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科学》1960,3(1):2-2
本刊自創刊以来已經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間內,本刊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輝照耀下,在广大讀者的关怀和支持下,已經不断地成长起来。自本期起本刊在內容和編排方面都将有所改革,我們将继续坚决貫彻提高和普及、科研与生产相結合的方針,使本刊发揮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1960年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跃进的一年。我国的地貭科学事业,也必将在这一年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岩溶不等于喀斯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翠华 《地质科学》1981,(4):409-409
喀斯特一词自1774年首次见于科学文献以来,拼音文字国家普遍采用,已成为国际性很强的术语。最初,我国引入这一术语也是采取音译的。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主持下召开的第一次喀斯特会议,对喀斯特一词并无异议。1966年,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时建议用“岩溶”取代喀斯特。这一建议是否恰当,今天看来仍有讨论之必要。  相似文献   

3.
夏树芳 《地质科学》1977,12(2):179-182
最近十几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间,由于广大地质工作者积极贯彻“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不断努力,在华东(主要是苏、浙、皖毗邻地区)的志留、泥盆纪地层中陆续发现了鱼类化石,达15处以上。因此,对于讨论这些地层划分问题时,一改过去主要依据无脊椎动物化石的局面,而根据脊椎动物化石的特点,也获得了发言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系指亚东以西,吉隆以东,雅鲁藏布江以南的我国境内广大地区。于1966年~1968年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在地层古生物方面,也同其它学科一样,获得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在这个地区首次发现了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并对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作了较详细的分层工作,从而初步建立了珠峰地区比较完整的地层系统。由奥陶系至老第三系厚达一万米的海相地层,大多是连续沉积的。  相似文献   

5.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7,42(1):30-3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守信研究员所著“理论地层学与应用地层学———现代地层学概念”一书,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40页,400千字。张守信先生毕生从事地层学理论和概念的研究。1966年开始构思编写一本地层学方面的专著,1981年4~5月间曾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作过讲座,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理论地层学,也曾多次在有关短训班和讲习班上试讲并征求意见,1989年写成“理论地层学———现代地层学概念”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十余年来,国内外地层学界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刘慈群 《地质科学》1960,3(1):47-49
自本刊1959年第8期发表了高钟、曹阿昆两同志的“估算含水层厚度H及最大湧水量Qmax的新公式”一文后,我們收到了不少讀者的来信,指出本文的錯誤,并在某些問題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王以琦、杜欣、熊强和赵桂芳等同志的来信里分別指出:本文把潛水完整井湧水量的鳩布依(J,Dupuit)公式用到非完整并是不正确的;試图用一次抽水試驗来定出湧水量公式Q=αS-βS2中的两个独立参数α、β也是不可能的,从代数观点看来,对于具有五个独立变量的四个方程(Ⅳ)(Ⅱa)(Ⅵ)(Ⅶ)也是不能求得定解的,况且作者在求解Sop的二次方程(Ⅱa)根(Ⅴ)时也有錯誤,因而最后导得的公式也是錯誤的。在这里我們选择刘慈羣、王以琦等同志的来稿刊登出来,以便大家对本問題展开討論。  相似文献   

7.
正当秋高气爽,喜庆丰收的金色季节到来之际,我们高兴地迎来了著名地质学家叶连俊教授从事地学研究五十周年。叶教授的科学业绩正象这金秋的果树硕果累累,这是他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五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险阻、努力攀登的结果。这五十年,是他充满理想、奋斗、成功、挫折、再成功、再前进、不断向科学高峰迈进的五十年,是他富有科学创造力的五十年,也是他热爱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五十年。  相似文献   

8.
湖北当阳白垩纪风成石英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振强 《地质科学》1983,(3):303-305
风成沉积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下的一种典型产物,包括石漠戈壁滩,沙漠和风成黄土。世界上研究得较详细的古代沙漠沉积的地质时代是侏罗纪、二叠-三叠纪、泥盆纪、下寒武世和前寒武纪,尤其是二叠纪最佳。在我国,已经报道的古风成沉积时代不老于白垩纪。1963年张步春和王景钵首次报道在广东河源红色盆地地层中,发现了风成斜层理和风棱石。后来,笔者在湖南沅麻红色盆地的白垩系中也发现有风成砂。  相似文献   

9.
黎兴国 《地质科学》1965,6(4):393-394
随着近代原子能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地质建造绝对年龄测定,在地质学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利用C14测定地质绝对年龄的方法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方法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由于它在解决许多地质学、海洋学、土壤学、古地理、古气候、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C14绝对年龄测定采样中的一些要求及注意事项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测定地质年代的钾-氩稀释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地质科学工作的发展,要求应用钾-氩稀释法测定年青的新生代岩石矿物年龄越来越迫切。我们的钾-氩稀释法工作,开始于1975年,我们走了一条有别于国外稀释法的路子,从实验结果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些地方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发生了一次7.3级地震,震中东南地区沿孤山河、英洛等地突然出现许多陷坑。另外,震中以西相距数十公里的下辽河平原区,震后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喷水冒砂相伴随,也出现许多陷坑。  相似文献   

