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寄语     
2020年刚刚结束。在过去的一年中,《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取得了长足进步,《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版)》均显示,学报影响因子在测绘科学类刊物排行榜中已跃居第2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已成为地球信息科学学术思想交流的优秀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公布了2016年全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引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排名创新高,综合评价总分在15种测绘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排名第4,在全国2008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334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学科排名和全国科技期刊总排名较2015年大幅提升,学科排名由2015年地球科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79年,被美国《化学文摘》、《地质学题录与索引》、《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石油文摘》及俄罗斯《文献杂志》等国内外十余家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信息科学等。重点以反映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勘查、生态…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79年,是美国《化学文摘》、《地质学题录与索引》、俄罗斯《文献杂志》固定收录期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余家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信息科学等。重点以反映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勘查、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等重…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79年,是美国《化学文摘》、《地质学题录与索引》、俄罗斯《文献杂志》固定收录期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余家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信息科学等。重点以反映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勘查、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等重…  相似文献   

6.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7.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79年,是美国《化学文摘》、《地质学题录与索引》、俄罗斯《文摘杂志》固定收录期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余家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信息科学等。重点以反映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大开发”中资源勘查、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等重…  相似文献   

9.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1979年创刊以来,得到了各位专家的支持,使期刊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报》系地学综合性权威学术期刊,刊登的主要内容有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地球信息科学等。为了不断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特向各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1.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17(8):1008-1008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13.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1979年创刊以来,得到了各位专家的支持,使期刊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报》系地学综合性权威学术期刊,刊登的主要内容有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地球信息科学等。为了不断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特向各位专家学者约稿,诚盼各位专家学者能鼎力支持《学报》的发展。《学报》目前的优势包括:  相似文献   

14.
<正>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1979年创刊以来,得到了各位专家的支持,使期刊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报》系地学综合性权威学术期刊,刊登的主要内容有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地球信息科学等。为了不断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特向各位专家学者约稿,诚盼各位专家学者能鼎力支持《学报》的发展。《学报》目前的优势包括: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遥感地学计算的方法体系,完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论,发展时空数据集成管理、高性能地学计算、时空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正>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第100期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如约而至,在晶莹洁白的世界里绽放了。100期,凝结了老一辈创刊人多少心血,多少叮咛与重托;100期,又蕴含着中青年编辑们多少辛勤,多少期待与梦想。在这特别的一期里,我们特邀自创刊以来,一直参与陈述彭院士主持创办、经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相似文献   

17.
新刊献辞     
《地球信息科学》经过 6年试刊 ,于新世纪之初 ,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 (国科财字 [2 0 0 1 ]3 2号文 )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 ,并提升为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 ,在国内外分开发行。这是政府和人民对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支持和鞭策 ,也是信息社会对地球信息科学需求日益增长的反映。新世纪 ,面对全球化经济的新时代 ,面对信息化、现代化的新中国 ,《地球信息科学》准备以崭新的姿态 ,迎接空前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2002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研究对象,探索时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模拟、遥感地学计算的方法体系,完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论,发展时空数据集成管理、高性能地学计算、时空数据  相似文献   

19.
新年寄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伴着祖国大江南北的漫天瑞雪和北京冬奥的轻盈脚步,2022年如期而至。作为地球信息科学学术思想交流的优秀平台,《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已走过25个春秋。多年以来,学报始终秉承"理论方法技术创新+地理综合分析应用"的办刊宗旨,挺立潮头,努力营造宽松的地球信息科学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交流环境,侧重以地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创新驱动多学科发展,发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多学科综合优势,推动地理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办刊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定于2009年10月9日至11日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会期3天。《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将协助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设立分会场,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本次分会场设立的学术交流主题为”资源环境信息科学技术前沿与应用”。参加大会发言的文章,会后将择优安排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优先发表。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报名参加,会议文章投稿:www.dqxxkx.cn,新作者请注册后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