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商丹断裂带东段基性-超基性岩带(体)及其中的铁、铬等矿化特征作了概述,在岩带中圈出了A、B、C、D四个基性-超基性岩体集中区,对该带中铁铬镍等矿产资源潜力作了地质预测,认为该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岩浆型铁、铬、镍等矿产的良好找矿远景区,提出了下步找矿工作思路、方法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北昆仑库尔良的西邻库地发现有铜(镍)硫化物矿,未见北昆仑地区发现铜(镍)硫化物矿的报导。1999年以来,在北昆仑地区晚古生界中上石炭统库尔良群中发现了基性岩浆岩带。该岩带位于北昆仑晚古生代沟弧带内,长达40km,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在基性岩体中已发现铜(镍)硫化物矿(化)体多条。主要铜矿体长度1200m,厚度2.5~8.6m,铜品位0.27%~1.53%,平均品位0.70%,矿化主要集中于岩体下盘,呈透镜状产出,走向与岩体基本一致。经预测本区有寻找大型岩浆熔离型硫化物矿床的远景。  相似文献   

3.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位于勉略结合带上,成矿区带属勉略华力西—印支蛇绿杂岩Mn-P-Cr-Ni-Au成矿亚带之略阳金家河-汉中天台山锰磷镍远景区内;矿床成因为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赋矿岩体为元古代(Pt3)变质(蚀变)超基性岩,早期含镍超基性主岩体是成矿基本场所,后期中酸性岩对超基性主岩体进行改造,总体上为低品位硫化镍大型矿床,伴生低品位Co。通过对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岩体特征、矿体特征等分析,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特征,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受镁质超基性岩、构造破碎带控制,中酸性侵入岩提供了镁质超基性岩再造成矿所需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4.
含铂基性岩体位于×山纬向复杂构造带东段,严格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岩体出露在前震旦系闪斜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条带混合岩等结晶基岩中;呈向北陡倾的透镜状展布,东西长70余公里,中间宽10余公里,两端逐渐变窄,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岩体中段较厚部分,赋存有一定规模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东端零星出现钛磁铁矿小矿体或矿化点,西端即本文所述并需进一步查明的含铂部分.岩体南北两侧为再度侵入的超基性岩体——橄辉岩、辉石岩、角闪石岩,呈透镜状及长条状分布,亦发现有铂矿化.横切岩体南端的一组东西向压性断裂带,使基性-超基性岩遭受破坏,岩石普遍被压碎变成  相似文献   

5.
由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异常,圈定镍多金属勘查区.受超基性岩体外接触带小岩体、构造蚀变带控制,构成工业矿体的矿化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辉砷镍矿化、钴硫矿化、磁黄铁矿化和金矿化.矿床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萨尔托海铬铁矿是我国大型铬矿床之一。本文论述了该区超基性岩与地表、浅部和深部铬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根据岩体产状、内部构造、岩石矿物学、岩石组构及通过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的分析对比、矿物包裹体的研究结果等,提出萨尔托海超基性岩体是岩浆成因的,是在造山带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成岩、成矿与变形、变质的。该区铬铁矿主要产于纯橄岩申,其次为斜辉辉橄岩,而橄榄岩仅有少量矿化。主要成矿地段的岩相均有自上而下由偏酸性到偏基性的垂直分带现象,工业矿体赋存于中下部纯橄岩—辉橄岩杂岩带的纯橄岩内或偏基性的辉橄岩中,其构造位置处在岩体基底凹槽之上;地表矿体则多是由形成浅部或中深部矿床的矿浆派生、沿裂隙贯入的脉状矿体。在造矿铬尖晶石中发现了原生硅酸盐熔体包裹体;肯定了褪色岩石富含Cl、B、S等挥发组分,岩石发生蚀变褪色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铬矿成矿作用有关;并从岩相、构造、地球化学及矿床特征等方面探讨了岩浆分异及铬矿床的形成作用。超基性岩及铬铁矿结晶温度介于1300—700℃之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部含有大量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这些岩体成带状分布,不同岩带中的岩体矿化差异明显,跨四川、云南两省的盐源-丽江-弥渡岩带中金宝山岩体为贫Cu、Ni富Pt、Pd矿化;四川北部的道孚-丹巴-康定岩带中杨柳坪岩体为富Cu、Ni、Pt、Pd矿化,但Pt、Pd矿化较金宝山岩体差;  相似文献   

