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盛源盆地火山岩测年数据和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的最新资料,认为盛源盆地火山岩地层应归属早白垩世。 盛源盆地中的火山岩系,根据火山喷发旋回,地层层序与接触关系、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岩性岩相及其组合特征,划分为打鼓顶组、鹅湖岭组和石溪组,并已取得共识。打鼓顶组、鹅湖岭组曾归于上侏罗统,石溪组则有归于上侏罗统与归于下白垩统之争。但是,随着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积累和侏  相似文献   

2.
盛源盆地火山岩系地层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万良 《铀矿地质》2000,16(2):99-101
本文根据盛源盆地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数据和侏罗 白垩系界线年龄的最新研究成果 ,认为盛源盆地火山岩系的地层时代应属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
<正> 吉林通化地区三源浦晚中生代陆相盆地三棵榆树剖面,地层连续,化石丰富,是研究侏罗、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之一。张成梁等(1975—1976)作了系统研究。自上而下划分为: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东部侏罗—白垩系界线附近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孙革  郑少林 《地层学杂志》1992,16(1):49-54,T002
<正> 近年来,随着饶河东安镇具国际性对比标准的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的确定及其相关生物组合带的建立(孙革等,1989),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的侏罗—白垩系界线及其附近地层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研究成果之一是,鸡西盆地城子河组时代属早白垩世。在其典型剖面(穆棱河北岸路堑剖面)的城子河组下部,发现含早白垩世凡兰吟—戈特里夫期(Valanginian-Hauterivian)沟鞭藻的海相层(孙学坤、  相似文献   

5.
滦平盆地张家沟侏罗—白垩系界线上下为连续沉积的滨浅湖—半深湖序列,介形类和叶肢介类化石丰富,是中国陆相J\K界线理想的层型候选剖面。通过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类、叶肢介生物组合及沉积学与成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认为陆相侏罗—白垩系生物地层界线以介形类大个体滦平介Luanpingella的消失、女星介Cypridea的出现,叶肢介Nestoria、Pseudograpta及Keratestheria等的消失以及Eosestheria的始现,扇三角洲平原或前缘亚相或等同亚、微相带的结束为标志。陆相界线层型研究和定义异于海相盆地,陆相环境生物化石的自然缺欠可以通过地层格架建立及沉积亚微相序列高精度地划分、对比予以弥补,并应纳入陆相界线层型的定义中。  相似文献   

6.
高林志  王屹石  张恒 《地质通报》2018,37(7):1186-1192
在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的滦平盆地中生代地层野外考察中,采集了大北沟组凝灰岩样品,其锆石年龄测定结果引发对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思考。冀北滦平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发育,各类陆相生物化石极丰富,地层产出大量火山凝灰岩层,是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同位素测年和磁性年代地层综合研究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理想地区。根据生物地层研究,冀北滦平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的地层为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根据冀北—辽西地区同位素测年数据,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倾向于130Ma。获得榆树下标准剖面大北沟组顶部凝灰岩(斑脱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29.9±1.1Ma。  相似文献   

7.
西藏南部古错侏罗—白垩系界线剖面的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藏南部聂拉木古错剖面是我国目前研究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较为理想的剖面之一。本文论述了这条剖面上的双壳类、菊石的特征以及沉积环境特点,划分出2个双壳类动物群,从一个新的角度为进一步研究侏罗—白垩系界线提供了有关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文中简要介绍了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区域分布、沉积特征和垂向充填序列。针对目前土城子组时代不定的现状,结合近些年来已发表的土城子组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将土城子组年龄限定在154~137Ma。以往对土城子组进行的相关生物地层研究成果与土城子组时代一致。国际地层委员会(ICS)2013年提出将145Ma定为侏罗-白垩系界线年龄,这得到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安第斯地区最新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成果的支持,虽然最终确定这一界线还需更多高精度年代学的研究。再结合土城子组同位素年龄,提出土城子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存在于土城子组内部。国际地层界线及对比,特别是国际J/K界线应通过研究海相生物地层来完成,中国陆相J/K界线的确立应优先服从海相地层及其生物演化所划分的标志与结果。  相似文献   

9.
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体系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野外沉积层序、岩石学特征、古生物资料和地貌景观特征,本文对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相进行了初步分析,首次探讨了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信江盆地白垩系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即冲(洪)积、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早白垩世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扇三角洲相沉积,晚白垩世从盆地南缘到北缘大致为洪冲积相→辫状河流→三角洲→滨浅湖→三角洲→辫状河流→洪冲积相的展布方式。研究表明,该区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上白垩统冲积扇、辫状河相沉积产物,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与盆地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沉积亚相、微相类型对丹霞地貌的发育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江盆地是江西中生代火山岩系研究最著名的地方,早在1959年北京地质学院二十万分之一上饶幅区测就对这里的有关火山岩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其所命名的打鼓顶组、鹅湖岭组和石溪组等名称都在以后被推广到本省的其他许多地方。在北京地院工作之后,许多地质勘探队又在这里将有关地层研究工作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滦平盆地张家沟侏罗-白晋系界线上下为连续沉积的浅湖一半深湖序列,介形类和叶肢介类化石丰富,是中国陆相J/K界线理想的层型候选剖面。通过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介形类,叶肢介生物组合及沉积学与成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认为陆相侏罗-白垩系生物生物地层界线以介形类大个体滦平介Luanpingella的消失,女星介Cypridea的出现,叶肢介Nestoria,Pseudograpta及Keratestheria等的消失以及Eosestheria的始现,扇三角洲平原或前缘亚相或等同亚,微相带的结束为标志,陆相界线层型研究和定义异于海相盆地,陆相环境生物化石的自然缺尔可以通过地层格架建立及沉积亚微相序列高精度地划分,对比予以弥补,并应纳入陆相界线层型的定义中。  相似文献   

