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导致因征地补偿安置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日渐突出,加之一些地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没有落实,致使许多因征地补偿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已成为影响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点问题。据统计,2007年全省受理国土资源信访4万余件,其中从省厅受理的信访件构成来看,涉及征地的占信访总量的20%以上,而涉及征地信访的核心问题就是征地补偿争议。  相似文献   

2.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征地拆迁过程中,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及时按要求进行安置补偿,并建立了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但仍存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土地级差收益和征地补偿价格差异大、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不全面而且偏低、被征地农民安置欠缺等问题。根据莱芜市工作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对今后工作开展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大征地拆迁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和改进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实行留地政策,拓宽失地农民安置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兰雁 《辽宁地质》2012,(6):52-5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征地过程中各种矛盾日渐突出。同时,失去土地这条生存底线的农民缺乏工作机会,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处于一种弱势生存状态。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表明,农民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等问题占信访总数的73%,其中40%是征地纠纷问题,这其中又有87%是征地补偿安置问题,这个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征地补偿安置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10,(6):16-16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依法规范征地补偿工作切实控减征地矛盾纠纷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依法规范征地补偿工作,建立征地实施前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控减征地矛盾纠纷。《通知》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在重大政策、项目用地实施前,对因征地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不稳定事端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评估结果及时向政府报告,并提出预防和化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裁决协调工作是保障征地补偿费及时依法到位,有效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做好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实施的一项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裁决协调机制,对于是进一步做好当前征地工作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为此,现就近几年来宁波市的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协调工作情况予以回顾: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10,(4):33-33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就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程序,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有关事宜进行了完善。一是改革征地方式。国家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实行统征包干的办法。即包经费、包工作、包时间。  相似文献   

7.
征地补偿安置因涉及国家、社会、征地与被征地及相关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而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对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历史考察和不同时期征地补偿制度的内容整合,历史视角下河南省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质》2014,(11):8-10
近年来,我省认真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征地政策规定,有序推进征地工作,妥善安排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较好地保障了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征地程序不规范、征地信息不公开、补偿安置不到位、社保政策不落实等问题,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陈南宇 《湖南地质》2009,(10):62-63
征地补偿是征地制度的核心;征地补偿标准适当与否,关系到征地制度的实施与成败。近年来,因征地补偿过低,政府征地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被征地农民阻工、闹事的现象频繁发生;群体性上访、请愿事件呈高发态势;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无论是从解决实际征地困难,还是从消除社会发展隐患的角度出发,研究、制订新的补偿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叶隆生 《浙江地质》2011,(12):50-52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确立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维护被征地农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权益。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标要求,应当尽快在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中形成诉求表达和权益实现的保障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郑斌 《浙江地质》2011,(10):26-27
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从而使大批农民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土地农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自身素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失土地农民对今后的出路问题无有效办法,并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征地引起的信访也不断增多。据统计。征地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反映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补偿费分配不公,使用不规范、  相似文献   

12.
王发荣 《辽宁地质》2010,(10):48-51
当前,因土地征收引发的土地补偿安置争议案件,在群众集体上访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中央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国土资源部门保增长、保稳定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面整改,共清欠征地补偿款1.7亿元,清理涉及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地方性政策文件2个,依法妥善处理问题线索13个。征地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阳光运作,严格履行法定程序,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做到程序明确,运转规范,监督有力,实现了征地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有序性,有力维护了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征地补偿标准,是征地制度的核心内容。适时调整,科学确定并实行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是构建和改革征地制度的关键。根据征地补偿标准形式的演变规律和目前的形势要求,笔者认为,积极探讨建立并实行城乡土地统一的市场评估价的征地补偿标准的征地制度,应是寻求解决当前征地拆迁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征地补偿费是指国家依法征用集体土地时付给被征地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补偿所丧失的土地权利的各项费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征地补偿费使用引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征地补偿费付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后,由村委会或村小组使用时分配不公;征地补偿费用途杂乱,没能做到专款专用;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缺乏有力监管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日趋规模化,城市建设征地矛盾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越来越多,因征地问题引发的信访、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为此,东营市河口区在征地过程中针对土地制度和其他制度变革滞后、征地制度不合理性和僵化性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对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规范征地程序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王莉  贺兆成  刘彩云 《山东地质》2011,(8):61-63,66
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日照市不断加快征地补偿安置制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保护性就业政策措施,努力拓展失地农民安置渠道,逐步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安居乐业以及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仇军学 《山西地质》2012,(4):137-139
当前我省各地征地补偿款分配过程中存在着分配模式、分配主体和分配对象不统一的问题,《山西省征收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办法》出台后,又带来了前后分配政策不匹配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成为引发农民群体上访事件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各地方分配现状的基础上,明确统一的分配主体、分配模式和分配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一是出台一个文件。专门制订了《关于开展征地拆迁“阳光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以促进权力依法规范透明运行、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为目标,公开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公开征地拆迁工作程序、公开实物指标、公开补偿安置结果、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20.
从1999年起,国土资源部相继出台了一些新的征收土地规章、制度,明确了国土资源部门应严格执行征地程序,规范征地补偿行为;依法维护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和财产权。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新形势下征地拆迁补偿工作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