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主要研究基于单片调绘矢量数据的正射纠正模型与思路,基于单片调绘矢量数据如何有效快速正射纠正是阻碍单片影像直接应用于测绘生产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发现,单片调绘的矢量数据经过正射纠正后完全满足1:10 000 DLG测图精度要求,可以直接作为矢量数据成果转入内业编辑工序,不再仅仅作为内业定性资料使用,省去了作业人员重新绘制矢量数据的多余生产环节,有利于提高1:10 000DLG数据生产效率,为丰富航摄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56-158
主要研究基于原始影像进行1︰10 000 DLG外业电子调绘、补测,内业对调绘成果进行纠正、展绘补测数据等工作,形成与正射影像能够完全套合的电子调绘成果,并利用检测点检测调绘成果的精度。在充分实验基础上。分析探讨基于原始影像内外一体化测图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1∶10000基础测绘生产中,针对调绘采用的影像资料是原始影像时,调绘矢量成果的平面精度一般达不到1∶10000基础测绘的精度要求,只能作为地理要素定性的依据的问题。提出了借助影像正射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对基于原始影像调绘的矢量成果进行纠正,利用C#+ArcEngine编程软件实现基于原始影像1∶10000调绘矢量成果纠正软件的研发。经测试,研发的纠正软件进行调绘成果纠正后,能够满足1∶10000测图精度要求,提高了调绘矢量成果的利用率,减少了内业生产过程的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4.
如何缩短成图周期、简化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已成为目前摄影测量外业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IMU/DGPS数据进行航空影像数据粗纠正,然后利用粗纠正影像进行1∶10 000地形图外业调绘,再对调绘成果进行仿射纠正。通过试验验证该生产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利用保密点检测纠正后的地形图数据成果是否满足1∶10 000成图精度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形起伏较小的测区,该生产方案可以用于1∶10 000地形图数据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先内业后外业的数字线划图生产作业流程,详细阐述了立体测图、控制测量、外业调绘及补测、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检验的方法,以指导数字线划图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1∶1 000数字线划图项目是在哈尔滨市新建CORS系统下通过内业立体采集、外业调绘补测、内业编辑、数字成图完成。本文阐述了利用CORS站测量出的1∶1 000数字线划图的精度检测方案,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出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7.
以西部测图工程某测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及地形和地表覆盖等基本测图要求,采用机载雷达图像处理、内业加密、影像纠正、镶嵌与裁切、调绘片整饰等相关测绘技术,进行机载雷达影像调绘片的制作,并结合外业调绘情况对雷达影像上相关地物类型的识别与判读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机载雷达影像调绘片制作的整体工艺流程,以及解译雷达影像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院开展以“采编一体、内外一体、图库一体”为核心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航测生产流程再造工作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航测外业调绘要满足内外一体化的要求,实现外业调绘信息的快速、高效录入,减少繁琐作业环节(编辑打印调绘片、外业清绘调绘片、内业转绘调绘成果)实现外业调绘信息的数字化,这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野外测量生产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我院通过使用GEOWAY Fielder数字调绘系统,大大提高了野外调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新增地物标绘的精度问题,为数字化图生产与建库的前端数据采集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GEOWAY Fielder数字调绘系统在我院基础测绘1∶10000数字线划图生产中的应用,总结出数字调绘系统定位精度及数字调绘系统的优势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项目生产实际,分析了由传统外业调绘模式向电子调绘模式转换,进而实现同平台内外业一体化的生产模式,简要叙述了基于EPS平台制作外业调绘技术方案的核心技术方法,总结了通过该技术方案如何与内业编辑工序进行衔接,实现内外业一体化应用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分析了该生产模式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如何运用先进的数字化作业代替人工作业,使外业工作内业干,是测绘生产的又一创新。简要介绍DLG室内判绘的编辑作业流程,探讨室内调绘片的制作方法,以提高野外调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结合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psGCM平台的电子调绘系统进行不动产权籍调查内外业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在已有地籍及影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全数字化的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进行不动产要素外业调查和权属信息验证,快速采集和编辑调查数据。总结了如何通过该技术方案与内业编辑工序进行衔接,实现内外业工作的一体化,并分析了该生产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可为其他同类外业调查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基础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工程,主要是通过航空摄影测量所得的航测相片,经内业立体测图,航测外业调绘,野外数据采集,内业编绘等过程来完成。其中内业立体测图的方式和方法是提高精度的关键,它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探讨了"数字大连"线划图内业立体测图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先内业预处理,制作高分辨率的影像线划套合图,再外业调绘核查,最后内业转绘、入库。应用新技术和流程,大大提高土地调查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保证了调查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现势性。  相似文献   

14.
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和1∶10 000 DLG更新协同作业模式,无论是内业编辑处理,还是外业调绘核查同步进行,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是一种新工艺流程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李阿竹 《北京测绘》2016,(4):148-150,99
1∶1万DLG数据内业编辑是以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基础,根据外业调绘成果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内业编辑,并依据相关技术规定和作业规范要求对各类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的分层、各类要素数据的拓扑关系和点线面的相互关系进行正确表示。本文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探讨了内业在1∶1万DLG数据更新中采用"先内后外再内"的作业模式进行成图,对1∶1万DLG数据更新编制过程做了介绍,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航测外业调绘基本上是基于纸质调绘片的作业模式,这种外业调绘模式容易造成工作的重复、调绘信息的遗漏以及内外业衔接矛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测数据的生产效率。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一种全新的外业调绘模式,本文对基于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核查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外业调绘成果的快速、高效采集以及内业和外业的一体化衔接,提高了的航测生产效率,实现了"内外一体"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7.
郝阳  王万刚  刈斌 《四川测绘》2011,(2):84-85,93
本文介绍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1:1万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与DLG数据叠加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1∶1万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与DLG数据叠加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测绘外业调绘工作难度大、强度也大,在计算机辅助外业调绘的作业模式下,如何在立体测图中有效利用外业调绘数据、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对2维平面调绘数据进行3维化处理的技术方案,并应用于国家1∶50000无图区测图工作中。它改变了以往的作业模式,为外业调绘的2维数据在立体测图中的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无人机三维测图技术应用于1:500农村地籍图测绘的作业要点,并对比全野外数字化实测与无人机倾斜摄影内业采集成果,结果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测图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地籍测量方法.对于遮挡区域需要进行外业调绘与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