12.
李继亮  邹采杼 《地质科学》1975,10(2):114-131
磷块岩的矿物组成,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它关系到矿床的成因--工业类型,是矿石合理采、选的依据,对于矿石的合理利用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我国南方一磷矿床的磷块岩的矿物组成做了一些工作。同时,联系到农业战线上磷矿粉肥的推广,对速效磷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东生  吴子荣 《地质科学》1960,3(5):269-272
苏联著各新构造学家尼古拉耶夫教授于1958年夏应中国第四紀研究委員会和水利电力部的邀請在北京专門对新构造和与之有关的工程地貭問題作了系統的讲学。因为新构造的研究不仅在理論上对我国广大的地貭工作者还是一个比較新的課題,同时也是在进行大規模工程建設实践中所必須注意的問題,所以这次耕学引起了国內各方面的极大的注意。中国第四紀研究委員会征得尼古拉耶夫教授的同意,并由他本人对原耕稿进行了补充和訂正以后送請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大家盼望已久的文集現在出版了。这是我国地貭界的一件喜事。回忆在1958年夏季尼古拉耶夫教授在順利完成了对許多重要工程建設地区的指导工作以后,为了滿足我国地貭工作者的要求,立即开始了这次讲学,这种深厚的友情是我們深为敬佩的。  相似文献   

14.
黎彤 《地质科学》1958,1(1):2-7
在钨矿生产上要使所有資本主义国家越来越远地落在我們的后面我国的鎢矿生产与地質調查工作,开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从1914年到1948年,我国的鎢矿产量(以WO360%计算,下同)共約24万吨。平均年产約7千吨。最高年产量是1937年的17,895吨。而其他产鎢国家,一直到現在也沒有超过年产11,000吨的水平。解放前,我国鎢矿的产量有过兩次較大的起伏(見图1)。  相似文献   

15.
孙殿卿  吴磊伯 《地质科学》1960,3(6):282-285
一地貭力学是一門新建立的学科,它和其他許多学科一样,經常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得到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視。地貭力學是用力学的观点,从事地貭构造现象的研究。这门科学自李四光教授开始倡导以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地貭力学的研究,一方面为解决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問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掌握大地构造形态发展的規律,从而研究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并确定矿带和矿体展布的方式,作为地貭普查和矿产勘探計划的一种依据。年青的地貭力学正在努力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迅速培养新生力量,爭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中作出更大的成績。大家都知道,大地构造問題和地壳运动問題在現代地貭学中意見最为分歧,爭論最为激烈。各个学派都在寻求自己解决問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忠英 《地质科学》1975,10(3):203-204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代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晚年所写《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部宝贵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评注沈括的《梦溪笔谈》,对研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儒法斗争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都是很有意义的。地质科学1974年第4期和1975年第1期,连续刊载了继进同志的《<梦溪笔谈>评注选辑》,对与地质科学有关的21条作了评注,在这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若干模式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一阳 《地质科学》1983,(4):307-314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底的自然延伸部分,是大陆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区,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一方面对大陆有“继承性”,另一方面也留下了海洋的“烙印”,从而构成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基于历年对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研究,试图对大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若干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孙玉科 《地质科学》1958,1(2):28-29
一引洮渠道工程,被称为“共产主义的工程,英雄人民的創举”,这是我国人民征服自然的新开端,也必然为工程地質工作創立了新的一頁。渠道的总干渠由甘肃省岷县古城經月亮山到庆阳董志源,全長1,100公里。西部是祁連山,北有黃土高原,南面是西秦嶺的北側,东穿六盤山。  相似文献   

19.
李璞 《地质科学》1959,2(3):96-97
雅庫特金刚石区总的地質情况 1.在雅庫特原生金刚石矿床发现以前,世界上主要的金刚石資源的来源是南菲。1940年全世界金刚石产量是1,400万克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年产量略有下减,約1,100万克拉。1945年全世界产量增加到2,040万克拉。1956年全世界产量为2,160万克拉,可是大部分的产品都被帝國主义國家,尤其是美國,所壟断。在1941年到1944年間苏联在烏拉尔西坡也从事金剛石的开采(砂矿),但产量很小。  相似文献   

20.
张翼翼 《地质科学》1960,3(2):108-110
劳脫巴赫(Lauterbach)等人自1952年起在微磁測量(Mikromagnetik)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发表了有关的文章。他所指的微磁測量是在比較小而典型的地段里(10×10至50×50米)进行很密的測量,測点距离一般都在5米以內。因此所要求的精密度往往就比較高。这样就能取得比一般磁测細致得多的磁性强度的变化,面积小到1×1米的磁性异常也能在測量結果中反映出来。这个方法适用于測量露出地表或者埋藏深度小于5-10米的岩层或岩体。被測的岩体表面的起伏不可十分强烈而且盖层的微磁变化也不可太大。他使用两部范謝劳式线秤(faderwaage Hach Prof.Fauselau),一部固定在一个測点,另一部在其他測点进行測量并不断地同固定的一部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