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0,66(6):1710-1718
本文从探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利用方式和属地管理的演变出发,叙述地质公园的发展历史,将其过程分成四个阶段:① 萌芽阶段;② 国家/欧洲地质公园阶段;③ 世界地质公园阶段和 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阶段。不同阶段各具特征,反映了人类在了解、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和方法的不断进步,指出现在世界地质公园的理念、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模式是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展现出美好的前景。对国家/欧洲/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历史回顾和管理制度等内容的详细记述,可供地质公园从业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1,67(2):459-466
地质公园作为21世纪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把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一项创举,在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知识传播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地质公园有三个类型: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各具特征,在理念、管理、标准、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过去20年的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出发,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和观念上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格局浅谈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借助此机制,中国近15年来申请并建立了39家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当前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文章通过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以来的一系列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类型、岩石构造、分布特征,阶段性地总结当前发展成果与优劣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期望。总体上看,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囊括的地质遗迹类型丰富,源自岩石、构造、化石、水体、冰川等类型的地质遗迹不一而足。依据核心地质遗迹所处地貌特征,可以将中国现有的世界地质公园划分为山麓型、低山型、荒原型、滨海型、湖沼型、洞穴型6个类型。另外,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广泛,64%的省级行政区都建立了世界地质公园,公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地质、地理、人文历史区域,具有丰富的区域类型。这一系列成绩与我国疆土辽阔、世界级品牌众多、地质公园研究基础深厚、地质与原住民关系度高、国家与地方支持力度大的优势密切相关。但通过不同分区模式进行剖析,也暴露出了公园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公园远多于西部,人口密度与公园密度较为相关,并且已建成的公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梳理了根源和影响因素,认为自然条件、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是对公园当前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了当前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上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文章针对未来的资源整合与申报,尤其是西部公园申报,提出了四个可能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4.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0,66(4):874-880
2015年11月,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品牌,同时颁布了《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章程》(UNESCO,2015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UNESCO,2015b),对世界地质公园的管理、组织架构、标准、申报、评估和再评估及活动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国是世界地质公园的创始国之一,拥有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数量居各国之首。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一些地质公园和地方政府管理机构对世界地质公园的概念和标准的理解尚存在偏差,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局面。本文基于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实际状况,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准进行解析,尤其对其范围、边界、品牌叠加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对我国今后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世界地质公园以保护地质遗迹和保护自然环境、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目前,全球世界地质公园共有64个,中国有22个。截至目前,辽宁仅有大连滨海、大连冰峪沟、本溪、朝阳乌化石4个国家地质公园。但迄今为止,辽宁还没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这与辽宁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很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06-67020006
地质公园作为21世纪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把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一项创举,在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知识传播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地质公园有三个类型: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各具特征,在理念、管理、标准、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过去20年的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出发,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和观念上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流程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涛  孙洪艳  田明中 《地球学报》2011,32(5):623-631
地质遗产的科学价值大小是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或者世界地质公园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也是地质公园得以存在和保护的基础.随着全球地质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成为国内外学者与地质公园建设者逐渐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要求和国际、国内价值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地质遗产科学价值评...  相似文献   

8.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约78公里,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是世界上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该公园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属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并于首届中国地质公园“选美”活动中获得“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称号。  相似文献   

9.
议论地质公园的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公园建设在蓬勃发展之中,全国已有10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20个世界地质公园,还有一批省级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对地质遗迹保护、科普教育、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地质公园发展过程有些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地质公园解说就是其中一点。  相似文献   

10.
萨依恒布拉克景区为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五大景区之一,该景区为2017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时新划入的景区,目前该景区处于待开发状态。为了进一步查清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为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公园科学研究水平及地质遗迹科学内涵,促进公园各景区均衡发展,特开展萨依恒布拉克景区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欧洲建成32家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建成20家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第1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北京召开,第2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召开,第3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08年6月22~26日在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召开。  相似文献   

12.
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建设好地质公园的重要工作。本文讨论了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原则和重点内容,为有关地质公园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略介绍了中国大陆4个火山(岩)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和16个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两个地质公园.文章还介绍了这些地质公园火山岩喷发时代、火山类型、大地构造环境和火山(岩)景观特征与分类.它们的喷发时代主要为更新世-全新世、中新世、始新世和白垩纪.四个时期的火山地质公园,在不同年代火山中均具代表性与典...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国家地质公园的"宪法",是建设和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的依据。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获得资格的地质公园必须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初审后报部审查。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规划,本文详细介绍了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写的要点和心得,以期与各位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胡炜霞  吴成基 《地质论评》2007,53(1):98-10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已近5年,总数也达到138家。中国在推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验对推动全球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国家地质公园在促进地质遗迹保护、经济发展和科普教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增长相对过快、类型和地区分布还有待平衡和谐、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品牌效应尚需提高、科普与旅游参与尚待有机和谐等方面。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试探讨了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并尝试对中国今后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疲软, 与黄土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不匹配等问题, 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 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系统诊断, 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普效应、整合资源、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产权分离、广泛融资等发展战略, 以期为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深度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欧洲地质公园建设和意义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赵汀  赵逊 《地球学报》2002,23(5):463-470
1996年8月在北京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2位欧洲地质学家提出了建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构想,搭建地质学家和广大民众的知识桥梁。至今这一构想已逐渐变为现实,包括10个成员在内的欧洲地质公园网络已经形成,并且设立了办事机构,建立了章程,有了定期的活动,以及信息的交流,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介的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8.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永定河西岸,地跨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总面积953.95km2。划分为8个园区:周口店园区、石花洞园区、十渡园区、百花山-百草畔园区、上方山-云居寺园区、圣莲山园区、野三坡园区和白石山园区。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全球唯一位于国家首都的世界地质公园,按照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属于北京“西部生态带”的范围。建设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带动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7月21日,房山地质公园出现了多年一遇的强降雨,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科学建设是地质公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赵志忠  正元  张伟 《河南地质》2009,(12):12-13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共有90个成员, 分布在27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在这个网络建立过程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着关键作用, 但在过去十多年里, 其与地质公园的关系只能被定义为“特别支持”, 眼下两者的关系应该在一个国际倡议或计划下被正式化, 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地质公园的管理、交流合作和资源利用。实现该目标, 就要清晰地阐明地质公园核心的独有特色, 使地质公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实施的计划形成互补, 不会产生冲突或重叠。本文介绍的PPF理念将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以此创建一个过硬的品牌, 彰显地质公园在UNESCO世界级名录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