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西沙群岛龙介虫科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介虫科Serpulidae的盘管虫Hydroides栖于石灰质管内,又名石灰虫,营附着生活,是有害附着生物之一。它们大量附着在船底,影响航行速度;附着在软体动物的重要养殖种类(珍珠贝、鲍、牡蛎等)的贝売上面,影响贝类生长,危害贝类养殖事业。因此,进行龙介虫科分类,生态的研究,可为有害生物的防除工作提供基本资料。 1956年和197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我国西沙群岛考察时,在永兴岛和珊瑚岛采到龙介虫科,盘管虫属两个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近海污损苔藓虫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南海北部近海海区污损性苔藓虫的组成及其分布.采集的苔藓虫共有34种,隶属于23属22科,浮标上24种苔藓虫,大多数附着于深水层的水泥沉块上.平台上13种苔藓虫,主要种类是误名裂孔苔虫、萨氏膜孔苔虫.文中讨论了污损性苔藓虫的水深分布、幼虫的附着行为和幼虫类型.  相似文献   

3.
南海盘管虫两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木  吴宝铃 《海洋与湖沼》1980,11(3):247-250
龙介虫科Serpulidae的盘管虫Hydroides是附着生物的主要种类之一,体外有钙质栖管,营附着生活,大量附着在船底,影响航行速度,有的附着在海珍贝类如鲍、珍珠贝、扇贝等的贝壳上,妨碍其正常生长,是经济贝类养殖的敌害。1978年5月和8月,1979年6月我们先后在福建漳浦、东山和广西白龙尾的贝类养殖场,发现在解氏珠母贝Pinctada chemnitzi(Philippi)、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的贝壳上附着盘管虫属的两个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童保福 《海洋科学》1984,8(4):48-51
內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 Okuda)又名石灰虫,是一种海洋附着生物,因其对国民经济有危害,所以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损生物。盘管虫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隐居多毛亚目Suborder Polychaeta erranta龙介虫科Serpulidae。它们终生营固着管栖生活,通常群栖,在我国北方沿海  相似文献   

5.
东海厚缘苔虫属两新种一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锡兴 《海洋与湖沼》1982,13(3):289-292
厚缘苔虫属genus Crassimarginatella Canu 1900隶于外肛动物门(苔藓虫类)的丽苔虫科Calloporidae Norman 1903(唇口目无囊亚目软壁超科)。自Kirkpatrick(1890)报道一种厚缘苔虫分布在我国南沙群岛郑和滩以来,至今尚未有人记载该属种类在我国的分布。1979年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浙江省进行海岸带调查时,在平阳县下关公社潮间带采到一个群体,附着在石块上,与日本厚缘苔虫C.Japonica(Ortmann,1890)  相似文献   

6.
黄海的丝管虫Filograna inmplexa Berkeley及其幼虫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铃  陈木 《海洋学报》1979,1(2):282-291
多毛类龙介虫科Serpulidae的丝管虫Filograna implexa Berkeley是黄海的习见种.栖于潮下带硬质底上,拖网时常可采到很大的白色丝管虫栖管集结块;此外,在港湾停泊的废旧船底和其它水下物体的表面也常有丝管虫附着.1964年6月我们在青岛胶州湾采到性成熟的丝管虫,观察了早期胚胎和各期幼虫发育及产生了虫管的幼小个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沿岸污损生物中的苔藓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燕 《台湾海峡》1992,11(1):61-68
作者于1979年9月至1989年8月,先后在广东、海南及广西沿岸港湾进行污损生物和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并调查沿岸港湾浮标、船只、码头、水产养殖设施及其他水下设施的污损生物,获苔藓虫3871号标本,经分析鉴定为88种,隶属3目30科。它们多数是高盐暖水种和广分布种。有少数河口低盐种,遍布于中国沿岸的有26种,黄、渤海已发表的有29种,东海31种,仅南海沿岸水域28种。南海北部沿岸苔藓虫终年都能繁殖附着,附着高峰期为冬春季节的低温月份。  相似文献   

8.
车轮虫属(原生动物,纤毛门)种类鉴定的方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轮虫属的种间区分长期以来一直是生产实践中该类病原鉴定的突出难点之一。结合作者及前人的研究工作 ,该文提出一适用于车轮虫属内种类鉴定的综合方法与简明要旨。文中对车轮虫的形态学 ,包括活体外形、齿体、辐线、附着盘中央颗粒、核器及口围绕体等进行了简要地叙述及图解式介绍 ;对车轮虫附着盘中央颗粒的分类学意义进行了总结和评析 ;同时 ,对车轮虫的生境特征在种类鉴定上的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渤海海峡砣矶岛附着生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6月—1985年5月在砣矶岛海珍品养殖场的浮筏上逐月,逐季进行附着生物挂板,共得73种生物,水云、多管藻、中胚花筒螅、艾氏美螅、美丽管苔虫,透明小分胞苔虫、紫贻贝、北方钻岩蛤、多棘(虫节)、厚角蜾赢蜚、大螯钩虾和脊背钩虾的出现频率都在30%以上,这里大型或具石灰质外壳的种类不占优势,所以湿重比较小,年湿重9.12kg/m2.主要种类的附着季节是6—10月,1—4月没有生物附着,砣矶附着生物和大陆沿岸港湾的附着生物有较大的不同,呈现出北方岛屿港湾的附着生物特点.  相似文献   

10.
郝斌 《海洋科学》1978,2(1):19-25
前言 海洋附着生物对于海洋设施的危害,随着海洋事业的日益发展,愈加显得突出。任何一种海洋设施,都必须注意防除海洋附着生物的问题。 海洋附着生物的种类很多,主要有藤壶类、贝类、苔藓虫和藻类等。这些附着生物的特点是在它们生活史中的浮游阶段后期,附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