12.
云南的侏罗、白垩系分布广泛、层序完整、厚度巨大、化石丰富,由西至东为逐渐过渡的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是我国南方中生代陆相沉积与东南亚中生代红层、古地中海及其边缘地带中生代海相沉积相联系、对比的重要地区。长期以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云南的侏罗、白垩纪地层曾作过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争议最大者,莫过于景星组的时代及侏罗、白垩系的界线问题。笔者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队先后在吉安盆地、袁水凹陷、信江凹陷等有第三系和白垩系红色岩层(简称红层)掩盖的地区,进行了电测普查找煤工作。兹将我们对红层掩盖区物探找煤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吉林省通化地区三源浦陆相盆地三棵榆树剖面中,张普林等(1983)在原上侏罗统亨通山组发现了早白垩世固阳鱼群的重要分子昆都仑鱼(Kuntulunia),从而将亨通山组定为下白垩统。这一变动引起了国内有关学者的重视。198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东古生物研究所和吉林省地矿局区调所古生物室联合组队对三棵榆树剖面进行了考查,大家一致认为该剖面地层连续,层存清楚,后期构造影响较小。化石门类较齐全、数量丰富,是我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的重要剖面。1986年8月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中国学者近几年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讨论了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认为在建立中国陆相中生界区域年代系统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界线必须与国际接轨,时间上应与国际系、统界线相一致.如果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国际地层委员会最终采用135Ma作为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值,那么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推测应在张家口组底部,与区域不整合面相一致,表明热河生物群的时代肯定为早白垩世.如果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值将来确定为145Ma,那么冀北-辽西地区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推测位于土城子组的上部,意味着冀北地区缺失凡兰吟阶的地层,辽西地区可能缺失凡兰吟阶和欧特里沃阶的地层.  相似文献   

16.
福建宁化禾口盆地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况禾口盆地位于福建宁化县西部,西与江西石城盆地断续相连,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呈一狭长的北北东向展布、向西南开口的箕状断陷盆地(图1)。由于其含有特征的蚌类动物群等多门类化石,对福建和邻区自垩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及我国东部侏罗、白垩系的分界,都有着重要意义。因而,禾口盆地地层的划分对比及生物群研究,受到省内外地层古生物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自晚古生代以来多期叠合的含油气盆地,发育多套配置良好的成藏组合,已找到大量油气田。2000年以来在中部发现以白垩系和侏罗系为储层的一批油气田和油气藏,预示中部地区油气勘探有广阔前景。中部钻井岩芯资料对认识侏罗—白垩系沉积环境的发育演化特征和生储盖层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对油气勘探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文 《地质论评》1983,29(5):441-442
我国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特别是其过渡层在四川盆地十分发育。近年,笔者应用介形类化石划分生物地层单位和确定侏罗—白垩系界线,取得一定的进展。笔者将四川的侏罗—白垩系过渡层总归于达蒙介矩形达尔文介超共延带,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的遂宁组至城墙岩群顶的全部地层。其中包括两个共延带,即双柏达蒙介矩形达尔文介共延带和鳍女星介,景谷介共延带。前者从底自顶分为双柏达蒙介小怪介组合  相似文献   

19.
在北喜马拉雅广泛分布一套稳定浅海相地台型建造的侏罗、白垩系。由聂聂雄拉群、门卡墩组、岗巴群、宗山组及才里群组成岩石地层层郭。将吉里灰岩、辛木狄灰岩、古错灰岩等归并为岗巴底部地层,作为与门卡墩组的分办,构成一条穿时的岩石界线,而非前人的侏罗与白垩系间等时线。  相似文献   

20.
冀北滦平张家沟门村大北沟组上部首次发现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层 ,其中单颗粒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 133.9± 2 .5Ma、130 .1± 2 .5Ma,并新测得井上村东张家口组顶部流纹质强熔结凝灰岩单颗粒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 135 .4± 1.6Ma。综合研究及对比表明 ,滦平盆地含热河生物群岩系层序较为齐全 ,热河生物群应萌发于135Ma ;大北沟组大店子组界线年代为 130Ma。该界线年代的确定有助于侏罗白垩系界线年代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