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太行山太古宙变质杂岩中富铝片麻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刘树文  梁海华 《岩石学报》1997,13(3):303-312
太行山太古宙变质杂岩中富铝片麻岩主要分布在湾子岩系的底部,常常与大理岩密切伴生或者以似层状体产于花岗质片麻岩中。依据岩石结构和反应关系将变质作用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矿物组合为Gt(石榴石)+St(十字石)+Pl(斜长石)+Ms(白云母)+Bi(黑云母)+Ru(金红石)+Qz(石英)±K-fs(钾长石);中期矿物组合为Gt+Ged(铝直闪石)+Bi+Pl+Ilm(钛铁矿)+Co(刚玉)+Sil1(毛发状夕线石)+Qz+K-fs±Ms;晚期矿物组合为Hc+K-fs+Sil2(针柱状夕线石)。矿物温度压力计和内部一致性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早期矿物组合形成于680℃和0.8GPa左右,刚玉、铝直闪石和毛发状夕线石组合形成于730℃~750℃和0.7GPa左右的很窄的P-T范围内,夕线石和尖晶石矿物组合的形成温度与前一组合相似或略高,压力偏低。在P-T空间上上述矿物组合的演化构成了一条近等温减压(ITD型)的PTt轨迹。  相似文献   

2.
蔓箐沟地区石榴基性麻粒岩发育多期变质反应结构。矿物组合演化可划分三个阶段:①峰期阶段(M1),以包裹于石榴石中的Opx+Cpx±Hb+Pl±Qz和由Gt+Opx+Cpx±Hb+Pl±Qz组成基质矿物组合为代表;②退变早期近等温减压阶段(M2),形成蠕虫状后成合晶Opx+Hb+Pl±Mt;③退变晚期阶段(M3),则形成细粒、黄绿色Hb+中酸性Pl的较低温组合。并揭示该区石榴基性麻粒岩从中下部地壳的麻粒岩相变质,到快速抬升至中浅部地壳发生的近等温减压及晚期降温退变的复杂pT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
怀安—大同一带基性麻粒岩变质反应序列与水活度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刘福来 《岩石学报》1997,13(1):27-43
晋冀蒙三省交界的怀安-大同一带基性麻粒岩有保存完好的变质反应结构。依据岩相学特征,可在基性麻粒岩中区分出四个世代的矿物组合:①峰前阶段(M1)以包裹在石榴石或紫苏辉石中的Hb+Pl±Qz、Cpx+Hb+Pl±Qz组合为代表,T为600℃~700℃,P为0.70~0.82GPa,相应的aH2O值为0.50~0.62;②峰期阶段(M2)以三联点结构的基质矿物为特征,组合为Opx+Cpx+Hb+Pl±Qz、Gt+Opx+Cpx+Hb+Pl±Qz,T为750℃~850℃,P为0.84~1.05GPa,相应的水活度降至0.39~0.52;③峰后近等温减压阶段(M3)以石榴石普遍转变为Opx+Pl±Mt及角闪石转变为Opx+Cpx后成合晶为特征,T为700℃~780℃,P为0.50~0.70GPa,相应的aH2O值降至0.08~0.11;④至降温阶段(M4),以无水矿物石榴石、辉石退变为Hb+Pl组合为代表,T为530℃~630℃,P为0.30~0.42GPa,aH2O值再次升至0.37~0.40。研究表明,矿物组合演化和所发生的(脱水)变质反应不仅受PT条件的控制,而且与体系水活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刘建忠  卢良兆 《矿物学报》1999,19(4):453-458
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类岩石,变粒岩及富铝片麻岩天然块装样品的脱水熔融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两类岩石产生明显不同的变质絷2,变粒岩类在所有的实验条件下均产生Bt+Pl+Qz→Hy+Kf=M(熔体)的反应,而富铝片麻岩在不同压力下出现不同的变质反应:0.4GPa条件发生:Bt+Pl+Qz→Hy+Kf+M;0.6GPa条件下发生;Bt+Qz→Sil+Kf+M;0.8GPa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东段,新识别出一个高压麻粒岩单元,其主要的岩石组合包括基性(长英质)高压麻粒岩、花岗质片麻岩、富铝质片麻岩(片岩)、石榴角闪岩和英云闪长岩。岩相学和变质反应序列、矿物化学和温压估算结果表明,蓝晶-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共经历了4阶段的变质演化:Ⅰ早期进变质阶段,以石榴石核部发育的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和石英等矿物包裹体为特征;Ⅱ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蓝晶石+条纹长石+斜长石+石英,金红石Zr温度计和GASP压力计限定其峰期温压条件为:t=800~840℃和p=1.4~1.6GPa;Ⅲ高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边部)+黑云母+长石+石英;Ⅳ晚期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以蓝晶石周围出现的Ms+Pl±Zo和Mrg+Qtz±Ms±Pl后成合晶为特征。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指示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为431Ma。蓝晶-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具有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与基性高压麻粒岩形成于相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建忠  强小科 《岩石学报》2000,16(2):245-255
内蒙古大青山造山带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的岩石类型极度富铝贫硅的含假蓝宝石尖晶石片麻岩。含假蓝宝石尖晶石片麻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变晶序列为Sap+Sil+Gt+Pl+Bi(早期)→Sp+Gt+Sil+Pl+Perth+Bi(峰期)→Cord+Coru+Mt+Pl+Mic+Bi(峰后)。利用Gibbs相律和Schreinemakers分析方法对该岩质系的矿物演化历史进行了理论推导,结果表明其与实  相似文献   

