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中高纬度海洋上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进行了非地转ω方程诊断分析。认为强的温度平流、涡度平流、位涡平流和凝结潜热释放是使气旋爆发性发展的主要因子,爆发性气旋发展过程中是一特殊的斜压过程、存在着某种自我激发的机制。非爆发性气旋不但其发展因子(如涡度平流、温度平流、位涡平流、潜热释放等)在量的方面较爆发性气旋要小,自我激发性机制表现得也不明显。爆发性气旋与非爆发性气旋的发  相似文献   

2.
南大洋夏季气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增加对南半球气旋及爆发性气旋的理解,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提供的1(°)×1(°)FNL格点资料对南大洋2004~2007年3个夏季(12,1,2月)热带地区以外的气旋及爆发性气旋的位置及路径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月份为南大洋夏季气旋与爆发性气旋发生发展的高峰月,55°S~70°S为气旋分布最大值区,较多的气旋生成于南美洲东部、南极半岛附近,而爆发性气旋则大多生成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南50°S~60°S内,南极半岛东北部以及20°E,60°E附近,并且随着夏季向秋季过渡,南大洋气旋位置分布逐渐向高纬度集中。南大洋夏季气旋及爆发性气旋路径走向大多为东-东南走向,个别为东北走向。南大洋夏季气旋生命周期平均为2~6 d,水平尺度平均约为1000 km,爆发性气旋一般维持在1周左右,水平尺度平均约为3000 km。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南大洋气旋具有发生频率高、中心气压值低、水平尺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北太平洋最近九年爆发性气旋的分析表明:气旋的爆发性发展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的海洋上,集中在日本东南海域,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加深率以1.1贝吉龙居多。其发展过程的云形特征可归为四类:南北逗点云系迭加类;气旋锢囚性发展类;斜压叶状云系类和东西云系迭加类。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海温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听  魏立新 《海洋学报》2015,37(1):43-52
基于1979-2012年共34年的ECMWF逐日4次平均海平面气压的再分析资料,采用英国雷丁大学气旋客观追踪算法,对出现在我国近海的温带气旋(气旋生命史1d以上,移动距离大于500km)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1979-2012年进入中国近海的温带气旋平均每年45个,气旋数量呈现春夏多而秋冬少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气旋数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北部海区气旋数量增加达到显著水平,东部海区气旋数量表现为不显著减少,故认为影响中国近海的气旋路径有北移的趋势。(2)进入我国近海的温带气旋主要有4个生成源地,按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江淮气旋(38.9%),东海气旋(25.2%),黄河气旋(24.3%)以及蒙古气旋(11.6%)。气旋入海后,当大气海洋条件适合时,可以爆发性增长,气旋爆发性增长的主要区域在朝鲜半岛及以东洋面以及日本以东洋面,在我国近海气旋爆发的比例较小。(3)气旋生命史主要为1~7d,但生命史为1~4d的气旋比例最大,平均占气旋总数的52%,其中夏季长生命史气旋(大于10d)的比例最大,为8%,冬季最少,接近3%。冬季气旋最强,气压分布区间大;夏季弱气旋多,中心气压分布集中。  相似文献   

5.
利用 1 999年 6月在黄海、东海海域进行的出海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海上调查期间获得的观测资料 ,对气旋发展过程的海气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在黄海、东海海域 ,海表水温、气温和比湿变化趋势相同 ,且变化幅度较大 .潜热通量一般白天大夜间小 ,有明显的日变化 .感热通量的日变化幅度很小 .并且潜热通量明显高于感热通量 .气旋在海上发展期间 ,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变化较大 ,在气旋中心区域 ,出现了负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 .气旋的移动轨迹基本上受 50 0hPa高度上风场影响 ,也可能受海洋本身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谢玲娟 《海洋预报》1990,7(3):15-20
本文利用1960~1987年间23例双热带气旋实测资料,计算了西太平洋双热带气旋和南海—西太平洋双热带气旋之间的互旋角,得出了两热带气旋之间距离小于18经纬度时便会产生相互牵引作用,且随着它们中心间距(d)的减小,双热带气旋的互旋角增大,尤其当d≤9个经纬距时,互旋作用迅速增大。计算结果表明:在西太平洋按γ~(0.8)V_θ=C涡旋模式,利用实测最大风速资料所计算的双热带气旋互旋角与实际转动率较一致。而南海—西太平洋双热带气旋采用γ~(0.9)V_θ=C的涡旋模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际较相符。而γ~(1/2)V_θ=C涡旋模式是夸大了双热带气旋的直接互旋作用,而Rankine涡旋模式则缩小了双热带气旋的直接互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79年1月和4月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两个爆发性气旋和一个非爆发性气旋,应用位势涡度和E-P通量等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揭示,爆发性气旋发生与发展,不同于普通气旋的动力机制,它是由于平流层底的涡度异常增大南侵和下旋对对流层扰动、上层冷空气下传表成的上下偶合垂直结构的发展性气旋。其动力主要来自上层强和下层的水汽输送产生的大量而集中的凝结潜热。  相似文献   

