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降水的过程就是湿有效能量的积累和释放的过程。根据实际工作发现850百帕的Amk对暴雨的反映最好。本文用850百帕这一层上的Amk场进行分析并找出对预报暴雨有较好关系的指标,得出一些有参考作用的判据。一、850百帕形势图的指标群方法 1.标准和思路我区共有七个观测站,规定一站大暴雨或两站暴雨或一站暴雨两站大雨定为一个暴雨日。从75—84年5月21日—6月20日共出现39次暴雨。根据天气系统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4~ 6月是我省的汛期, 2000年汛期共有 6次较明显的暴雨过程:   ( 1) 4月 19日 20时~ 20日 20时受地面弱冷空气影响,赣北和赣中北部有 14个县市出现暴雨。与历史同期相比,该过程属一般过程。   ( 2) 受中层暖切变影响, 4月 24日 20时~ 25日 20时赣北和赣中北部有 28个县市出现暴雨, 6个县市出现大暴雨。这是 2000年入汛以来的第 1场大范围暴雨过程,范围之大居历史同期 第 1位,强度之大居历史同期第 5位。   (3)受低层切变和高空低槽共同影响, 5月 29日 20时~ 31日 20时我省北部有 14个站次出现暴雨, 10个站次出现大暴…  相似文献   

3.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江西省气象台 包慧濛 1 降水过程 2021 年 4—6 月全省降水量分布不均,赣中西部和赣南较历史同期偏少 1—3 成,赣北和赣中东部略偏多 1—4 成.全省 10 站以上暴雨日数共 12 d,较历史同期基本持平. 5 月 10—13 日江西中北部出现一次明显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贤、上高、崇仁等 22 县(市、区)出现冰雹,共有25 县(市、区)出现8 级以上阵风,余干等48 县出现30 mm/h以上短时强降水.其中 10 日暴雨范围广、强度大,全省有41个国家站出现暴雨,奉新、余干等 6 县出现大暴雨,以戈阳117.4 mm为最大.5 月19—22 日全省自南向北出现区域性暴雨,以 19 日暴雨范围最广,全省有 31 个国家站出现暴雨,以于都95.4 mm为最大.6 月26 日—7 月1 日赣北、赣中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全省平均雨量达 120 mm,以 30 日暴雨范围最广、强度最强,全省有21 个国家站出现暴雨,景德镇、婺源等3 县出现大暴雨,以乐平市 184.8 mm为最大.  相似文献   

4.
1天气实况和主要灾情 2004年9月3~6日,四川省的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泸州、内江、遂宁、德阳、宜宾、凉山等十二市州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有39个县(市)日雨量达50毫米以上.暴雨主要集中在南充、巴中、广安、达州等市,有12个县(市)及30个乡镇的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渠县、宣汉、武胜、营山、开江五县的日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渠县为272.9毫米.这是四川省2004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同时,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与川东北地区历史上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比较,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比较指标:中心强度和大暴雨范围),也是四川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9、10月份最强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对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四川省有关市县气象局和省气象台均提前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华北盛夏暴雨过程的能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实况资料和T213输出资料,对发生在2005年8月16日~17日的华北暴雨过程进行了能量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前24h~36h,对流层上下层有暖湿空气同时发展,是暴雨发生的重要动力机制;强的干、湿静力能锋区稳定维持是这次大范围暴雨产生的能量基础,中低层湿静力能差值大于0,且数值很大,说明对流不稳定层结很强,暴雨发生在高能、高不稳定度的条件下;水汽的充足补给作用,是这次暴雨过程能量转换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988年5月16日凌晨至中午玉林地区南部和钦州地区东部出现了一次范围小、强度大的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图1这次过程分布情况是:暴雨的中心在玉林、陆川、  相似文献   

