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夷山南段前寒武纪地层分布较广。从下至上分为楼子坝群、丁屋岭组、南岩组和黄连组。过去因缺乏可靠的微古植物化石证据和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对其时代归属分歧颇大。为此,作者对该区的前寒武系进行了系统的微古植物取样、分析,参考最近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资料,认为:楼子坝群为前震旦系,大致相当于蓟县系与青白口系;丁屋岭组为下震旦统;南岩组和黄连组为上震旦统;江西东南部的"下寒武统炭质板岩"应归入老虎塘组,属上震旦统。  相似文献   

2.
云南昆明附近震旦纪及早寒武世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微古植物的研究,近20余年来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很快,尤其在前寒武纪地层的研究中已成为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在利用微古植物进行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工作中,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已获得一定进展,但早古生代微古植物的研究成果报道还很少。1976年以来,笔者曾数次在云南昆明附近之王家湾及筇竹寺采集震旦系及下寒武统微古植物样品,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丰富的资料。其研究结果,曾在1979年3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孢粉学术会议上予以报道。这些材料,对探讨我国震旦与寒武系的分界和寒武系的内部划分、以及生物界的进化均有一定意义。现草成此文,以资讨论。  相似文献   

3.
新疆叶城县棋盘河区长城系的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区属于塔里木地台西南缘铁克里克断块.由于本区处于昆仑山北缘,其地势高峻挺拔.长城系出露齐全.高振家等(“新疆区域地层表”,1981)将该套地层划为震旦系塞拉加兹塔格群和寒武系;方锡廉、马士鹏等(1980)曾将该套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组(卡拉克尔组、布卡吐维组),均属晚前寒武系的一部分.但上述划分仅限于岩石地层学方面的研究.作者等(1981)经实地踏勘后,采集了微古植物样品,经分析鉴定,发现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并用生物地层的方法对该套地层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将系统地描述该套地层的微古植物及其组合特征,它对地层对比和生物进化的研究都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北郧西寒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芬 《地质论评》1999,45(3):291-294
在湖北郧西县发现寒武纪微古植物共12属28种,它们以刺球藻类大量出现为主要特征,刺球藻约占微古植物组合的60%,球藻类约占35%,其他类型的我占5%。上述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在我国云南昆明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的寒武系中可见到,这一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寒武纪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微古植物新发现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孙淑芬 《地质论评》1992,38(5):474-480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共计10属33种,其中有3新种:Archaeodiscina baiyunensis sp.nov.,Lophosphaeridium favosumsp.nov.,Lophosphaeridium symbioense sp.nov.其组合特征以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的分子为主,球藻群(Sphaeromorphida)分子次之。在刺球藻群中以Baltisphaeridium属和Micrhystridium属的分子占绝对优势。微古植物个体一般为10—30μm。上述微古植物在我国云南昆明下寒武统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均有报道,充分显示出早寒武世特点。内蒙古白云鄂博群的时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属元古宙,本文的资料为重新判定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唐家坞组所发现的大量微古植物化石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建立唐家坞组Moyeria cabotti—Leiospharidium wenlockia微古植物组合带,该组合带包含14属22种。将唐家坞组时代置于中志留世(温洛克期Wenlockian);西湖组发现的大量微古植物化石含30属70种,经研究对比,提出西湖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Famennia)。  相似文献   

7.
陕西镇巴梁家桥奥陶系西梁寺组与涧草沟组的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镇巴梁家桥奥陶系含有比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在下—中奥陶统西梁寺组下部的深灰色白云质砂岩中,发现微古植物17个属,46个种;在上奥陶统涧草沟组黄绿色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15个属,28个种。为该地区奥陶系地层的划分提供了又一个方面的生物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目前研究程度还比较低的早古生代微古植物增添了新资料。本文中描述了三个新种:Micrhystridium ciliforme sp. nov., Buedingiisphaeridium humifusum sp. nov. Multiplicisphaeridium robustum sp. nov.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覆盖区寒武系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有关寒武系生物地层的材料大都来自露头区,而鲜见于钻井材料。依据塔里木盆地中石化的11口探井及中石油的库南1井,报道寒武系生物地层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发现小壳化石、微古植物等15个门类的微体化石(小壳类及牙形类58属73种,微古植物29属30种),其中软舌螺类Paragloborites,Circotheca,...  相似文献   

9.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m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陕西镇巴梁家桥奥陶系西梁寺组与涧草沟组的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镇巴梁家桥奥陶系含有比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在下一中奥陶统西梁寺组下部的深灰色白云质砂岩中,发现微古植物17个属,46个种;在上奥陶统涧草沟组黄绿色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15个属,28个种。为该地区奥陶系地层的划分提供了又一个方面的生物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目前研究程度还比较低的早古生代微古植物增添了新资料。本文中描述了三个新种:Micrhystridium ciliforme sp.nov.,Buedingiisphaeridiumhumifusum sp.nov.Multiplicisphaeridium robustum sp.nov.  相似文献   

