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90年国家地震局下达了“四川省地震重点监视区震害预测”任务,“冕宁县城乡震害预测”是其中一个子项,作为四川省地震局的试点项目,在城乡全面系统地开展震害预测工作为四川其它地区震害预测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为做好冕宁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充实现有《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炼油厂区位于天山褶皱系与准噶尔坳陷区的交界部位,这里属地震活动性较强烈的北天山地震带,基本烈度为8度,是新疆的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也是抗震防灾设防的重点区。为对群众进行普遍的抗震防灾教育和训练、增强抗震防灾观念和能力,独山子矿区于1989年9月15日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抗震防灾演习。演习以模拟自治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唐山市新区现有房屋震害预测研究,给出了遭受7、8度地震时的预测结果和震害分布图,为研究制定唐山市新区抗震防灾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豫北安阳小区现有房屋震害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阳小区现有房屋的震害预测研究,是由十六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的,并于1983年11月通过了技术鉴定。本文简述震害预测的方法和预测的结果,给出了该小区一旦遭受6-10度地震时的预测震害分布图和震害矩阵。本项研究为制定安阳市抗震防灾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并表明在震害预测的基础上选择加固工程,可节约投资,提高抗震加固的有效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进行冕宁县建筑物普查和建筑物抗震性能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建筑物单体及群体震害概率预测方法,对冕宁县进行震害预测,给出了50年内各镇及广大农村的建筑震害预测结果,为该县防震减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孟紫阳  赵慧乾  郭明珠 《地震研究》2013,36(2):202-206,264
采用震害因子法对保定市区的群体建筑进行震害预测研究,给出了保定市区遭受不同震级地震时的预测结果和各分区破坏状态,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显示,其结果可为保定市抗震防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安阳市北关小区多层砖房的震害预测,给出了当该小区遭遇Ⅵ—Ⅹ度地震影响时的震害分布和震害矩阵,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城市抗震防灾对策和采取抗震加固措施提供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开展震害预测工作,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杨伟林 《地震学刊》1996,(4):13-16,21
提出了一种考虑时间因素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预测的数学模型。在建立区域震害动态预测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本模型可预测未来不同年份发生地震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政府部门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区建筑结构震害风险,即场地地震危险性与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卷积,本文以典型框架结构为例,对其震害风险进行研究。依据抗震设计规范,分别按照6度、7度和8度设计3个3跨10层框架结构模型,采用动力增量分析方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对其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同时,基于我国地震烈度概率分布特点,应用MATLAB软件生成符合极值Ⅲ型分布的地震烈度,并将其转化为地震加速度峰值,联合地震易损性结果评估模型震害风险。通过划分震害风险等级,为建筑结构抗震防灾对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石玉成 《地震工程学报》1996,18(3):42-47,72
本文从莫高窟抗震防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赋存的地震地质环境以及历史地震对石窟文物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影响洞窟及其附属建筑物地震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洞窟及其附属建筑物的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应用WebGIS技术建立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了该系统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及应急反应等系统专业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因地制宜地把重点监视区建设成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减灾初级试验场的有关问题。指出重点地震监视区应相对稳定,它的监测预报工作应是整个地震监测预报主战场的重心;在区内开展震害预测,编制防灾规划,编制大震应急方案,对建筑物实施抗震加固,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预测人员震害损失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集中度不断增加,这也给抗震防灾带来了新的课题。对地震中人员的损失进行有效的预测可为抗震防灾工作提供有力的管理方向。选择地震发生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设防水准、地震加速度、人口密度、地震预报等影响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作为预测指标,以37次严重地震灾害为样本,建立了我国特征的BP神经网络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以下简称89规范),对冕宁县政府大楼,冕宁县邮电大楼,县交通局服务楼及泸沽铁矿培训中心大楼进行抗震强度验算和变形验算。强度验算系指烈度为Ⅶ度、Ⅷ度和Ⅸ度时的配筋验算。变形验算从Ⅸ度开始,在验算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才作低一度烈度的验算。  相似文献   

15.
郑鹄 《山西地震》1989,(4):18-20
以编制太原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实践为例,探讨了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些原则,认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全社会的一致努力,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抗震防灾措施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必须把提高.综合抗震能力与应急应变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应增强抗震防灾意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本地特点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要把地震预报和抗震工作结合起来,做好地震的预测和预防工作。编制地震区划图是制定国家经济建设规划和城乡抗震防灾对策的重要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泰安市高层建筑现场调查及其震害预测分析研究,给出了遭受7、8、9、10度地震裂度影响时的预测结果,为研究制定泰安市抗震防灾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地震防灾协调组(扩大)会议于1992年3月4日在太原召开。省地震防灾协调组成员,全省各地市及省直有关厅局51个单位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王敬副组长主持。协调组组长、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达才在会上作了题为《防患于未然 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而努力》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指出,王茂林书记王森浩省长对如何加强抗震减灾工作做了重要批示,这对搞好抗震防灾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吴达才同志从5个方面对防震减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并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地震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和职能作用。各地要继续抓好地震监测预报,为地震防灾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应注意增强全社会的地震防灾意  相似文献   

19.
保山隆阳5.0级地震永昌城区房屋震害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保山隆阳5.0级地震中,保山市永昌城区14个街区、占房屋建筑总面积的47%的房屋震害进行了调查,获得了调查区各类房屋震害统计资料。将这些资料与城区工程地质条件、抗震防灾规划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震害调查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抗震防灾研究的发展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抵御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的破坏,使得抗震防灾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工程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防灾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并且阐述了抗震防灾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