8.
坡北1号岩体是幔源基性岩浆以深部分异多次侵入和结晶分异两种方式形成的基性-超基性复式岩体。该岩体属于橄榄辉长岩—橄榄单辉岩—单辉橄榄岩型,规模较大,分异良好,地表发现铜镍硫化物矿化带。与国内已知含矿岩体对比,1号岩体的类型、岩石化学特征、有用组分含量和地表矿化特征都在含铜镍硫化物矿体的变化范围之内。物探测量结果显示深部存在低阻高激化体。因此,1号岩体是坡北岩带中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远景很好的岩体。  相似文献   

9.
李金春 《甘肃地质》1999,(Z1):28-34,43
区内金矿床划分为两个矿带:阿尔金断裂金矿化带和北祁连北缘金矿化带。又细分为5个亚带和3种矿化类型:鹰嘴山亚带——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牛毛泉—寒山亚带——与中酸性火山岩破碎蚀变有关的金矿;雄子沟—河大坂亚带——热液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及金湾子—大风沟金矿亚带;石油河金铜矿亚带——断裂蚀变带和热液交代型为主的金矿。矿化类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热液交代型  相似文献   

10.
杨甲全  钟莉  邓刚 《新疆地质》2002,20(3):214-218
简述了坡北1号、10号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质特征,从总结求取哈密黄山 岩带(黄山东、黄山南、黄山)基性-超基性岩成矿富集系数入手,对坡北1号、10号岩体的Cu、Ni、Co资源量及硫化相资源量进行预测及对岩体的找矿方向作了简单分析,对北山裂谷带中基性-超基性岩体部署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中南部三叠纪岩浆岩的分布、系列与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澎  杨书艳  王欣平 《岩石学报》2016,32(10):3083-3097
朝鲜半岛发育大量三叠纪侵入体,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一个北东向走廊地带,该带状区域根据岩性差异,以洪城-高城一线为界分为两个亚带:北亚带(正长岩带/碱性岩带)主要分布在狼林地块南部及京畿地块北部,为碱性系列,以正长岩类为主;南亚带(二长岩带)主要分布在京畿地块南部-岭南地块,多为亚碱性系列,以(纹长)二长岩类为主,部分岩体有闪长岩-辉长岩端元,南部有少量A型花岗岩。这些岩体多形成于ca.230~220Ma,如本文获得的北亚带江北黑云母正长岩228.7±0.8 Ma锆石U-Pb谐和年龄。它们与本区高级变质作用时代接近,分布范围大致对应但稍大,说明它们是同成因的。岩石化学方面,这些岩体均显示高场强元素亏损,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典型的大陆岩石圈特征。南北亚带相比,北亚带岩体SiO_2和Na_2O等的含量整体上略低,而K_2O、Sr、Ba、La、Eu、Y、Cr等及稀土元素含量略高,轻重稀土分异程度((La/Yb)N)略高。空间上,两个亚带内K_2O/Na_2O和SiO_2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从南向北,两个亚带内K_2O/Na_2O逐渐升高,SiO_2含量逐渐降低;但K_2O+Na_2O和Sr/Y的变化是相似的:南亚带从南向北,北亚带从北向南,两者逐渐降低。我们认为这些岩浆岩为同碰撞或者碰撞后产物,两个亚带之间的界线接近华北和华南古陆缝合带,岩性和成分的空间差异受控于华南古陆(朝鲜半岛南部)向华北古陆(朝鲜半岛北部)之下俯冲所形成的特定壳幔结构。  相似文献   