8.
一个温带海洋气旋爆发性发展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82年3月11~16日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强温带海洋气旋的爆发性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讨论了斜压不稳定和非绝热加热过程在气旋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相互作用。分析揭示,在气旋发展初期低层与高层扰动在垂直方向是分离的,尺度和移速都不同。由高低层等熵位涡扰动的相对位相分析发现,在发展初期斜压不稳定条件对发展是不利的,而在爆发阶段则非常有利。由湿位涡和水汽辐合,等熵运动和非地转运动分析指出,非绝热加热过程在前边两个阶段都很重要。在爆发阶段斜压不稳定与非绝热加热过程相互作用,产生正反馈,使气旋得到爆发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景毅  谭燕燕 《海洋学报》1990,12(2):251-256
利用1984—1985年中国首次南极南大洋考察的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及1986—1987年第三次南极考察的观测资料,研究发现南极夏季气旋存在一种独特的爆发性加深(1 hPa/h)特征.伴随这一过程,将会出现强烈的天气要素突变现象.在气旋影响的区域内,其风力可达8级以上,有时可超过12级,能与台风的强度相比.  相似文献   

10.
南海热带气旋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成双时的复杂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玲娟 《海洋预报》1994,11(1):7-14
本文统计29年(1960-1989)的历史资料,给出了南海热带气旋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成双的气候情况,并用天气学方法进行分类、研究、诊断给出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对南海热带气旋移行路径影响的天气学模式及一些判据,为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极科考站附近气旋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听  魏立新  李珵 《海洋学报》2017,39(5):44-60
本文基于欧洲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采用雷丁大学的气旋自动识别与追踪算法,建立了1979-2013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泰山站划定的统计区域内气旋数据集。基于这套数据,分析了3个站区附近气旋的气候特征,包括:气旋数量、空间分布、强度、加深率等,并研究了达到爆发性发展的气旋的时空特征。分析表明,长城站以及中山站气旋数量均有增加趋势,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泰山站气旋数量的减少趋势达到显著性水平。3个站区的气旋统计表明,长城站统计区域内气旋活动最频繁,且爆发性气旋活动相对较多;中山站、长城站气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具有季节变化,气旋数量夏季较其他3个季节偏少、偏弱;泰山站气旋活动最少,并且大部分影响到该站的气旋都处于消亡阶段,气旋的强度较弱,故气旋活动对该站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2.
爆发性温带气旋的定义标准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桂英 《海洋学报》1993,15(3):133-139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洋面上,温带气旋移出陆地后常突然猛烈加强,中心气压24h下降十余甚至数十hPa.在北太平洋地区,当气旋移到日本北部到千岛群岛以东洋面时,几乎都有上述爆发性发展阶段,这一海域也是北太平洋地区爆发性气旋的多发区.然而气旋突发式加深的幅度相差是很悬殊的,哪些属爆发性发展,哪些不是,这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利用FNL(Final Analyses)全球格点资料,对2000—2015年冷季(10月至来年4月)发生于北太平洋(20°N~65°N,110°E~100°W)的爆发性气旋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爆发性气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高时间分辨率的资料,将爆发性气旋定义修订为海表面中心气压(地转调整到45o N)12h平均加深率达到1hPa/h以上的气旋。根据爆发性气旋最大加深率的大小,在强度上将其划分为4类:弱、中、强和超强。日本海、西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中东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为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的5个多发区域,发生于各区域的爆发性气旋依次称之为:JOS(Japan-Okhotsk Sea)、NWP(Northwestern Pacific)、WCP(West-Central Pacific)、ECP(East-Central Pacific)和NEP(Northeastern Pacific)爆发性气旋。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发生频数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呈现出"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爆发性气旋的统计特征因发生区域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NWP爆发性气旋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而NEP爆发性气旋多发生于秋季和早春;相对于NEP爆发性气旋,NWP爆发性气旋发展较为剧烈,中心最低气压较低,爆发史长和发展史长较长。NWP爆发性气旋的移动路径多为西南-东北向,随着爆发强度的增强,其移动路径更趋于集中。NEP爆发性气旋的移动路径因生成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在中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域生成的NEP爆发性气旋,其移动路径前期多为偏东向,后期折向西北;而在中东太平洋海域生成的NEP爆发性气旋,其移动路径多为西南-东北向。海洋暖流为NWP和NEP爆发性气旋的急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海洋物理环境场。  相似文献   