11.
四川西北部西秦岭南缘摩天岭地区,以往认为缺失寒武纪地层。本文根据微古植物化石组合,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和区域对比,确认有寒武系存在。这套地层假整合于上震旦统水晶组灰岩之上,伏于志留系茂县群底砾岩之下,为一套陆源细碎屑岩,属靠近古陆边缘浅水海湾还原环境的沉积,将其命名为铁龙堡组,定其时代为早寒武世。  相似文献   

12.
阎永奎 《江苏地质》2002,26(1):1-6,T001
对采自江苏北部铜山县新元古界贾园组上部的灰色中厚层砂泥质灰岩、粉砂质灰岩和赵圩组下部的青灰色厚层灰岩中的微古植物群样品,进行了以浸解法为主,辅以磨片法的研究,共发现14属、19种,其中有1新属、2个新种。研究结果表明,贾园组和赵圩组的微古植物群虽属、种较少,但化石体的纹饰较复杂、结果明显。就其微古植物组合特征看,它与我国北方新元古界的化石组合有较大差别,而更近似于我国南方前震旦系的南华系(扬子系)上部的微古植物组合,地质时限为距今740Ma-700Ma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郧西县武当山群变沉积岩组中共发现微古植物15属30种。在微古植物组合中以球状藻类为主并出现膜壳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如:Lophominuscula,Lophosphaeridiun和Micrhystridium。以上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充分显示了我国震旦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省文县关家沟组剖面的系统采样,获得大量微古植物化石,鉴定出16个属28个种。依据中国南方及其他地区南华系、震旦系资料,将本区关家沟组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征与峡东、川西北等地区的晚南华世南沱期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进行对比,确认关家沟组地层时代为晚南华世南沱期。这一结果对研究关家沟组地层对比、时代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地矿局418地质队区调分队于1984年在湘中南部进行1:5万《一渡水、花桥、芦洪市》三幅区调联测工作中,于新宁县靖位乡畔泥田、三渡水乡瓦屋里的晚寒武世和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这个地区以往化石资料甚少,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缺乏充分依据,此次微古植物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畔泥田剖面层序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北宽城长城系下统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淑芬 《地质科学》1989,59(3):235-243
河北宽城崖门子剖面长城系下统(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页岩中微古植物丰富多样,保存完好,其中尤以串岭沟组最佳。经鉴定总计17属63种,包括5个新种。这进一步揭示了长城系下统各组微古植物的特征,亦为上述各组的空间分布和对比提供了有力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西晚二叠世微古植物-孢子花粉组合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联达 《地球学报》2008,29(1):18-30
山西晚二叠世微古植物-孢子花粉非常丰富,属种众多,共发现孢子花粉60余属,140余种(包括变种和未定种).山西上石盒子组微古植物-孢子花粉主要以华夏微古植物群-孢子花粉为特征,并出现较多的欧洲和北美石炭纪和早二叠世(欧美植物群)的微古植物-孢子花粉分子;有少量安加拉(Angara)和冈瓦纳(Gondwana)微古植物群-孢子花粉出现其中,形成了十分独特的华夏微古植物群-孢子花粉.根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的分布和演化规律,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孢子带:3.Cordiatina subrotata-Complexis-porites polymorphus(SP)带;2.Vitreisporites signatus-Luckisporites virkkiae(SV)带; 1.Brialatisporites incundus-Nuskoisporites dulbuntyi(ID)带.依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的变化,详尽的讨论与国内和国外(包括欧洲、美洲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极地区)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孙淑芬 《地球学报》1999,20(1):105-109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卡子陈家庄奥陶纪地层剖面,共500余粒,计18属34种,其中Pireaapertura为新种。其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田河组,由于光线充足、盐度正常、水能较高、营养物质丰富,单细胞浮游藻类大量繁衍,以个体较大,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为主,并伴有腹足类及海百合茎的出现。吊床沟组,由于气温干燥,盐度高,微古植物仅适应那些结构简单,个体小,膜壳厚而坚密的种类才能繁衍。本区微古植物特征表明与波罗的海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浙西唐家坞组的微古植物及其时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晓思  何胜策 《地质论评》1988,34(4):327-333
本文依据唐家坞组的微体古植物对该组时代归属进行了讨论,同时也涉及到泥盆系与志留系的界线问题。唐家坞组是舒文博1931年创建的,主要分布于皖南和浙西一带。由于缺少化石依据,该组的时代归属一直没能解决,常常间接地将其划入泥盆纪或志留纪。笔者在浙西萧山县城南,该组下部首次发现微体古植物化石,共14属,22种,并根据微体古植物的组合特征,将唐家坞组归入志留系。  相似文献   

20.
刘欢  孙淑芬  朱士兴 《地质通报》2015,34(9):1715-1725
通过对河北宽城地区高于庄组微古植物进行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解法,获得了大量微古植物信息,在80件样品中发现微古植物个体5000余粒,共鉴定出41属108种(含1个新属,9个新种,38个未定种),其中包括丰富的多细胞植物化石及其碎片。根据微古植物化石的分布和特征,划分出4个化石组合。与下伏长城系微古植物相比,高于庄组微古植物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微古植物的发现为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生物成矿和成油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