7.
卢良兆  董永胜 《岩石学报》1998,14(2):140-151
根据显微构造和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确定了胶东早元古代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存在平衡组合Grt-Crd-Bt-Sil-Kfs-Pl-Qtz,反映变质峰期Grt+Sil+Qtz→Crd,Bt+Sil+Qtz→Grt+Crd+Kfs+H2O和Pl(An)→Grt(Grs)+Sil+Qtz①等转换反应和Fe-Mg交换反应均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实验资料和地质温压计估算确定其峰期P-T-X关系:P为0.60~0.70GPa,T为700℃~750℃,XGrtMg为0.21~0.26,XCrtCa为0.044~0.053,XCrdMg为0.65~0.72,XBtMg为0.50~0.57,XPlAn为0.285~0.388。但Grt、Bt和Pl又都有明显的微区成分变化,反映峰期后降温过程各种交换反应的效应,其封闭温度在500℃~600℃之间,压力为0.40~0.50GPa。研究确立逆时针的PTt轨迹,其样式反映早元古代陆缘壳内拗陷带的闭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南大别地体中榴辉岩的围岩──石榴黑云片麻岩具有角闪岩相变质矿物组合,其变质温度为525℃,Sm-Nd矿物等时线年龄为(229±3)Ma。黑云母的K-Ar封闭温度为300℃,相应K-Ar年龄为(231±5)Ma。因此该片麻岩在230Ma左右从525℃迅速冷却到300℃以下。然而该区榴辉岩在印支期(221Ma)变质温度为700℃左右,直到134Ma才降至400-450℃。说明该区榴辉岩与该片麻岩具有不同的冷却史。它不支持榴辉岩是原地(insitu)成因的。  相似文献   

9.
日照岚山头榴辉岩的成因及演化的PTt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岚山头含柯石英榴辉岩呈透镜状构造块体产于晚元古代含霓石碱长花岗质片麻岩中,其原岩为玄武岩浆分离结晶晚期堆积的辉长岩。该榴岩曲型的共生矿物组合可划分为4个世代:(1)Cpx1+Mu1(OrPhen1)+Qz+Pl1;(2)Cpx2(Om1)+Gr1+Ky+Cs;(3)Cpx3(Om2)+Gr2+Phen2+Ky+Zo+Qz;(4)Pl2+Tl+Mrg+Phen3+Czo+Qz。它们分别反映4个变质演  相似文献   

