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成都市蔬菜生产春淡的气候原因及塑料大棚内小气候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六种补淡蔬菜,利用平行比较法和模糊聚类法,讨论了棚内栽培季节,为缓解成都蔬菜生产春淡的可行性作科学论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成都市基地蔬菜历年上市量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了灰色速率相关分析,建立了影响蔬菜上市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与蔬菜的季度亩产量逐步回归数学模型,为缓解成都市蔬菜“秋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混合层厚度的计算及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近年来成都市混合层厚度的变化特征,明晰不同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利用成都市2004~2013年地面常规气象数据及同期探空数据,应用国标法、联合频率法以及干绝热法对该地大气混合层厚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得到的混合层厚度年变化特征均呈下降趋势,干绝热法变化趋势平缓;国标法结果显示混合层厚度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联合频率法和干绝热法则是春季最高、秋冬季最低;就日变化而言,国标法的混合层厚度在14时最大、02时最小,此与联合频率法08时混合层厚度值最小不同。3种方法对比得到,国标法计算结果偏低,干绝热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近年来成都市混合层厚度的变化特征,明晰不同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利用成都市2004~2013年地面常规气象数据及同期探空数据,应用国标法、联合频率法以及干绝热法对该地大气混合层厚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得到的混合层厚度年变化特征均呈下降趋势,干绝热法变化趋势平缓;国标法结果显示混合层厚度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联合频率法和干绝热法则是春季最高、秋冬季最低;就日变化而言,国标法的混合层厚度在14时最大、02时最小,此与联合频率法08时混合层厚度值最小不同.3种方法对比得到,国标法计算结果偏低,干绝热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应用1996和2002年两期的TM影像资料,对该市6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出该市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区域差异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和区域方向。结果表明:①从1996年至2002年,成都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耕地、未利用土地的大量减少和林地(园地)、城镇、居民建设用地的大幅度增加,而水域、草地面积变化不十分明显;②6年间,成都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其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园地)、城镇、居民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之间;③成都市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同时,相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社区居民点为研究最小单元,利用高德地图获取高峰及平峰时间段的实时路况信息,计算基于实时路况的社区居民点至医院的最优路线下的通达时间,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医院进行可达性分析。搜寻分析了成都市五城区704个居民点在工作日6个时段内到达99所二级以上医院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在15 min阈值内,成都市就医可达性时段差异显著,各时段可达性一般及以上的等级累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夜晚、中午、上午、下午、早高峰、晚高峰。可达性分布不均衡,随着搜寻阈值的增大,可达性等级有向较好和一般等级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成都城市区域小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成都市12个自动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成都市区域小气候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成都城市热岛现象并非出现在城市中心区,而是北部和东部工业区,其平均气温相对较高,降水量偏多;南部文化区平均气温最低,风速最大;西部旅游居家区气温年变化最小,且有冬暖夏凉的特征,降水量偏少;城市中心区风速最小.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热岛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反演成都市中心城区1992、2001和2009年的地表温度,建筑用地和植被等信息,计算其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2009年期间成都市主城区范围从91.24km2扩展到403.8km2。成都市建成区的大面积扩展导致了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发生迁移,从单中心聚集分布转变为多中心环状分布。回归分析说明,建筑用地和植被都是影响地表温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建筑用地与地表温度呈指数型正相关关系,而植被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总的看来,成都市中心城区在这17年间的热岛效应有了明显的缓解,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从0.72下降到0.33。城市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和合理的规划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作为西部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通过构建交通网络发展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模型,利用现势性强、精细化程度高的地理国情普查及监测成果,开展成都市交通网络通达性变化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双核共兴"的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和布局正在形成、交通网络通达性正在由中心城区向外扩张;通过空间化、定量化地展示成都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及变化,可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地理信息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城市热岛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6年夏季、1987年冬季市区观测资料和郊区气象站气候资料,分析了成都市热岛特征、热岛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及绿化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PROCESSANDSTRATEGYOFURBANIZATIONDEVELOPMENTINNORTHWESTCHINAZhangZhiliang(张志良)(PipulationResearchInstituteofLanzhouUniversi...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徐州地震台JB—72水平摆倾斜仪1988年11月至1989年5月间所记录到的24次同震阶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a.造成同震阶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反应了地球应变场准静态调整的同震阶变才是有价值的价变异常;b.多观测手段的地震台站,同震阶变应该在不止一台仪器上得到响应。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日本阪神地震中神户地铁的震害特征,对地铁车站、铁道区间隧道、明挖隧道和盾构隧道的震害特点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失稳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混凝土中柱震害主要有3个因素: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和弯剪联合作用破坏;地下铁道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围岩失稳,且浅埋结构比深埋结构更易受地震破坏。  相似文献   

14.
CT-1地震计传递函数测试仪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到甚宽频带地震计的传递函数测试中。讨论了基本的测试方法和原理,阐述了传递函数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给出了测试系统的应用实例。该测试系统具有正弦波自动扫频、阶跃信号法和脉冲信号法等标定方法,满足了甚宽频带地震计的传递函数测试在观测频带、动态范围和测试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A new technique designed to help quantify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the landscape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show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e degree of landscape damage. The technique establishes a scale of damage from 0 to 5 (zero = no damage; 5 = severe damage) using data from aerial photographs, land-use maps, and field data. The related formula allows one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degree of damage across region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n absolute index, a theoretical index, a relative index, and population density. Xing'an County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6.
???5.1??????????????????????????????????????????????????????????????????????????????????????????????????????и???????????????????????????????????????????????????0.1 s??????????????????????????????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 ,在河南省舞钢市石漫滩水库北岸 ,已发现多处建筑物开裂损坏的现象 ,随着建筑向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地段的发展 ,建筑物损坏有增大的趋势。本文对该区地层的分布特点及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论述 ,以期引起建筑和工程设计部门对该区不良地质现象的重视 ,达到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wild boars(Sus scrofa)continue to increas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We selected 206 farmers in Wuqiaohe Basin as survey respondents using random stratified sampling.The distribution and impacts of wild boars were examined us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pati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density of farmer settlements is low and most peasants'households are located on the forest edge.Due to large-scale labor migration,a high proportion of farmland(25.85%)has been abandoned and an even higher proportion of farmland(40.48%)has been returned to forest.(2)The probability of wild boar damage to peasant households was 67.96%.Yields of corn and sweet potato decreased by 24.87%and 28.24%,respectively,with a total economic loss of approximately 2,590,100 RMB/yr in the Wuqiaohe basin.Sixty-five percent of the affected cultivatedlands were located within approximately 150 m of the forest edges.(3)The wild boar damage coefficient wa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asants'household and the forest edge,the density of the settlements,and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The wild boar damage coefficient show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rea of farmland returned to forest.(4)The damage activity caused by wild boars began to occur7-8 years ago,and the destruction has been more frequently and seriously observed in the last 4-5 years.(5)We make suggestions for wild boar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cluding developing a compensation policy.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related to the land area returning from farmland to forests and the actual cultivated land area.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喜马拉雅山是一座年轻的快速隆升的山脉,而支持这种主张的定量数据却不多。本文在多次实地工作的基础上(尤其是1991年所进行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并结合有关资料,对喜马拉雅山的板块运动和垂直地壳位移作以阶段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湿法浸取硫酸镍工艺研究中,净化提纯工艺采取了蒸发浓缩浸液、分步沉淀杂质的技术方案。中试表明,采用此种工艺生产效率很低,还导致生产流水线上的设备匹配性差。为此,作者提出了二次浸取的技术方案。实验室及中试试验表明:采用二次浸取工艺替代蒸发浓缩工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