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京杭大运河是独特的超大型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根据空间信息科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京杭大运河保护实际业务需求,探讨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设计和开发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并实际应用于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大运河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在需求和长城学理论,首先明确信息技术作用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涵。然后运用数字孪生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信息技术方法框架。该方法框架以“循证分析”与“科学推演”两部分为关键内容,涵盖长城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技术方法、模型构建技术方法、定量分析技术方法、虚拟修复技术方法、展示传承技术方法等5个方面。基于该方法框架进一步构建面向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技术方案,并以山西省老牛湾堡为例说明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路径。方法框架和技术方案的提出不仅立足于解决长城文化遗产数字化表观与外形的问题,更要揭示长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实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长城文化遗产体系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同时,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特别是在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开发的热潮中,如何解决好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许多专家提出,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这把古村落的保护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但是,怎样才能让古村落文化景观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古村落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实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理念的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首先通过三维激光仪采集点云数据,生构建绘图纸;再构建文化遗产建筑信息模型(BIM),并集成历史建筑的综合信息;最后结合VR技术实现效果展示,通过复原和再现将建筑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再生的数字形态,以全新的视角加以解读和利用。通过实际案例,系统全面地构建了以BIM为核心的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和实践路径,搭建了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桥梁。  相似文献   

5.
当古村落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悠久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广大的山野乡村,在那些聚族而居的地方,至今还保存着许多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通常把那些地方称为古村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已经经历了有近二十个年头了。“古村落”也形成了自己特定内涵和外延的概念性群体.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他们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在不同的民族民情和经济基础条件下,开始着自己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显然,这些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古村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时候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共同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时代的挑战、生存的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的作品”,古村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至今富有顽强的生命活力的文化景观,使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与共、协调发展。时值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前夕,本刊编辑部组织了一组专家的文章。这些专家从各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文化视角,或以丰富翔实的社会素材、或以严谨缜密的学术观点、或以敏锐犀利的针砭,对当前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特别令本刊荣幸的是我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收到了国家文物与古建筑学方面的专家罗哲文先生的来信,并欣然为中国景观村落题词。我们在情真意切的墨宝中感受到了一个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对中国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炽热期待!本刊隆重首发罗老的信函和题词手迹,并将积极酝酿和筹备中国景观村落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6.
GP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土地管理工作来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3S技术,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出现并被逐渐应用到土地管理工作中,从而为解决土地问题、协调人地关系,满足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的需求,推进土地管理工作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面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为方便规划工作者充分掌握各种文化遗产的时间和空间特性,通过采集西安市文化遗产资源信息,运用GIS软件,设计了文化遗产资源空间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建立了存储西安市复杂历史信息、可即时更新的文化遗产空间数据库;还基于WebGIS发布了网络地图服务,实现了图层管理、放大、缩小和查询等功能。该数据库对分析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网络以及城市空间要素扩展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将遥感技术应用到线性文化遗产的自动化监测方法,即基于多时相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运用多波段差值法以及面向对象分类监测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以苏州宝带桥段遗产保护区为例)进行了自动化监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但面向对象的分类监测法对连续的、大面积的地物变化更有效,多波段差值法对离散的地物变化更加敏感。该研究为我国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与保护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4):33-33
由清华大学、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参与进行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空间信息技术在大型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调研组,在扬州召开会议。会议宣布该系统将首先对京杭大运河全线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和监测。由此开创了数字化文物保护的先河,为大运河保护范围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京杭大运河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空间建模及分析作为情报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欧美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实践和应用.本文在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空间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公共安全情报分析应用的研究和实践,并应用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为我国公安机关“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提供实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万飞  刘子旋  谭明 《测绘通报》2021,(2):108-111
南粤古驿道遗留了众多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历史建筑损坏较为严重.为推进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本文采用精细三维建模技术与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了南粤古驿道的数字化保护.首先对南粤古驿道遗址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数据采集、点云数据处理、几何模型加工、纹理贴图等方面阐述对历史遗迹进行精细三维建模和VR场景构...  相似文献   

12.
钟琳颖  沈婕  毛威  王孟和  俞肇元 《遥感学报》2021,25(12):2421-2430
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古城文化遗产让文明记忆更加鲜活,城市生活环境得以延续。叙事地图结合了地图学及叙事学对于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的表达优势,不仅是近年来地图学的新兴方向,也为古城文化遗产展现提供了新型空间叙事载体。论文针对古城叙事地图表达需求,从地理学时空视角出发,研究了古城叙事地图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与关系,构建了古城叙事地图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以清江浦古城为例,设计了古城叙事地图的架构,基于清江浦遥感影像、照片、史志等多源资料,利用倾斜摄影测量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构建了古城典型景观建筑模型,设计与实现了多尺度、多载体的古城叙事地图。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时空知识图谱叙事地图设计思路、基于遥感影像等多源资料的古城景观模型构建技术以及多尺度、多载体的古城文化遗产景观复现方法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和测绘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信息化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其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式扫描测绘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采集模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是目前社会的研究热点,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重建古建筑独特复杂的表面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管理和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以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洞窟类实例对古建筑点云数据处理和NUBRS三维模型复杂曲面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及城市的快速扩张,文物保护管理规划无法与城市规划对接,不利于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以陕西省文物保护区划项目为背景,选取铜川市延昌寺塔保护范围为试验区,对延昌寺塔保护区划进行实测,并结合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探讨综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方法在文物"两线"精准划定中的作用与优势。通过本文的研究示范,为提升文物保护规划权威性,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其技术方法及手段可以在同类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场景的高精细的点云数据,将点云与1∶500比例尺的DLG平面文件进行匹配,获取建筑的平面及高程信息。根据获取成果制作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建筑、场景的高精细三维建模,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内各类建筑、场景的三维仿真,建立数字化档案库。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数字化档案信息,可以永久的记录城市面貌、建筑风貌以及文化底蕴,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复原、修缮、规划及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益忠  陈明辉  黄燕 《测绘通报》2021,(7):140-143,149
本文通过对东莞市获批的278处历史建筑的现场调研,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建库,结合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公众服务系统全方位展示和传播东莞市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旨在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保护、活化利用及传播提供新思路,从而推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完整化、系统化和共享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蔡列飞  杨小敏 《测绘科学》2012,37(3):163-164,193
本文探讨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基于电子地图、影像和三维模型提供的空间信息服务,设计和实现了不可移动文物查询、文物保护、文物空间模型服务等功能。作者以泰州市文物管理为例,实践了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文物管理系统,为文物管理提供了精细化、定量化和可视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巢湖流域考古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巢湖流域的考古地理信息系统",为考古发掘、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了考古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并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查询与检索、空间模拟与分析、知识获取与空间决策支持等主要功能及其研究与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