12.
煎茶岭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的形成受超基性岩的褪化蚀变、F1^45断裂及白云岩地层、超基性岩体控制。F1^45断裂及与其大角度相交的上、下盘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结合该区找矿实践,分析认为其找矿标志包括:1)具有一定规模和多期活动特点的断裂挤压破碎带及其分枝断裂;2)以金为主的金、银、砷、汞、硼、镍、钻、铬、锰、锌多元素化探组合异常,特别是原生晕金、砷异常的较强部位;3)断裂带中见有蚀变白云岩带,蚀变组合为黄(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叶蛇纹石化、滑石化、铬云母化;4)含金背景值高的超基性岩体,超基性岩体内有后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并使得超基性岩体遭受了强烈改造变质;5)有利于交代作用进行的碳酸盐岩等围岩;6)区域上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煎茶岭地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这对于指导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并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吐哈盆地西南部铀矿化特征与成矿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吐哈盆地西南部艾丁湖斜坡带为一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其上在温湿气候条件下超覆沉积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体为一套河流相-河流三角洲相的含煤碎屑岩系;地层泥-砂-泥结构发育良好,砂体岩性主要为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长石质砂(砾)岩、岩屑砂(砾)岩;岩石为黑色和灰色原生地球化学,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组内层间氧化带广泛发育,总体可划分为完全氧化亚带、其不完全氧化亚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原生岩石带,砂岩型铀矿化完全受层间氧化带控制,位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内。目前已在区内找到了十红滩大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通过对吐哈盆地西南部构造地质背景、找矿目的层、层间氧化带、水文地质条件、岩石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及区内已发现铀矿床基本特征的综合分析,指出区内未来仍具有广阔的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找矿前景。认为十红滩地区作为下一步铀矿勘探基地,主攻层位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第一、三岩性段;迪坎儿地段为下一步普查远景区,主攻层位为西山窑组第三岩性段;白咀山、八仙口地段为下一步预查远景区,主攻层位为西山窑组第二、三岩性段。  相似文献   

14.
河南南部天目山岩体特征及其钼矿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法岭 《矿产与地质》2008,22(2):111-115
栾川-明港大断裂是华北板块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分界,其西部栾川一带形成了与花岗岩有关的南泥湖、上房等知名钼矿床。天目山岩体位于栾川-明港大断裂西段,具有富硅、富碱,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3Eu负异常及微量元素(w、Sn、Bi、Mo、Be、Nb)含量高等特点,属利于成矿花岗岩。通过对岩体中钼矿物的研究,指出钼矿化的主要富集区及今后找矿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硅质岩的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舒良树  王玉净 《地质论评》2003,49(4):408-412
新疆卡拉麦里构造带在奇台县南明水地区可划分为三个岩石一构造单元:①北带,由中泥盆世复理石组成;②南带,由中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岩—火山质碎屑岩组成;③蛇绿岩带。三者之间均为断裂接触。蛇绿岩套上部单元的红色硅质岩中发现丰富的放射虫化石,经鉴定,其时代确定为晚泥盆世法门期一早石炭世杜内期,代表卡拉麦里蛇绿岩形成的晚期年龄。  相似文献   

