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地下水》2015,(5)
在对哈密盆地含水介质空间展布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地下水系统进行划分,有利用地下水研究和科学管理。将整个哈密盆地划为一级地下水系统,以盆地内的地表分水岭为界,划分为南北3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和13个三级地下水亚系统,其中西北部七角井盆地地下水亚系统为典型的自流水盆地,而南部绿洲带地下水亚系统则具有一般潜水盆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系统划分是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为更准确的评价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量,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地下水划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研究区构造特征和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循环方式、补径排条件等因素,同时借鉴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划分为3个级别。本次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2)
地下水是吐鲁番盆地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制约了盆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影响到了盆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新疆东疆煤炭基地地下水勘查吐鲁番-哈密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研究资料和成果,以行政区为单元进行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为0.437 6,整体严重超采,无开采潜力。但空间分布不均,托克逊县的伊拉湖乡、博斯坦乡西部等局部地段还有一定的开采潜力。从分质供水的角度看,盆地平原区的地下淡水、微咸水已严重超采,无开发利用潜力,而咸水、盐水、卤水基本无人类开采,可适当扩大开采。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吐鲁番盆地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划和调配,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6)
在对哈密盆地气象、水文、地形以及地貌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区域主要含水层和区域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盆地为典型的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类型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研究区内地下水水质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在无机常规指标超标(大于Ⅲ类)样品共16组,超标率为32%。进而为后期该地区地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演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形成受构造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共同控制,通过划分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分区阐述哈密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水化学成因及控制因素,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阐明盆地系统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哈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明显分带性,沿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化学类型逐渐由HCO3型演化为SO4型、最终演化为Cl型;水体TDS含量不断升高,地下水由淡水逐渐演化为微咸水、咸水。地下水离子来源主要为硅酸盐岩与蒸发岩盐溶解,水化学过程受蒸发浓缩作用控制,岩石风化作用与季节变化共同影响。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地下水经盐分溶滤、盐分迁移并在排泄区附近形成盐分聚集带;盐分迁移沿程溶滤作用逐渐减弱,蒸发浓缩作用逐渐增强。哈密盆地地下水化学空间演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驱动,时间演化驱动因素主要为气候变化和工矿活动农业灌溉等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对哈密盆地气象、水文、地形以及地貌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盆地为典型的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类型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哈密盆地潜水主要接受北部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的冰川融水及少量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总体方向由北向南,排泄以侧向径流、机井开采、坎儿井取水、蒸发等方式排泄;哈密盆地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上以机电井为主,而坎儿井、泉为辅。  相似文献   

7.
在对哈密盆地气象、水文、地形以及地貌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盆地为典型的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类型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哈密盆地潜水主要接受北部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的冰川融水及少量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总体方向由北向南,排泄以侧向径流、机井开采、坎儿井取水、蒸发等方式排泄;哈密盆地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上以机电井为主,而坎儿井、泉为辅。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系统是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尚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对“地下水系统”的理解各有侧重,划分依据与标准不一,划分结果各异,故在应用上常造成混乱。文中基于地下水流系统的概念,归纳了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原则和依据,认为地下水系统划分应以自然状态不同级别的地下水流系统为首要依据,以含水层系统为判断水力联系和流动系统内部结构的重要基础,提出了一套划分中国北方地下水系统的方案,将其划分为4个地下水系统区块、10个一级地下水系统和56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区块主要依据特大区域尺度上具有相似地下水循环特征且在地域上毗邻的盆地(流域)的组合体划分:一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盆地(流域)尺度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和区域地下水流向划分;二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区域水流系统的分区特征(受次级盆地或次级流域控制)划分。这一方案为中国北方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与环境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地下水系统的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4)
地下水系统的正确划分是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基础,通过地下水系统理论对伊犁盆地的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划分。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地下水含水系统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系统、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含水系统、基岩裂隙含水系统和岩溶裂隙含水系统等四个一级含水系统;将伊犁谷地平原区划分为伊犁河谷平原区地下水流系统、巩乃斯河谷平原区地下水流系统和喀什河谷平原区地下水流系统等三个一级地下水流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拜城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煤炭、油气和农产品基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量日益增大,本文结合库车-拜城盆地能源基地地下水调查项目,采集拜城盆地范围内196组地下水样品,应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法对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仅有南、北部山前,木扎提河下游南北两岸等部分地段地下水质量属极差-较差,人类活动未造成地下水污染。在今后发展中,应以保护地下水资源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绿色农业和节水经济,开展地下水日常监测工作,防止地下水污染,为保护拜城盆地地下水资源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  孙自永  余绍文 《地下水》2008,30(1):12-14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对于深入分析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揭示地下水的循环演化规律,进行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论述地下水系统的有关概念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以西北典型内流盆地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为例,对地形地貌、区域地质背景及系统内含水层和水流场进行分析,从中提取依据,确定系统边界,划分地下水系统,划分出4级系统,包括2个地下水亚系统(二级系统)、4个子系统(三级系统)。  相似文献   

