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层地下水对地下建筑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影响建筑物安全,沿海地区尤为严重。随着曹妃甸新区城市建设的加快,浅层地下水和土对工程的腐蚀性及对工程结构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曹妃甸滨海区的地下水腐蚀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地下水的侵蚀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曹妃甸滨海区域地下水腐蚀性的规律。浅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强的腐蚀性,自北向南逐渐加重;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普遍具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中等腐蚀性,总体向南加重。此研究可以为区内的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引起浅层地下水腐蚀的主要因素是高浓度的腐蚀性离子、溶解的气体及微生物,系统总结了水中各主要盐类,阴、阳离子、腐蚀性气体、生物细菌等,对金属及混凝土桩的腐蚀机理,为合理有效地采取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基础防水土腐蚀的措施.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本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物基础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评价问题进行归纳与论述.并针对不同的腐蚀类型与腐蚀性等级要求,给出了天然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地区苏州市为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特点,选取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等6项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基于墒权的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ITuTmE模型。将评价模型与GIS技术相耦合,形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并进行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真实地反映苏州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程度。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的腐蚀性严重影响地铁的安全运营,正确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深圳地铁11号线为例,对全线30个工点627个地下水水质分析样本进行统计,得到整条线路地下水腐蚀强弱分布状态。结合线路通过区的填海和海水侵入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具有典型的海水侵入背景下的地下水侵蚀性与海水侵入(包括填海区)范围密切相关,地铁地下结构宜按干湿交替环境进行钢筋腐蚀等级判别。该研究为滨海城市海水入侵区地铁线路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华明  陈宝  翁志华  吴新民  金洋  程勇 《江苏地质》2006,30(3):196-199
对淮扬地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单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分析了各项超标组分的形成机理。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淮扬地区局部浅层地下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生态地质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导致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多项指标超标。  相似文献   

7.
康萨依坝址区地下水对普通水泥具硫酸盐型强腐蚀,本文分析了地下水中腐蚀性介质(SO2-4)的来源,预测了水库蓄水后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变化,并对各水工建筑物区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区浅层地温能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成熟,我国城市地区浅层地温能利用正在快速发展,为了保证浅层地温能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应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进行评价。浅层地温能资源包括浅层地温能可利用量和储存量。浅层地温能利用环境评价和经济评价是资源评价中的必要内容。资源计算成果为城市区域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和地源热泵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淮南市浅层地下水水样进行测试、分析,选取氯离子、硫酸盐、硝酸盐氮、总磷、锰、铅等六项指标为评价指标,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水质进行了合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浅层地下水综合水质较差,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多数水体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  相似文献   

10.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该地区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当前严禁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形势下,对该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查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GMS软件对常州市滆湖典型地块浅层地下水进行了精细的数值模拟,经模型识别和校正之后,对典型地块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做出评价。本次对浅层地下水的数值模拟在苏锡常地区内尚属首次,模拟结果可为今后全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微承压地下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苏州-无锡-常州地区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已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因此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查明其可开采资源量十分重要.通过对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和沉积特征的研究,将浅层地下水划分为4个子区,分析了各子区的特征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并运用GMS软件对全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给定的水位约束条件下,得出该区可持续开采水资源量为10.57×108 m3/a.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保障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概化出了区内浅层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渗流理论,建立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系统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评价了从2016年6月底起,以开采10a后浅层地下水水位不低于微承压含水层顶板,且水位越来越稳定为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结果表明: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达1. 204×107m3/a,为吴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清锋  蒋波 《江苏地质》2012,36(1):80-85
鉴于水质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由单指标给出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将水质量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建立了基于物元理论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以苏州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全区42个浅层水样数据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南部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优良,在北部和东部一带已遭受严重污染,局部地区水质有从Ⅲ级向Ⅳ级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最佳埋深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正确地确定最佳埋深是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前提,也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科学意义。本文仅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最佳埋深及其计算进行探讨。为方便计,以下把“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均简称为地下水。  相似文献   

15.
津秦客运专线滨海北站是综合交通枢纽站,是该专线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该工程的地质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范围内的地面沉降、饱和粉(砂)土液化和水土腐蚀地质灾害的发育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并依次应用2阶多项式回归分析、标准贯入试验法、取样分析法分别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本工程近五年地面沉降速率有所减缓,饱和粉(砂)土液化灾害等级为轻微液化一中等液化,浅层水土腐蚀对工程基础中的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为中腐蚀。通过进行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从而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土体或水体(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工程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介绍了腐蚀性评价中几种特殊化学组分的腐蚀原理和检测方法,并指出了水、土样品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盐湖地区钾、钠、镁、锂、气资源丰富,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盐湖地区土环境中Mg^2+、Cl^-、SO4^2-离子含量高,对混凝土和钢结构的侵蚀破坏非常严重.通过化学和电化学检测手段,分析了盐湖地区几个典型地点土的电阻率、含盐量、pH值、氯离子含量和硫酸根离子含量等理化指标,根据相关标准分析评价了盐湖地区土的腐蚀性,评价结果表明,该盐湖土属于强腐蚀土.  相似文献   

18.
雄安新区开发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促进新区高质量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雄安新区浅层、次深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五大类10个指标,主要影响指标为含水砂层、地面沉降、液化砂土、水土腐蚀性等;按浅层、次深层和深层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适宜区、一般区和敏感区,其中适宜区和一般区总面积约占新区面积的80%,说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整体较好。该评价结果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敦化市玄武岩地区的含水层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本次抽水试验及回灌试验结果,对研究区浅层地热地下水换热方式适应性进行分析评价,计算得出地下水换热功率。  相似文献   

20.
烟台大沽夹河作为烟台的母亲河,其中下游是烟台市主要城区分布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建设发展快。综合烟台大沽夹河流域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对研究区地下水腐蚀性、天然地基承载力及区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认为:(1)研究区场地类型属半湿润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从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看,受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部分地区地下水硫酸盐、镁盐等不同程度超标,区域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结构腐蚀性整体为微腐蚀。腐蚀性强区主要分布在北沿海区域,腐蚀性中区主要分于古现街道至福莱山街道间,腐蚀性弱区主要分布于大沽夹河河流中下游地带,其它区域为腐蚀性微区。(2)研究区基岩出露区整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可直接作为天然建筑地基基础持力层或高层建筑可采用浅基础;第四系分布区,天然地基承载力可满足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要求;特殊岩土分布区,天然地基承载力低,工程建设时需进行地基处理。(3)研究区属区域较稳定区,但受断裂影响,边界区域基岩破碎、风化较为严重。研究结论为该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用地等提供重要支撑,对区城市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