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上海天文台工程型氢原子钟适应野外工作,便于搬运的某些特殊结构.同时给出车载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一种工程用车载式氢原子钟的改进及性能测试。给出了它的主要设计特点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简要介绍了上海天台氢原子钟新电离源的基本原理及初步工作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主要介绍氢原子钟的主要部件--腔泡的改进与氢脉泽运转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SOHM-4型氢原子钟的设计改进与初步性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氢原子钟是一种最稳定的 (除极短测量时间间隔之外 )频率标准 ,但是环境温度变化及微波谐振腔老化会引起原子钟输出频率的变化 ,从而导致氢原子钟长期性能变差。为了减小这些影响 ,可借助一种自动调谐器来确保谐振腔的频率始终工作在所需的频率上 ,并采用新的温度控制系统来改善氢原子钟的长期性能。针对这些年来许多氢钟出现的有关问题 ,上海天文台在借鉴国外氢钟实验室经验的基础之上 ,对原有氢钟进行了技术改造 ,并为国家授时中心研制了SOHM - 4型氢原子钟。对该型氢原子钟技术改造特点作了介绍 ,并给出了期望的性能指标及初步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上海天台氢钟的研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展望了其潜在应用前景。对目前氢钟小型化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进行小型氢钟的研制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也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小型氢钟的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氢原子钟具有较高的短期稳定度,将其作为主钟可在短期内产生高精度的本地时间信号.但氢钟存在频率漂移现象,导致其长期稳定度较差,从而影响本地时间的准确性.毫秒脉冲星自转高度稳定,借助于其长期稳定度高的特性,可定期实现对氢原子钟的频率驾驭,并对实时信号加以控制.首先分析了国际脉冲星计时阵(International Pulsar Timing Array,IPTA)第二批发布数据中四颗毫秒脉冲星的稳定度随时间的变化,同时采用哈达玛方差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NTSC)一台氢钟的频率稳定性能,最终给出了利用脉冲星驾驭氢原子钟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氢脉泽量子振荡器中(F=1,mF=0)→(F=0,mF=0)跃迁是与磁场方有关的,所以希望将外磁场在储存泡处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最可行的办法是采用磁屏蔽。实验证明紧凑、同轴柱形的磁屏蔽最有效。本文将给出氢脉泽磁屏蔽的设计考虑与性能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上海天文台氢钟的研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 ,展望了其潜在应用前景。对目前氢钟小型化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进行小型氢钟的研制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也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小型氢钟的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一种实用型氢原子钟已在上海天文台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这篇文章描述它的设计特点,频率稳定度测试以及它的环境性能测试。测试和实用结果表明,在频率稳定度性能以及对磁场、温度和气压灵敏度等环境性能方面较之上海天文台早期实验室型氢原子钟均有根本性的改善。频率稳定度在1秒到10秒之间呈现τ^-1特征,σy(τ)=2.2×10^-13/τ;10秒到500秒之间呈现τ^-1/2特征,σy(τ)=5.5×10^-14/τ^1/2;而取样时间1000秒左右的最好稳定度在3-5×10^-15。测量的温度灵敏度为1-3×10^-14/℃;磁场灵敏度为1.1×10^-12/G,气压灵敏度为4×10^-16/mmHg。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陕西天文台守时用氢原子钟(H2)的改进、分项误差、准确度及在国际时间局(BIPM)公报中取权情况.H2自1991年开始连续运转至今已两年多了。1991年3月开始每月向BIPM报送数据,1991年9月开始取权1.H2是我国唯一的一台在BIPM公报上取权的氢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氢钟钛合金钟罩的设计制作以及机械泵─分子泵前级真空机组的改进设计.由于钛是一种崭新的工程金属,用钛合金制作的真空钟罩由于采用了较正确的工艺手段,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在真空中放气率低、无磁、外表美观和经济实惠等优点.而前级真空机组,由于采用了不锈钢波纹管及卡箍结构,无粗大的真空橡皮管,也改善了氢钟的真空条件.钛合金钟罩及改进型前级真空机组的应用对氢钟钛离子泵的启动及系统真空度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近10多年来被动式铷原子频标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长铯束管束光学系统改进扫得的7条拉比台跃迁曲线和7条莱姆塞跃过曲线及连续开机四个月得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计划于2025年左右建立月球轨道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er)测站,将会搭载被动型星载氢钟作为时间频率标准.由于是首次在VLBI观测中使用星载氢钟,需要研究和验证其可行性.因此,利用星载氢钟作为频率基准开展了VLBI观测.实验时,分别使用主动型地面氢钟和被动型星载氢钟作为频率基准,利用上海天文台佘山25 m射电望远镜和其他测站对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进行了交替VLBI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地面氢钟与星载氢钟的VLBI残余群时延标准差均在0.5 ns以内,表明星载氢钟可满足深空探测VLBI测定轨的精度要求,验证了其作为月球VLBI测站频率基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7.
The Cambridge Low Frequency Synthesis Telescope has been used at 151 MHz to survey three regions centred at RA 10h05m, Dec. 53°54', RA 10h42m, Dec. 57°36' and RA 13h32m, Dec. 38°10', each of area 7.3×7.3 cosec δ deg2. The resolution is 70×70 cosec δ arcsec2, and the rms noise on the maps is typically 15 mJy beam−1. We present positions and flux densities for 2381 sources which have signal-to-noise ratios >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