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小学校防雷措施应科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国气象局部署和要求,2008年贵州省完成了60所中小学校防雷示范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该文就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及今后学校防雷工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依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文章探讨了新建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竣工检测要点,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和浪涌保护器,并给出检测顺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涪陵区防雷中心2007年6—8月对涪陵全区学校开展防雷安全大检查。该文通过对检查情况的认真分析,结合实际,指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办发[1999]1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中“参加建设的单位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严禁无证、越级承揽工程”的规定和中国气象局(防雷工程专业设计管理办法(试行》以及(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开展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防雷规范和标准,接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防雷工程建设资质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方可实施防雷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防雷工程专业设计、…  相似文献   

5.
杨再禹 《贵州气象》2012,36(2):43-45
基于贵州省安装工程计价定额,运用Glodon广联达详细分析防雷及接地装置的预算方法,目的使读者科学掌握防雷及接地装置预算的步骤、方法以及技巧。结合防雷技术服务相关规范、造价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对取费进行了介绍及预算分析,为防雷技术服务、防雷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防雷及接安装工程的利润、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秭归县防雷中心2002年7月针对该县县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所做的综合防雷工程为实例,从防直击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三个方面论述了有关污水处理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思路,并从防直击雷施工、接地及等电位连接施工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有关污水处理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烟台市县防雷工程集约化发展的起因、实施及有关制度的基础上,介绍了烟台市县防雷工程集约化发展的具体做法,指出了市县集约化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未来道路和今后一段时间防雷工程科技服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1玻璃幕墙防雷施工基础 玻璃幕墙工程属于外墙装饰工程,其防雷系统是通过土建主体防雷系统发挥作用,故土建防雷接地特别重要.土建预留给幕墙工程的预埋件,必须与结构防雷均压环可靠连接,并经检测接地导通.  相似文献   

9.
现代条件下的古建筑防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杰  于晖 《气象科技》2007,35(Z1):57-62
通过古建筑防雷工程的实践,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古建筑结构特点,分析了古建筑防雷的现状和存在的缺陷,并运用现代防雷新理念、新技术,以钟鼓楼、国子监、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典型古建筑防雷实践为例,阐述了古建筑防雷工程中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布设、雷电电磁感应、雷电静电感应、均压等电位及高大树木防雷等技术问题.针对古建筑引下线的布设距离不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粗引下线的方法来解决的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依法履行防雷行政管理职责,规范化地开展防雷减灾行政执法和对防雷工程的审核、验收工作是关系到防雷减灾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及NCEP 1°×1°资料,在诊断2013年4月19日河北省一次回流多相态降水过程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降雪漏报的原因。结果表明:冀中南降水区位于700hPa切变线南侧、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与850 hPa东北风急流交汇处,暖湿空气在冷垫上爬升和急流的次级环流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急流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及变化可作为降水预报的重要参考。对比分析雨区和雪区的温度廓线发现:通过温度平流分析温度的垂直分布和演变比单独分析温度特性层高度对于辨别降水相态更为可靠,而雷达风廓线资料可作为识别冷暖平流进而辨别大气温度层结变化的有益补充。本次降水相态预报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对温度垂直分布和演变判断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2.
张霞  林丽 《河南气象》2002,(1):18-19
利用郑州站1951-200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郑州地区的旱涝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农谚筛选出与春季降水相关较好的因子,组建了春季旱涝预测方程。经试报和历史回代,方程准确率和历史拟合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郑州站1951~200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郑州地区的旱涝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农谚筛选出与春季降水相关较好的因子,组建了春季旱涝预测方程.经试报和历史回代,方程准确率和历史拟合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区云和空中水资源分布与演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维佳 《气象科技》2010,38(1):58-65
利用1971~2000年台站云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地区云和空中水资源的分布与演变。研究发现:四川地区平均总云量为7.2成,低云量4.7成,全年阴天日数193.5天,降水日数154.0天,小到中雨日147.1天;全年大气可降水量为181.7kg.m-2。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云量夏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低云量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大气可降水量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少。云和小到中雨日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且夏季分布与全年分布显著不同。在高原上,总云和低云、降水日、小到中雨日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总云在平均状态附近波动略有减少,而低云、降水日、小到中雨日在平均状态附近波动略有增加;在盆地内,云和降水日的演变趋势相同,总云量、低云量、降水日、小到中雨日都在线性减少。30年来四川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线性变化则略有增多。  相似文献   