14.
影响福建热带气旋的若干基本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49~1997年,登陆及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共有258个,年均5.06个。其中,台风占总数的70.6%;85.5%源于西太平洋。在89个登陆热带气旋中,登台入闽路径有53个。近60%登陆台湾的热带气旋在福建再次登陆。当前福建处于少热带气旋阶段。  相似文献   

15.
海洋热通量对东海气旋发展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SU/NCARMM 4对东海两个弱气旋个例的初期入海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的研究 ,并对主要结果进行了分析 .采用总体空气动力学边界层及显式水汽方案的控制试验较成功地模拟出了气旋涡度场的型式和中心强度 .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热通量进行了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 ,海洋热通量输送对东海气旋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计初期海洋热通量输送可减少模拟气旋强度的 4 5%以上 ;初始 (入海前 )增加海 -气温差 1K可使气旋强度增加 2 % ;初始增加海洋潜热输送 (海 -气饱和水汽差 ) 1 %使气旋强度增加 50 %左右 .潜热输送的贡献约为感热的2 0倍 .海洋热输送加大了低层大气的不稳定性 ,这可能是影响两例气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对地观测系统的数据信息系统(EOSDIS)极轨卫星云图和气象卫星合作研究所(CIMSS)提供的GOES-EAST红外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6年12月23日—27日发生在东北太平洋上的一个爆发性气旋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动力、热力因子在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高空急流、低空急流、位势涡度(PV)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对爆发性气旋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在初始阶段,高空急流已经建立,高层的PV大值位于地面气旋上游,高层系统发展强盛,但低空急流较弱。冷锋后下沉运动区域内,高空动量下传促使低空急流逐渐加强,低空急流将暖湿空气输送到气旋内部,对气旋发展有促进作用。高低空共同作用促使爆发性气旋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最近23a资料,得出热带气旋在南海的移动速度平均为3.3纬度,日,其中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较快,达3.9纬度,日,南海热带气旋较慢,仅2.8纬度,日。两类热带气旋都是在7月最快。过去一天移动速度快于平均值,未来一天容易减慢,反之容易加快。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以减慢为主,南海热带气旋以加快为主。天气系统对热带气旋移动速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东亚地区的实例,指出在冬季冷涌爆发后其反馈过程所产生的净科氏力项正值与海上动量辐合的相重地区,有利于急流加强增强斜压动力作用,在海洋加热场共同作用下可引起气旋爆发性发展。在气象炸弹出现后,又有利于寒潮爆发和再次出现冷涌,有时能引起又一个气象炸弹出现,两者之间可产生连锁反应。由此说明冬半年冷涌爆发与气旋爆发性发展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还可说明气象炸弹出现的时间和地区的集中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MCM v1.0对南海强热带气旋“黄蜂”(No.0214)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就热带气旋-海洋的相互作用对热带气旋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耦合试验中热带气旋后期路径有显著改善,36h和48h路径误差分别减小22km和110km,登陆点位置误差减小22km;气旋强度与非耦合结果基本一致,36—48h气旋强度减弱得更快;热带气旋中心大风区地面风速增大1—3m.s-1,眼区附近风速减小2—5m.s-1;近地层(取925hPa)气温降低1℃以上,且气温降温区与较大的SST下降区域大致吻合;改进了热带气旋暴雨的落区及降水强度,且主要落区误差的修正位于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右侧并同主要的SST降温区相关;热带气旋-海洋相互作用通过SST下降减少向上的热通量,潜热通量的减少对SST的下降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分析热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表层至100m的水温变化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得出:(1)海洋热含量正距平年热带气旋偏多,反之偏少。(2)热带西北太平洋西部热含量增加时,副热带高压脊点偏西,移入南海的热带气旋频数增加,反之减少。(3)因热带东、西太平洋水温变化反相,南海水温变化与热带东太平洋同位相,故从太平洋移入南海的热带气旋与在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频数的变化趋势近于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