7.
1 连续暴雨实况1995年讯期,我区降水持续偏多,4至5月偏多6成,尤其是6月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全区性连续暴雨过程.其降水过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暴雨多,雨量大,整个6月份全区共出现暴雨80站次,其中大暴雨24站次,特大暴雨2站次,以万年站暴雨次数为最多,达10次,其中大暴雨3次,特大暴雨1次.6月分全区平均降雨量为849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310毫米)多539毫米,以万年站1053毫米为最多,婺源站652毫米为最少,全区除婺源外均突破建站以来的最大纪录.二是来势猛,强度大,6月2~3日,22~26日两次连续暴雨来势之猛,强度之大,历史少见;6月3日波阳、万年出现特大暴雨,日雨量分别为291毫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非地转湿Q矢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NCEP/NCAR格点分析资料,根据非地转湿Q矢量对2005年8月28-29日河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试图找出非地转湿Q矢量与大暴雨过程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区和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以及上升运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产生在低层负的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区域内,非地转湿Q矢量所激发的次级环流有利于暴雨的维持和发展,暴雨落区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一侧。  相似文献   

9.
晋玉田  罗可生  林学芳 《气象》1988,14(9):39-43
本文所分析的一级暴雨是四川盆地暴雨过程中最强的一种。按照下列标准,将四川盆地的暴雨过程分为5个等级: 一级暴雨:大暴雨(日雨量≥100mm)8站以上,并有3个以上地区出现暴雨; 二级暴雨:大暴雨5—7站,并有3个以上地区出现暴雨; 三级暴雨:大暴雨1—4站,暴雨16站以上,并有3个以上地区暴雨达标(1个地区有1/4以上站出现暴雨);  相似文献   

10.
1 雨情、灾情及造成的影响   2 0 0 2 - 0 6- 0 8- 1 0陕西出现了一次全省范围的强降雨过程 ,其强降水范围之大 ,暴雨、大暴雨站数之多 ,为历史同期所罕见。汉中、安康、商洛、西安、宝鸡的部分县乡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水灾害。这次大降雨过程从 6月 8日上午开始 ,到 6月 1 0日上午结束。全省 97个站都降了大雨 ,其中 44站暴雨。 8日 0 8时到 1 0日 0 8时的过程累计降雨量 (如图 1 ) ,在 5 0~ 1 0 0 mm的 40站 ,1 0 0~ 2 0 0 mm的 3站 ,2 0 0 mm以上的 1站。降雨最为集中的时段在 8日 0 8时— 9日 0 8时 ,全省共有 30站暴雨 ,其中大暴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广东省三次暴雨过程的湿有效能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有效能量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发展和维持等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利用改进的计算湿有效能量表达式, 计算了1998年5月14—15日、5月23—24日和6月8—9日广东省三次暴雨的湿有效能量, 分析了暴雨区湿有效能量的时间演变特征、空间演变特征、水平积聚以及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过程前后湿有效能量有显著差异, 暴雨开始时湿有效能量高, 暴雨过后湿有效能量低, 前后相差6×105 J/m2以上; 三次大降水时段都是在南北湿有效能量差最大值附近, 在大降水前, 南北湿有效能量差数值的增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游的低能区的加强和南扩造成的; 长江中游的低能区对三次暴雨大降水有重要影响, 这说明中纬度对广东省暴雨的重要性; 大降水时段处于湿有效能量平均积聚量最强的时候, 此时, 广东省的积聚量远高于长江中游地区。  相似文献   

12.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7—9月,江西仅8月20日出现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由超强台风"圣帕"所致,有11个站出现暴雨,8个站出现大暴雨。暴雨主要落区为吉安、赣州和抚州市西部,其中乐安、万安、兴国、赣州4县市日雨量创8月份历史同期最高值,暴雨中心出现在乐安,日降水量为189.0 mm。  相似文献   

13.
1998年6月16~27日,在锋面低槽的天气形势下,广东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连续性的强降水过程。本文对这次强降水过程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1强降水过程概况16—27日,广东先后有73站/次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日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有14站欣,日降水量超过200mm的有3站/次。阳春的过程降水量最大为1236.4mm,20~24日阳春连续5天大暴雨累计降水量为1123.7mm,为历史罕见。这次强降水是自北到南、自西到东,与天气系统影响的先后相一致(表1)。过程峰期的23、24日两天内,有31站/次出现暴雨以上降水量(占过程暴雨站数的…  相似文献   

