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安徽宁国石口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是最近新发现的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石口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口金矿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石以断裂角砾岩型为主。上寒武统—下奥陶统西阳山组泥质灰岩、下奥陶统印渚埠组泥岩是控制金矿的地层,NW向张性断裂是最主要的容矿构造。石口金矿NW向断裂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该金矿的发现为钦杭成矿带金矿找矿勘查提供了新思路,可进一步扩大该区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2.
摘要: 安徽宁国石口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是最近新发现的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石口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口金矿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石以断裂角砾岩型为主。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西阳山组泥质灰岩、早奥陶世印渚埠组泥岩是控矿地层,NW向张性断裂是最主要的容矿构造。石口金矿NW向断裂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该金矿的发现为钦杭成矿带金矿找矿勘查提供了新思路,可进一步扩大该区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石口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是新近发现的具有一定找矿潜力的金矿。为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该文通过对石口金矿Ⅲ-②矿体原生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找矿前景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主成矿元素Au与元素As、Ag、Sb密切相关,挥发份F可作为特征指示元素;Ⅲ-②矿体有可能为多期叠加形成,尾晕元素出现在原生晕分带序列前端,指示深部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这些研究成果暗示Ⅲ矿化带沿走向及Ⅲ-②号矿体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钦-杭成矿带地处华南,南西起自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往北东延伸至浙江杭州湾,总体呈NE—NNE向反S状弧形蜿蜒于中国东南部,全长约2 000km,宽约50~200km。它是一个极富特色的成矿带,拥有巨大的多金属矿找矿潜力。200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把钦-杭成矿带列为第18条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并连续部署强度较大的地质矿产远景调查和研究项目,无疑是近几年来中国矿床地质界的重要事件。对它的关注、持续投入必将影响对华南地区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的认识。专辑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钦-杭成矿带的综合研究,有利于读者获得钦-杭成矿带的概貌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绣花庙金矿是通过查证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发现的一小型低温热液蚀变岩性金矿,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大黄山群长沟组中,严格受NW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地表矿化蚀变明显。通过对绣花庙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矿床找矿标志,为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皖南新岭脚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新岭脚金矿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东段,隶属于我国重要成矿带——钦杭成矿带,受皖浙赣深大断裂带控制。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矿石等特征,讨论了它们与金成矿的关系,基本理清了本区金矿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剖析,总结了有效的找矿标志,认为本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贺炬翔  张前龙  许娅婷  刘永强  王维曦  周永章  虞鹏鹏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32-2023020032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构,生产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挖掘热点现象等。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09~2022的钦杭成矿带论文文献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来,与钦杭带有关的研究维持10年之久,近年来受中国矿产勘查政策调整影响,热度有所下降。发文学者形成了几个的相关性较强关系网络,他们构成了钦杭成矿带研究密切合作的社区(团队)。发文机构主要以“大学与研究所”模式为主。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显示,成矿带找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大数据找矿是近年来钦杭带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构,生产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挖掘热点现象等。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09~2022的钦杭成矿带论文文献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来,与钦杭带有关的研究维持10年之久,近年来受中国矿产勘查政策调整影响,热度有所下降。发文学者形成了几个的相关性较强关系网络,他们构成了钦杭成矿带研究密切合作的社区(团队)。发文机构主要以“大学与研究所”模式为主。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显示,成矿带找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大数据找矿是近年来钦杭带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绿沙金矿位于南秦岭褶皱带,合作—鹿儿坝—崖湾金、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上,处于鹿儿坝金矿西北部11 km处。矿区内圈定以Au为主的土壤综合异常4处,异常走向NW向为主,与区域地层展布及构造线方向一致;通过对AT3异常检查圈出金矿体3条,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地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走向以NW向为主,矿石具较强的褐铁矿化、硅化。本文在对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与邻区的鹿儿坝金矿进行了对比。为该区及成矿带找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钦杭成矿带(东段)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随着地质大调查的开展,新的找矿进展和预测成果不断涌现,需要对其开展系统的成矿区划和部署研究工作。本文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为基础,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在区内划分了3个Ⅲ级成矿带及8个Ⅳ级成矿带,并论述了8个Ⅳ级成矿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钦杭成矿带(东段)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成矿的时间分布特征,主要有晋宁、加里东、海西、燕山等4个成矿期,其中燕山期最为重要。区内矿床类型以斑岩-矽卡岩型、海底火山-热水喷流沉积型铜金多金属矿、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火山热液型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最为重要,还产出有韧性剪切带型(金山金矿)、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海相沉积型铁锰矿等众多矿床类型。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Cu、Au、Ag、W、Mo、Pb、Zn等矿种资源量潜力优势显著。为下一步勘查部署的主攻矿种,同时在本区划分了9个远景区,对研究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百地金矿位于南盘江—右江成矿带。研究区构造较复杂,各组断裂均具金矿化显示,但主控矿构造不清,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亦不明确。通过深入总结百地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可能的成矿物质来源,厘定关键控矿条件,建立矿床找矿模式,提出在NW向、近EW向含矿断裂带往深部延伸矿体尖灭再现的可能性较大;深部T/P界面隆起部位有望发现似层状金矿体。  相似文献   