15.
16.
未来东亚地区硫化物沉降及输送的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东亚未来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预测资料,利用东亚硫化物输送模式拟了未来15年东亚各地区的硫化物沉降量、相互输送量的变化趋势力其对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15年东亚各地区的硫化物沉降量将日益增多,一些地区硫化物沉降量大大超出了土壤对酸沉降的承受能力,对周边地区硫化物的输送量也将进一步加大,形势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0-2016年站点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广西秋冬季暴雨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并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各类暴雨的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秋冬季暴雨可分为台风类、切变类和副高边缘类三类。其中,前两类暴雨发生次数最多,主要发生在9-10月份。高低空系统配置显示,秋冬季暴雨发生时对流层上层都伴有较强的高空急流,而对流层中低层的影响系统不尽相同;在暴雨期间,前两类暴雨副高减弱东退,第三类暴雨副高则加强西伸;广西秋冬季三种类型暴雨在水汽、热力、动力及形成机制方面也各有异同,但与汛期暴雨相比,各类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位置稍有差异,无论是水汽条件,还是动力条件,秋冬季暴雨比汛期暴雨要求都高,其中副高边缘类暴雨在不同季节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年1月至12月凭祥站自动与人工第二年平行观测气压资料,就自动与人工观测气压的差值及引起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自动观测气压值比人工观测气压值,日平均值普遍偏低0.3~0.4hPa。日最低气压在5~6月高温期差值最大,有时可达到1.3 hPa。(2)自动与人工观测气压的差值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3)自动与人工观测气压值主要分布在0.3~0.4hPa之间,在业务规定允许误差范围内(4)人工操作不当读数误差;观测时间不一致;仪器性能误差;自动观测在高温状况下的非线性以及其他原因均会导致自动与人工观测气压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9.
张东  汪瑛  冯业荣  方一川 《气象科技》2014,42(2):302-308
利用室内地板温度、气温、露点、湿度,以及NCEP 1°×1°分析数据等资料,对2012年广东2—3月冬春过渡季节"回南天"(高湿天气)的5次个例的天气形势、气象要素特征和物理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影响结束后,广东上空迅速转受暖湿空气控制,当室外空气露点高于室内物体温度时"回南天"现象就会产生;"回南天"是出现在冷暖急转的天气背景下的;冬春季节当持续控制广东的冷高压脊快速减弱,同时925hPa上有明显的偏南气流时,预报员就要考虑是否会出现"回南天"现象;气温快速回升,露点高于室内物体温度是"回南天"出现的必要条件,要重点分析未来露点的变化;"回南天"有两种结束方式,即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  相似文献   

20.
夏季是深对流多发的季节,深对流在STE(Stratosphere Troposphere Exchange,对流层-平流层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2005-2012年夏季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深对流统计发现,2009年深对流发生的次数较少,2010年深对流发生的次数较多。通过拉格朗日输送模式对2009年和2010年夏季的大气运动状态进行模拟并统计分析,发现30°N以南和以北的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特征,30°N以北我国及周边地区TST(Troposphere to Stratosphere Transport,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和STT(Stratosphere to Troposphere Transport,平流层向对流层输送)较为活跃,30°N以南远没有30°N以北地区活跃,但其净输送量却大致相当。在30°N以南,6-8月净输送是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在30°N以北,6月净输送是平流层向对流层输送,7-8月净输送是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比较深对流出现较少的2009年夏季和深对流出现较多的2010年夏季的TST和TST-STT,发现2010年6-8月这3个月的TST和TST-STT总量都超过2009年,表明2010年夏季我国及周边地区对流层向平流层的输送和净输送都强于2009年,与深对流活动的多少可能表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