北地震区将进入发生7.0级大地震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9.
华南沿海地震带5级以上地震具有活跃—平静交替活动特征,活跃幕内5级以上地震自然发生概率显著升高。通过收集华南沿海地震带活跃幕内5级地震的震前异常研究成果,分析5级地震前的测震学和地球物理异常共性特征,总结提炼预测效能较好的中短期核心指标。在此基础上开展震例综合分析,提出“华南沿海地震带处于地震活跃幕—出现显著的中短期异常—各类异常具有较好的协同性和配套性—测震和地球物理均出现短期异常”可作为判定华南沿海地震带5级以上地震进入短期阶段的预测策略。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时,预示华南沿海地震带5级地震孕育进入短期阶段,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短临跟踪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盛泽 《内陆地震》1989,3(1):54-55
根据我国台网测定,今年1月至12月全球共发生M_S≥7.0级地震15次,最大地震为3月7日阿拉斯加湾M_S7.9级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PDE》周报为M_S7.6)。有分析认为阿拉斯加—阿留申岛弧系地震带从1986年起开始活动,现今已进入了全面活动阶段。平静了几年的欧亚地震带,今年也进入了新的活动期,先后发生5次7级以上地震。 在全球地震活动相对活跃形势下,中国地震活动也进入了活跃期,发生了三次7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蒋明先 《山西地震》1992,(2):29-33,50
通过对1966年以来的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期强震前的前性兆系列研究,得出华北地区在现今活动期内有统一的地壳应力场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计算了1587年以来的华北地区200个5级以上地震发生日的月相,其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分布在华北境内的中国东部重力梯级带上的101个较强地震,却与朔望日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曹建玲  贾晓东  李腊月  畅柳 《地震》2016,36(4):61-75
本文对《中国震例》系列书籍及期刊所记录的华北地区存在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的震例进行了综述, 分析了华北地区不同区域跨断层前兆异常特征。 首都圈地区3次6级以上地震之前1~3年, 围绕震中会出现10~30项跨断层形变异常, 其中超过8成异常场地位于距震中100 km范围以外, 有7~8成的异常测项表现为趋势的加速或转折变化, 异常幅度集中在1~3 mm, 在异常发展过程中或者在加速达到峰值后恢复过程中发震。 随着震级的降低, 近场跨断层异常增加, 对于5~6级左右地震, 无论远场近场均会出现2~8项水准异常, 而5级以下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只有1~2项且主要分布在近场。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1989年侯马4.9Ms地震的地震学前兆。结果表明震前1~2年至几年200km内b值、小震频度出现下降,震中区小震条带出现空段,集中度下降。缺震曲线和分数维值也出现异常。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次地震的发生过程及该区今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北部陆缘反“S”型构造带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形—地貌、断裂构造、地壳结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第四纪地质特征等分析,认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滨岸岛链、陆坡北缘和陆坡南缘三条反“S”型构造带,它们形成于晚第三纪,较“新华夏系”和“南海系”晚。上新世末期以来,反“S”型构造带的活动方式,对南海北部陆缘第四纪地质特征影响显著,同时控制了这一区域的地震活动方式和地震带展布,其中,“滨海地震带”和“雷琼地震带”同属于滨岸岛链带,“台西滨外地震带”和“东沙—海南地震带”同属于陆坡北缘带。  相似文献   

16.
闻学泽 《地震学报》1986,8(2):146-155
本文利用b,N,E等地震活动参数沿断裂带的时空扫描结果,估计了鲜水河断裂带1973——1982近十年的活动特征,初步总结了鉴别轻微滑动、弱粘滑、粘滑和闭锁等不同性质的断层活动段以及划分该断裂带短期活动阶段的地震活动参数综合指标。最后就该断裂带自1973年6月以来及1981年道孚6.9级地震前后,从地震活动参数反映的断裂活动性质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的地壳形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若柏  顾国华  徐杰  周伟 《地震地质》2004,26(4):586-596
华北北部地区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是控制现代强震的一条地震构造带。新近纪以来,在区域NEE向主压应力的作用下,新发育了一系列的NE向构造活动带,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组成1组共轭的剪切破裂系统,控制了近代强震的发生。文中主要探讨了这条断裂带的地壳形变特征。长趋势GPS地壳形变图像反映了这条活动断裂带相对完整的左旋走滑活动。分期的地壳形变图像揭示了在中强地震前,沿该断裂带出现一系列的NE向梯度异常带,分别指示了唐山-河间、三河-涞水以及延怀-山西地震构造活动带的活动,表明了沿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出现了中强地震的中期前兆。研究认为,强震前地壳形变揭示的是深部蕴震层的应变活动信息,而强震之后比较杂乱的图像特征体现了盖层的调整运动  相似文献   

18.
大华北地块区地震大形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大华北区历史地震活动分期与现代地震活动特点,讨论了大华北区及其相关区带不同地震活动幕地震空间活动特征。认为大华北地块区目前处在第四活动期的调整活动阶段,未来几年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地震活动以5-6级地震为主,主要活动地区为燕渤带和鲁东—南黄海地块区。  相似文献   

19.
Aiming  Ian Shinichi  Uda 《Island Arc》1996,5(1):1-15
Abstract The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s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Awaji Island accompanying the 1995 Southern Hyogo Prefecture Earthquake in Japan consist of three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s called the Nojima, Matsuho, and Kusumoto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s. The Nojima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is - 18 km long and was formed from Awaji-cho at the northern end of Awaji Island to Ichinomiya-cho. It occurred along the pre-existing Nojima geological fault in the northern segment and as a new fault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Nojima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is composed of some subparallel shear faults showing a right-step en echelon form and many extensional cracks showing a left-step en echelon form. The southern segment consists of some discontinuous surface ruptures which are concentrated in a narrow zone a few tens of meters in width. This surface rupture zone shows a general trend striking north 30°-60° east, and dipping 75°-85° east. The deformational topographies and striations on the fault plane generated during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show that the Nojima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is a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with some reverse component. Displacements measured at many of the outcrops are generally 100-200 em horizontally and 50-100 em vertically in the northern segment and a few em to 20 em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The largest displacements are 180 em horizontally, 130 em vertically, and 215 em in netslip measured at the Hirabayashi fault scarp. The Matsuho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striking north 40°-60° west was also found along the coastline trending northwest-southeast in Awaji-cho for ~1 km at the northern end of Awaji Island. The Kusumoto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occurred along the pre-existing Kusumoto geological fault for ~ 1.5 km near the northeastern coastline, generally striking north 35°-60° east, dipping 60°-70° west. From the morph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Nojima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egments which form a right-step en echelon formation. Th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evidence and the aftershock epicenter distributions show clearly that the distributions and geometry of these four segments are controlled by the pre-existing geologic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0.
陈荣华  丁香 《地震》1996,16(1):45-52
地震学者认为,在地震活动区一个较长的地震活动期里,地震群体活动的强度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一个地震活动期里,不仅地震群体活动在强度上有一个变化过程,而且在地震活动期的各个阶段中地震活跃幕和平静幕的持续时间也可能会有较显著的不同。基于这一思想,文中研究了华北地震区、我国西部及其邻区以及全国大部分地震带,在一个较长的地震活动期里,随着地震幕强度的变化,幕的持续时间和平静幕的持续时间通常有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