12.
钦杭成矿带是由扬子、华夏两大古陆块于晋宁期发生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板块结合部,西起广西钦州湾、经粤西、湘东北、赣中延伸到杭州湾。在区域地质上,钦杭成矿带西南段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为夕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这也得到了诸多实例的证实。综合前人多年研究,本文试图概述部分夕卡岩型矿床找矿标志,并将之与钦杭成矿  相似文献   

13.
<正>钦杭结合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经晋宁—加里东多期板块俯冲、碰撞拼贴的产物。其中汇聚了多处大中型矿床,现已被正式列入国家资源保障工程规划的重点研究区域,命名为"钦杭成矿带"。近年来,钦杭成矿带东段找矿成果突出,新发现一系列大中型钨、锡、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皇游塘铜多金属矿床就位于钦杭成矿带东  相似文献   

14.
陈少青 《华东地质》2017,(4):279-287
良坑钼钨矿区位于赣东北断裂带南东侧、钦杭成矿带北部多金属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文章研究良坑钼钨矿区的地质特征,分析该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结合地形、地质及矿化特征等,共圈定6个综合异常。优选3个最有利的综合异常进行工程验证,发现数条钼矿体和钨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拓展了赣东北断裂带南东侧找矿新领域,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良坑钼钨矿区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赣东北断裂两侧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鹅公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已探明林家、双头埠、新安埠3个铀矿床及众多铀矿(化)点。文章对盆地内铀矿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铀矿化受地层、构造、次火山岩、中基性脉岩等联合控制。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火山-沉积岩及下二叠统安洲组、栖霞组灰岩是主要的赋矿岩层;基底近EW向、NE向断裂是导矿构造,铀矿床定位于两者的复合部位;NW向断裂、推(滑)覆断裂、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含矿构造,也是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控矿为主,西部以推(滑)覆断裂为主;次火山岩及中基性脉岩的侵位不仅为铀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流体来源,还提供了有利的矿化剂、还原剂。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东部以NW向断裂及中基性脉岩为主要找矿线索,西部则以推(滑)覆断裂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凯  万欢 《物探与化探》2019,(3):494-501
乐平涌山地区隶属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塔前—赋春铜多金属成矿带。在该地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共圈定18处综合异常,通过对综合异常进行分类评价及评序,优选出较好的3处异常开展异常详细查证工作。经地表探槽揭露,新发现金矿(化)点2处,揭露金矿体2条,金矿化体2条,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良好,是寻找矽卡岩型铜矿、韧性剪切型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7.
钦杭结合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接合带。研究显示,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它在古生代仍存在洋壳,属于洋陆俯冲体系。中生代构造转换是一个重要的地质事件,它使钦杭带由特提斯构造域卷入到西太平洋构造域中,大地构造性质从华夏和扬子板块之间的板块构造机制为主,转为陆内岩石圈拉张伸展构造环境,并产生巨大的地质效应,最突出的是燕山期岩浆的大规模活动以及成矿作用的大爆发。燕山期花岗岩存在确切的幔源端元信息,幔源物质参与了许多矿床的形成,并为最近钨多金属矿床北拓找矿所验证。钦杭结合带是重要的斑岩铜(钼)矿带,斑岩铜(钼)矿在钦杭结合带北、中、南三段均有产出,它们的主成岩成矿年龄是燕山期,但带有古老俯冲带岛弧体系的基因。钦杭带也是一条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VMS型铜多金属矿床和SEDEX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发育。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带,古老俯冲带经燕山期改造/叠加成矿是钦杭成矿带的重要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地质历史时期,华南地区的主要构造格局曾是"两陆一线牵",即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及置于两者之间的钦杭结合带(古洋盆),钦杭结合带至少在中晚元古时期曾是一条板块俯冲、碰撞带。这与今天整个华南地区作为西太平洋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不同。尽管钦杭结合带主要成矿时期是中生代燕山期,但基于整体分析发现,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作用是钦杭成矿带的重要成矿机制,其在整体钦杭成矿带均有一定的显示。钦杭成矿带中生代地质事件对古老地质体的改造叠加作用广泛存在,突出表现在岩浆作用改造上,并  相似文献   

19.
羊里尾沟金矿是2007~2014年以来在迭部—武都砷汞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评价的一处中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炭(硅)质板岩,局部赋存于炭(硅)质板岩夹灰岩,两组NW向断裂控制金矿带及矿体的产出,主矿体局部表现为厚度大、品位较富、倾向延伸80m左右、赋矿岩性以炭质板岩为主的大透镜体。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辉锑矿,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属粒径大部分在0.01~0.037mm之间的微细粒金。下石炭统炭质板岩,NW向断裂破碎带,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围岩蚀变,Au、As、Hg、Sb、W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等是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黄山箬岭金矿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古陆东段,处于下扬子成矿省(Ⅱ-11)江南地块中生代铜-钼-金-银-铅-锌成矿带(Ⅲ-53)内。通过矿产勘查工作,认为箬岭地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目前已发现多条金矿(化)带,含金品位达1.27×10-6~8.52×10-6。在对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上寻找该类金矿的找矿标志,认识到矿区NW向与NE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银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矿区内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围岩蚀变是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矿石类型主要有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