14.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6年7~9月,江西共出现区域性暴雨日(≥10站)5d(表1)。其中热带气旋进入江西产生了3次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日,强度特别强,先后出现5~9站的大暴雨,是近10a热带气旋造成强暴雨次数偏多的年份;7月7日暴雨是2006年汛期最后一场暴雨。时间暴雨站数大暴雨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4~7月暴雨及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能量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易  罗喜平 《贵州气象》2002,26(2):24-26
目前我省短期预报业务工作中常的能量预报工具为湿有效位能(Amk),总温度,沙氏指数(SI)3种,对36年4-7月共304次暴雨及大暴雨天气过程,分类统计贵阳站3种能量,并得出一些结论,对实时预报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 暴雨过程 2007年7-9月,江西仅8月20日出现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由超强台风"圣帕"所致,有11个站出现暴雨,8个站出现大暴雨.暴雨主要落区为吉安、赣州和抚州市西部,其中乐安、万安、兴国、赣州4县市日雨量创8月份历史同期最高值,暴雨中心出现在乐安,日降水量为189.0 mm.  相似文献   

17.
山东“7.18”致灾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山东省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暴雨致灾原因。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由高空冷涡南部的低槽、底层准东西向切变线、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暖湿气流以及来自东北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所致。低层前期明显的持续升温为暴雨的产生创造了极好的热力条件,强盛的低空西南暖湿气流输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同时山东上空低层高温高湿、能量增大,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沿850 hPa切变线北侧东北气流迂回南下的冷空气与低空西南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在山东交汇,冷暖空气在对流层低层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暖锋锋生特征,弱冷空气的低层侵入对暖湿空气具有抬升作用,促使对流发展和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中心或辐合线的生成和发展,是这次大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大暴雨的分布与地面辐合线的走向基本一致。降水历时短强度大,特殊的地势地貌是本次暴雨致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面、探空和雷达实况观测资料,以及ECMWF-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雅安地区2020年8月29~30日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台风和副热带高压配合下的低纬环流对此次暴雨天气的低层水汽输送有重要影响。850hPa偏东风低空急流的建立触发了强对流的产生,低空急流的稳定维持为持续性强降水输送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空急流和喇叭口地形的共同影响在雅安东部地区形成了稳定的低涡,并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在该地区稳定少动,从而导致了此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空间定位、距平百分率、历史对比、极大值推算、灾害影响分析等多种方法对2010年7月8-13日遵义市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连续性降水过程的强降水区主要位于遵义市的东北部,即正安、道真、务川等地;全市14个国家气象观测台站中,共有4站次大暴雨、8站次暴雨,8站次大雨;全市215个乡镇中,有162站次日雨量达暴雨,其中45站次大暴雨;用Pearson-Ⅲ型概率分布对务川气象站1h最大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任意连续3d最大降水量作历史重现期分析,周围乡镇雨量的历史情况参考务川气象站,认为本次强降水中几项极大值均超过100 a一遇的大暴雨;强降水造成较大范围的渍涝或洪涝;部分河流超警戒或危急水位;给出了暴雨造成的灾害损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1暴雨过程 每年的 4~ 6月正值我省汛期, 2001年 4~ 6月每天≥ 10县、市的暴雨天数有 8 d(表 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但其中 4月 19日 20时~ 20日 20时暴雨和大暴雨总站数之多,与历史同期相比,属第 5位。其它过程均为一般过程。 表 1 2001年 4~ 6月暴雨天数一览表 序号日期(月、日)站数(站)暴雨中心暴雨落区暴雨大暴雨强度(mm)站点 14月7日20时~8日20时1994广昌全省 24月19日20时~20日20时2011199金溪赣南 34月28日20时~29日20时104119乐平全省 45月6日20时~7日20时1198黎川赣北、赣中 55月8日20时~9日20时1070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