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解决我国数字化测图生产中数字地图的相邻图幅自动接边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微机的数字地图的接边方法——要素分类接边法。该方法分三步完成接边:(1)提取接边要素对;(2)接边要素对自动分类接边;(3)分幅剪辑与拼接。生产试验说明,这种接边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大小比例尺的数字地图接边,可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接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GIS数字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IS数字产品生产过程 ,采用“二级检查 ,一级验收”的检查原则 ,初步探讨了对数字产品实行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抽样方案 ,以OC曲线分析了传统百分比抽样方法的不足 ,并提出了对GIS数字产品采用挑选型一次极限质量方案作为生产单位的二级检查抽样方案 ,而采用挑选型一次检后平均不合格品率上限方案作为验收单位的一级验收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3.
从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对空间数据产品特点的理解,针对空间数据产品的抽样检验,从抽样方案、检验内容、质量评价等方面对现行的抽样检验标准GB/T 18316-2008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标准存在的缺陷对客观、科学、公正评价空间数据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法,对GB/T18316-2008的修订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般抽样原理的GIS属性数据质量评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一般抽样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缺隐率统计模型,并推导出缺陷率的两个统计特征值均值和方差。理论结果和应用实例说明了缺陷率对GIS属性数据精度度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缺陷率的均值和方差,详细给出了GIS数据生产时单幅数字地图以及多幅数字地图对应属性数据质量的评定应用。  相似文献   

5.
GIS数字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GIS数字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检查原则,初步探讨了对数字产品衽帛样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抽样方案,以OC曲线分析了传统百分比帛样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对GIS数字产品采用挑选型一次极限质量方案作了生产单位的二级检查抽样方案,而采用挑选型一次检后平均不合格品率上限方案作为验收单位的一级验收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测绘地理信息产品抽样检验的要求,给出了两类错误概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各种不同抽样方案的两类错误概率值,分析了现行的国标GB/T24356—2009抽样检验的特点。同时针对大批量整体抽样检验和分批抽样检验,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大批量整体检验与分批检验对整体通过概率的等价性以及分批检验的不合理性。基于“纳伪”概率值分析,提出了低合格率总体条件下,抽样检验自身的高“纳伪”概率将导致抽样检验的失效性,并通过实际算例计算了导致检验结论失真的质量边界,对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质量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抽样检验是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抽样方案与被检成果质量水平的匹配程度直接决定抽样检验的效果。针对抽样方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评价问题,提出了计数型抽样方案的质量不确定性区间(quality uncertainty interval,QUI)的概念,并以给定概率水平条件下的QUI的长度评价抽样方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程度。对4个典型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案和6个仿真抽样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测绘地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成果质量检验,还可用于各种计数型抽样方案设计和两类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图无缝连接及漫游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玉树  郑普红 《四川测绘》2003,26(3):104-106
针对目前数字地图应用中通常只使用单幅地图,从而在功能上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本文提出实现多幅地图无缝连接并能漫游的设想,说明了实现这种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的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全数字环境下的大幅面地图的设计相关理论和制作技术方法。重点研究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全数字地图制图工艺方案设计、矢量数据源内容选取、数据格式转换、地貌晕渲的自动生成、符号系统设计、图幅拼接和印前处理等数字地图制图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地图产品生产坐标系统转换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产的实际工作出发,对模拟地图修测与数字地图产品生产坐标转换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数字地图产品生产的图幅坐标转换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Adopting a principle of “check-accept for the first rank, inspection for the second rank”,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rationale of the sampling inspection and the sampling inspection schemes to digital products in GIS. The OC curve is drawn to explain the deficiency of the percent sampling inspection. Meanwhile, the method of One Time Limiting Quality of count selection is presented as the inspection scheme for production departments while the method of One Time After-inspection Mean Percent Defective Upper Limit of count selection is for acceptance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SpatialdataisthebasisoftheGeographicInfor mationSystem (GIS)andnon_spatialdataistheintensionandthedescriptionofgeographiccell.Thequalityofdataaffectsgreatlyontheresultofapplicationanalysisandtherealizationoftheprac ticaltargetinGIS .Thequal…  相似文献   

13.
地图审核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当前我国的地图审核依赖人工目视判别,成本高、效率低。如何从高度依赖专家经验的人工检测走向混合智能的自动判断,是我国地图审核工作面临的技术难点和痛点问题。提出以知识为引导、算法为基础的地图自动审核的混合智能方法,设计了基于混合智能的地图自动审核技术框架,并指出需要重点突破的3项关键技术;并结合典型的“问题地图”智能化审核案例,给出了地图智能化审核的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形图数字化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评定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测绘生产单位对地形图数字化测绘成果最终质量检查与评定的实现方法。笔者通过生产检查实践,对地形图数字化测绘成果样本检查与内业数据检查的实施、检查项的选取、检查方法的选择和图幅扣分值调整系数的确定进行了探讨,供生产部门实施最终检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启玲 《四川测绘》2008,31(6):278-280
随着数字化测图广泛推广,数字产品的检查工作加大,为了减少检查工作,提高检查质量,对此开发了数字化地形图检查软件。此软件对野外采集数据处理和地形图数据检查进行了探讨,对广大软件开发者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地形图数字化过程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及地形图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详细描述了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查的内容及目前采用的质量检查方法,并指出了现有检查方法的缺点,并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一种人机交互式的检查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导航电子地图应用的日益广泛,其质量检测的工作也愈加重要。针对目前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外业数据采集种类少、采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使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对导航电子地图进行质量检测的方法。在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质量外业检测过程中,使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道路及两侧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获取检测目标位置及关系信息数据,作为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检测参考,并为导航电子地图样本库提供新的数据类型。该方法较传统质检方法在数据采集效率、数据获取类型和数据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Rapid urbanization, intens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d tourism related activities have resulted in the change of landscape of the Kodaikkanal town and its surrounding, a popular hill town in Tamilnadu, South India. As an after effect, the numbers of landslides and rock-falls have increased steadily in the past decad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or this area using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analysis. The geo-spatial database for mapping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consists of the factors - Relief, Slope, Aspect, Curvature, Weathering, Land use,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and Proximity to road. Two sampling strategies ?C point and seed-cell are compared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developed using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method is verified using R index for both sampling strategies. The study shows that both the sampling strategies perform with good accuracy, seed cell technique excels slightly over point sampling. 86.11% of the landslides fall in the high and critical susceptible z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technique provides a simple tool for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at regional scale and is a valuable input for planning purp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