10.
张宝玲  陈友良  欧何琼  付于真  殷桂芹  顾孟娟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26-2022112026
扬子板块西缘的康定杂岩为一套由侵入岩和变质岩共同组成的岩浆-变质混合杂岩,是研究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对康定杂岩中的岩浆杂岩研究较多,但对变质杂岩研究较为薄弱。为全面了解康定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本文对扬子板块西缘的攀枝花大田地区康定群咱里组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地球化学、变质P-T条件估算研究,同时对同一层位的石榴二云片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可识别出三期变质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1)为石榴子石变斑晶核部及其核部包裹体(石榴子石核部+第一期黑云母+第一期夕线石+钛铁矿+石英),P-T条件为609~690℃-0.2~0.3 GPa;峰期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2)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幔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幔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43~732℃-0.20~0.51GPa;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3)为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及变基质矿物(石榴子石边部+第二期黑云母+第二期夕线石+斜长石+石英),P-T条件为602~687℃-0.27~0.39 GPa。石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记录了具近等压冷却型(IBC)的逆时针P-T演化轨迹;石榴二云片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区内的变质时代为842±10Ma,综合分析表明:扬子板块西缘的变质杂岩形成于拉张环境,结合区内的同期岩浆活动特征,认为区内新元古代变质事件可能与超级地幔柱引发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是华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迄今为止,报导的超高压变质岩除镁铁、超镁铁质岩石外,主要为火山-沉积岩,然而除上述岩石外,大别山南部出露大量花岗质片麻岩。作者在近期对大别山东南部变质花岗岩岩石学研究中发现:变质花岗岩中含有Gt+Ru+Phe±Acg+Aug±Di+Pl+Na-Amp+Or+Q组合,与钠长石共生的霓石或透辉石可能是早期矿物硬玉或富硬玉质绿辉石退变的,而岩石中石榴石分带特征,即内带以铁铝榴石(43.06%)和钙铝榴石(46.28%)为主,外带则以锰铝榴石(30.40%)和钙铝榴石(35.67%)为主,这些都表明它们是由高压向低压退化变质之产物。因此,变质花岗岩可能早期存在着这样的榴辉岩相峰期矿物组合Jd/omp+Q/CS+Phe+Ru+Gt+Or,这个组合由于后期的压力降低而退变为中低压的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2.
大别山超高压正片麻岩:岩石学及变质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晓春  王明再  曲玮 《矿物学报》1995,15(2):154-162,T001
大别山超高压片麻岩与正常(中低压)片麻岩呈互层状产生,原岩相当于安山质火山岩。超高压片麻岩的特征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斜黝帘石+石英/柯石英+金红石±蓝晶石±纳云母,高压矿物包体、冠状反应结构、假象结构和局部不平衡结构可作为其岩相学鉴别标志。它们经历了与含柯石英榴辉岩可对比的超高压变质(>2.7GPa、672~725℃)和中低压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0.3~0.7GPa、450~520℃)两个主要演化阶段,其退变质作用与围岩区域变质作用的一致性有可能说明二者自始至终经历了同一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南沟贫硅的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西北部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孔兹岩带)中,主要以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和互层状产于石榴长英质粒状岩石和石榴堇青夕线黑云二长片麻岩中.本文通过岩相学、变质反应、成因矿物学、矿物化学以及相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揭示合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P-T条件.研究表明,大南沟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内尖晶石的Zn含量极低(XZn=Zn/(Fe2+Mg+ Zn)<0.006).含尖晶石的后成合晶微域反映峰后退变条件下局部的再平衡过程,其中石榴石分解形成的钾长石+尖晶石±斜长石后成合晶是由Grt+ Sil+ Melt→Kfs+Spl+ Pl反应形成的.而细粒尖晶石-刚玉-磁铁矿矿物组合及相应的退变结构是在晚期降温和氧化作用下,通过反应Splss+O2→Spl+ Mag+ Crn分解形成的.相平衡模拟结果表明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峰期矿物组合为Bt+ Grt+ Spl+ Mag+ Sil+Kfs +P1+ Liq,稳定的温压条件在830~ 870℃和8.3~8.6kb,位于夕线石的稳定域.  相似文献   

14.
刘福来  沈其韩 《岩石学报》1999,15(4):505-517
冀西北麻粒岩相带中的富铝片麻岩(夹层), 主要由石榴(紫苏) 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夕线石榴黑云二长(钾长) 片麻岩组成。根据矿物相转变结构及其演化的详细研究, 确定富铝片麻岩存在石榴石与石英、钾长石、夕线石反应生成斜方辉石、堇青石、铝直闪石和黑云母等一系列复杂的变质反应。根据拓扑学、热力学及温压条件的研究结果, 并结合前人的实验资料, 确定富铝片麻岩所发生的这些反应均为特征的以减压为主的反应, 且发生于变质作用近等温减压阶段(M3), 相应的变质温压条件: T= 740℃~820℃, P= 0.41~0.68GPa, 减压幅度达0.40~0.50GPa。研究表明该类反应及相应的矿物相转变不仅受控于温压条件,而且与体系局部水流体介入及其不均一性存在密切的成因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对于重新认识冀西北麻粒岩相带富铝片麻岩的成因机制及其变质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别山北部石榴二辉麻粒岩中的变质结构及变质反应特征的研究,认为石榴二辉麻粒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变质演化作用阶段:(1)S1阶段以早期的残留矿物,并呈包体的形式产于石榴石中为特征,以Cpx+Q(Cs)+Ru+Gt组合为代表,T=612~750℃,表明石榴二辉麻粒岩曾经历过榴辉岩相阶段的变质作用;(2)S2阶段是以Opx+Cpx+Gt+Amp+Q+Ti+Mt矿物组合为牲,其相应的T=837~887℃,P=1.03~0.95Gpa,此时的变质条件为麻粒岩相;(3)S3阶段,矿物组合为Cpx+Gt+Amp+Pl+Mt,T=530~660℃,P=0.85~0.95Gpa,此时的温故知新压条件代表岩石已经进入了角闪岩相阶段;和(4)晚期的低角闪岩相阶段S4,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495℃,P=0.56~0.70Gpa。  相似文献   