12.
《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由林学钰、陈梦熊等著 ,地震出版社出版 ,以松嫩盆地为典型地区 ,划分和论述了区域地下水系统 ;计算和评价了天然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 ;分级评价了地下水质量 ,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评价了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并对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定量评价 ;建立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对当前国土资源大调查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张勃夫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型构造沉积盆地,以前寒武系变质岩为基底,依次沉积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中生界碎屑岩和各种成因的新生界,总厚度达6000m。根据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将鄂尔多斯盆地含水岩系划为周边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层系统、白垩系碎屑岩裂隙孔隙含水层系统和盆地东部基岩裂隙水与上覆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系统。在含水层系统划分的基础上,以含水体之间是否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和稳定的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为依据,将周边岩溶水可进一步划分为10个水流系统和22个子系统,白垩系地下水划分为5个水流系统和11个子系统,石炭系—侏罗系裂隙水与上覆松散层孔隙水划分为9个地下水系统。系统论述了含水层系统特征,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循环规律,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针对能源基地建设的供水急需,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地下水系统研究是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也是区域地下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和含水介质空间展布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水文地球化学场和深井Packer系统所获得的不同深度的水位数据以及同位素资料,将白垩系地下水流系统概括为局部水流系统、中间水流系统和区域地下水流系统3种类型。以盆地中部的白于山地表分水岭为界,划分为南北2个地下水亚系统和5个分支系统,其中南部黄土高原地下水亚系统为典型的自流水盆地,而北部沙漠高原地下水亚系统则具有潜水盆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3)
本文选取新疆托克逊县麻黄草种植基地水源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水均衡法计算该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结果表明: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均衡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 572×10~4m~3/a,排泄量为2 510×10~4m~3/a;均衡差绝对值为62×10~4m~3/a,相对均衡差2.4%,符合均衡计算要求;此外,应用可开采系数法计算了该水源地的地下水储存量为和可开采量,计算结果分别为386×104m3。通过对该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分析,为该基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具有多层含水结构的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 提出了一类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水作用的地下水流耦合数学模型。利用实际资料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与忽略弱透水层弹性释水作用的数学模型相比, 其精度提高、更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 为定量评价多层越流系统地下水资源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6,(4)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引发的地下水问题日益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新疆大型煤炭基地是我国煤炭生产力西移的重要承接区,以新疆煤炭基地中规划建设的一井工矿为例,从规划阶段介入,预测了该井田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含水层及水量的影响,分析了矿区排矸场及生产、生活废污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该矿井及其他矿井建设及运行期合理制定煤炭开采方案、地下水保护方案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塔里木盆水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对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划分.塔里木盆地为封闭的内陆干旱盆地,属一级地下水系统,根据盆地的沉积环境条件、地表水流域特征,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进一步划分出二、三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边界和地表水流域边界基本吻合,大流域划分为二级地下水系统,在大流域中,将相对独立的小流域结合地层沉积特点划分为三级地下水系统.盆地内共划分8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其中Ⅱ、Ⅳ、Ⅵ3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可进…步划分出8个三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边界有峡口状输入边界、输入(输出)边界、输出边界、扇问活动边界、地下水分水岭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5,(6)
在对酒泉东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盆地内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天然排泄资源量、储存资源量;以行政区和灌区为单元,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进行各灌区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划分可增加开采、控制开采、调减开采和尚难利用规划区。  相似文献   

20.
对具有多层含水结构的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提出了一类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水作用的地下水流耦合数学模型。利用实际资料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忽略弱透水层弹性释水作用的数学模型相比,其精度提高、更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定量评价多层越流系统地下水资源提供了一种实用可靠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