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0年6月28日上午,来自GKSS海岸研究所和汉堡大学气象系的Hansvon Storch教授以及他的3名博士研究生,应邀在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举行了"风暴事件变化和预估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会由国家气候  相似文献   

2.
1 基本情况 2006年11月28~29日,由意大利欧洲一地中海气候研究中心(国家火山-地球物理研究所(CMCC—INGV)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NCC/BCC)联合举办的“中-意气候变化与气候变率学术研讨会”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市举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研究员、预测减灾司前司长章国材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研究员等一行9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12~14日,“第三次中口低层大气和降水研究(LAPS)学术研讨会暨工作组会议(Third Japan-China Joint Workshop on Lower Atmosphere and Precipitation Study)”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召开。以李维京研究员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一行9人出席了会议。中方代表主要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五一”前夕,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召开了2 0 0 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全所科研人员和客座研究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氛。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所长周广胜关于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改革进程的汇报和各个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的研究报告。北京大学教授陶祖钰,南京气象学院教授李子华,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玉辉、许振柱等分别作了题为“MCC和中尺度对流系统”“大气环境湿度及气溶胶粒子化学组分对其虚折射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东…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26日,河南省气象局在北京召开《气象与环境科学》第三届编委会2013年度会议。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及部分省气象局的编委和顾问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张玉华研究员和中国气象局大气科学类期刊的部分编辑部主任。  相似文献   

6.
正6月29-30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佳木斯大学、佳木斯气象局承办的空间天气科普系列活动在佳木斯大学举行。在活动中,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中心博士、研究员张效信,中国科学院博导、研究员王赤以及中科院院士,博导、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王会军分别作了题为《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空间物理探测最新进展与展望》、《气候变化及其预测》的报告,佳木斯大学、佳木斯气象局、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共320多人听取了讲座。  相似文献   

7.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6):664-664
中国第三届气候与冰冻圈(CliC)计划专家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7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中国CliC国家委员会委员、秘书处成员、特邀专家和各专业组约60名气候与冰冻圈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CliC国家员会副主席姚檀栋博士主持,中国CliC国家委员会主席秦大河院士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8.
1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15~17日中美干旱监测评估研讨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承办。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为参加研讨会的中美双方全体代表举行了欢迎招待会。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8月 5~ 8日 ,“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项目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召开了第一次学术研讨会。项目首席科学家徐祥德研究员主持会议。在开幕式上 ,中国科技部重大项目咨询组专家李泽椿院士就中国科技部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立项、研究重点、中期评估和今后的工作要求设想等做了讲话。中国气象局科教司领导、北京市环保局史悍民副局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惠西宁高工、北京市气象局恽耀南局长、国家气象中心矫梅燕副主任、刘还珠副主任以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  相似文献   

10.
王涓力 《干旱气象》2003,21(4):75-75
20 0 3年 11月 18~ 2 1日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CLIVAR(气候变化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 )、PAGES(IGBP关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 (Arizona)的南部城市图森 (Tucson) ,联合召开了名为“千年尺度干旱及展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由 70多名从事干旱和相关问题研究的科学家出席了会议 ,其中 10~ 15名科学家来自非洲、亚洲、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张强研究员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张德二研究员等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议题是“全球千年尺度的干旱气候变化问题” ,重点是“北美…  相似文献   

11.
《气象软科学》2005,(3):140-140
2005年9月6-7日,2005年全国气象软科学目标管理专题研讨会在湖北宜昌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联合举办,湖北省气象局和宜昌市气象局承办。来自中国气象局机关、各内设机构和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以及解放军总参谋部气象局、空军司令部气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近50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全国沙尘暴天气研讨会会议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位专家、领导、同志们:由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和组织的全国沙尘暴天气研讨会历时三天,今天就要结束了,我代表这次会议的领导小组、代表中国气象局再次向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一、会议概况今年5月5日,西北地区发生了特大沙尘暴灾害,江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对此十分关注和重视,并多次了解灾情及防灾救灾情况。国务委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余晖副所长一行7人组成的代表团于2008年12月1~5日参加了在韩国济州召开的第1届中韩热带气旋联合研讨会(The First Korea—China Joint Workshopon The Tropical Cyclones)。本次会议是根据韩国气象厅与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9次会议关于未来合作活动的协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2010年9月9日,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世界气象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ACS-3)"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等13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WMO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第14次届会于2006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2006年10月28日上午10时CAgM主席P.R.Motha先生(美国)宣布会议开幕。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博士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一行6人出席了此次届会。代表团成员包括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翟盘茂研究员、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与生态室主任王建林、国家气候巾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巾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姜朝阳博士后和国际合作司双边处钱鑫,此外,巾国气象局还派出4名外事服务巾心的翻译担任会议同声传译工作。会议期间,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24-26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2005年度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研究员、上海市气象局汤绪局长、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林洪柱助理巡视员、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中心张峰处长、上海市科委孙利源处长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2月3—4日,由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主办的2009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气候与气候预测信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会议得到了各有关部门及同行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2月29日,《气象知识》2021年第二次常务编委会暨《气象知识》创刊4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会议听取了2021年《气象知识》编辑部工作汇报,与会专家围绕期刊定位、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气象知识》编委会主任委员矫梅燕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30日,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在新疆组织专家对由沙漠气象研究所实施完成的科技部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专项资金项目"树木年轮宽度图像数字化改造与技术开发"进行了测试和验收。测试和验收组由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金海龙教授、新疆气象局局长史玉光研究员、副局长魏文寿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气象局防雷中心、新疆经纬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等7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20.
倪永强  王德民  郭慧 《干旱气象》2010,28(3):374-374
<正>2010年9月9日,由中国气象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世界气象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第三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ISACS-3)"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等13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