16.
色尔腾山岩群是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早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华北克拉通基底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尔腾山岩群的形成时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岩石学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查明了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兰乡查干哈达地区色尔腾山岩群东五分子岩组的岩石组成和年代学特征。东五分子岩组遭受了后期岩浆和构造作用的强烈破坏,未见顶底,主要由中细粒斜长角闪岩、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眼球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细粒黑云角闪片岩组成,矿物组合特征指示岩石经历了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其中,眼球状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出露相对较厚,与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多呈互层状产出,局部偶夹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本次研究选取其中新鲜的细粒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测年分析,其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发育震荡环带,主体为岩浆成因,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1 930.7±9.6)Ma,代表原岩(中酸性火山岩)冷凝结晶年龄,表明东五分子岩组经历变质作用的时代应晚于1 930 Ma。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春  谢鸿森 《地质学报》1999,73(3):250-262
在750 ̄1200℃、1.0 ̄4.5Gpa条件下对取自于大别山朱家冲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并对其在高压-超高压区域的相关系进行了简要讨论。结果表明,在750℃时,斜长角闪岩随压力的前进演化经历了斜长角闪岩(Ga+Amp+Ep+Bi+Pl+Qz,1.0 ̄1.5GPa)、角闪榴辉岩(Ga+Cpx+Amp+Ep+Ph+Qz,1.75 ̄2.25GPa)、石英榴辉岩(Ga+Cpx+Zo+Ph+Qz,  相似文献   

18.
胶南隆起含榴辉石高压变质带为大别超高压带的东延部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主要矿物共生组合为Grt+Ky+Rut+Jd+Q;Sp+Zo+Ab±Grt±Omp;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为T=600~700℃,P=2.3~2.6GPa。超高压岩石及高压岩石均经历了两期退变质作用,且具有相似的顺时钟P-T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9.
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中石拐地区富铝片麻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中段,包括夕线石榴堇青二长片麻岩、紫苏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和夕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与基性麻粒岩彼此呈互层或夹层产出.根据岩相学观察、成因矿物学和变质反应结构的系统研究,结合地质温压计估算以及相平衡模拟的综合分析,揭示石拐地区富铝片麻岩的变质演化可划分为四个变质阶段.其中,早期进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以石榴石核部及其包裹的细粒矿物黑云母+石英+斜长石±夕线石±钾长石±尖晶石为特征;峰期变质阶段(M2)的稳定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基质中粗粒夕线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磁铁矿±钛铁矿,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840 ~ 860℃,P=10.0~10.5kbar;峰后近等温减压阶段(M3)以石榴石边部发育含堇青石的后成合晶为特征,并发生一系列典型的减压反应:Grt+ Sil+ Qz→Crd、Grt+ Melt→Crd+ Bt+ PI和Grt+ Melt→Crd+ Qz±P1,形成新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堇青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夕线石±紫苏辉石,相应的温压条件为T=720~ 800℃和P=5.6 ~6.1kbar;晚期角闪岩相降温阶段(M4)的矿物组合是石榴石+石榴边部细粒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磁铁矿±钾长石±钛铁矿,记录的温压条件为T=616 ~661℃和P=3.4 ~5.2kbar.石拐地区富铝片麻岩及相关岩石具有典型的近等温减压的顺时针P-T轨迹,峰后经历了近等温减压和近等压降温的变质演化阶段.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石拐地区富铝片麻岩曾卷入到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阴山陆块和鄂尔多斯陆块间的俯冲-碰撞造山及随后的快速隆升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姜继圣  陈永清 《岩石学报》1993,9(4):400-410
黑龙江省东部麻山群中堇青片麻岩的主要矿物组合有石榴石+夕线石+堇青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石榴石+夕线石+堇青石+钾长石+尖晶石;堇青石+夕线石+斜长石;柱晶石+堇青石+斜长石+夕线石+石榴石+电气石;堇青石+紫苏辉石+石榴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这些含堇青石组合是在麻粒岩相条件下已存石榴石+夕线石+石英矿物组合分解反应的产物,其形成压力(0.45-0.5GPa_比麻粒岩相“高峰”压力明显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