16.
青海玛沁县友后青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阿尼玛卿缝合带内,在友后清地区发现了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关系密切的钴铜矿化带。本文主要分析了友后青地区钴铜矿化带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华力西-印支期NW-NWW向的深大断裂控制着钴铜成矿作用。高精度磁测显示,区内有一条近NWW走向的磁异常带,异常强度中等偏高,呈串珠状分布。水系沉积物测量表明,以镍钴铬为主的多金属综合异常规模大,元素组合齐全,镍钴铬元素异常套合好。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与高精度磁测异常可以很好的叠合在一起,在空间上与基性-超基性岩关系密切。沿NW-NWW向断裂带,与基性-超基性岩叠合较好的物化探异常区是该地区寻找钴铜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地构造单元及地质背景条件与磷矿特征,秦岭地区划分4个成磷区,即华北、秦岭、扬子与摩天岭区。磷矿主要形成于晚震旦世和早寒武世。其间发育着不同岩石,构成各种类型矿石。磷矿的形成与陆源物质、有机质及铀矿关系密切。磷矿层处于“继承陆源碎屑”建造或“造海蒸发岩碳酸盐”建造中,特别是两种建造过渡带。矿床形成在地壳比较平静时期与造海运动关系密切。在扬子区北缘磷矿床通常赋存于“古地形高地”或“水下隆起”周围,常呈带状。扬子地台区北缘(摩天岭区)比华北地台南缘对子磷矿床形成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俞军真  郑有业  许荣科 《地质学报》2020,94(11):3361-3375
双口山金- 银- 铅矿床地处柴北缘西段,赋存在滩间山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中。矿体由金矿体和银铅矿体组成,成矿作用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双口山含金矿体赋矿围岩及含金石英脉进行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赋矿围岩形成时代为443±2. 9Ma,与区域滩间山群火山岩形成年代一致(440~490Ma)。含金石英脉热液锆石U- Pb年代为402. 8±4. 2Ma,与区域金矿床成矿年龄以及韧性剪切带年龄相接近(~400Ma),代表了金矿体热液作用及成矿时代。结合地质特征及前人研究,表明双口山金银铅矿床是柴北缘造山带在不同造山带演化阶段,由不同成矿作用,在不同时期,相互叠加形成的复合型多金属矿床。金矿体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特征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其成因主要与造山运动过程中的变质和变形作用有关,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绿片岩相的滩间山群变基性- 超基性变火山岩。银铅矿体为岩浆热液型,成矿与后碰撞造山作用伸展- 构造转换有关的岩浆作用有关,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于晚泥盆世深部含矿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论花岗岩按照Sr-Yb的分类:应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张旗  金惟俊  李承东  王元龙 《岩石学报》2010,26(12):3431-3455
在"再论"中我们提出了花岗岩按照Sr-Yb分类的新标志(张旗等,2010a),本文进一步讨论该分类的应用。文中举了国内外许多实例(包括柴达木、北祁连、内蒙古、松潘-甘孜、大别、太行、华北古元古代和华南新元古代以及土耳其、俄罗斯、巴西、刚果、波西米亚、意大利等),着重讨论了花岗岩Sr和Yb含量与其形成压力和深度的关系,指出本分类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在于与其形成的深度有关,并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产出地区的地壳厚度有关。例如应用本方法分析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花岗岩,很难得出该带在古元古代发生过碰撞的结论,华北克拉通是否分为东西两块也需要重新认识。又如对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分析表明,华南地块内部在新元古代时地壳较薄,但是,与Rodinia大陆的裂解似乎无关。文中还对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成矿与压力有关的概念。如金铜与地壳厚度大的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有关,钨锡与地壳厚度薄的南岭型花岗岩有关,而不论矿床是什么类型的,只要它们与花岗岩有关,必定受矿液源区深度的控制,要么是在加厚地壳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要么是在地壳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花岗岩无比复杂,我们用Sr和Yb两个元素对花岗岩重新进行了分类,只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问题肯定不少,需要广泛的实践的检验,需要深入的实验研究的检验,需要理论的探讨,需要经过一系列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才能逐渐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研究华南地震层析成像的基础上,按照大地构造环境和软流圈上涌形状和热度,将中国东部(大陆)中生代上地幔中岩石圈 软流圈构造划分为3类:(1)陆台区(华北块和扬子块),软流圈沿古裂陷上涌,其柱头上方形成幔壳混熔花岗质岩及相应Au、Cu、Mo、Pb Zn等矿集区,并于软流圈与岩石圈厚区之陡接触带形成中基性杂岩及相应Fe矿集区;(2)褶皱带中心区(南岭及其延伸带),软流圈在适当深度、热量充足、较大范围内“平卧”,因热传导而致使地壳内物质部分重熔,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及相应的W、Sn、稀有元素矿集区;(3)褶皱带边缘区(大兴安岭南部及华南南缘),在软流圈上涌柱上方形成幔源或幔壳混熔的花岗质岩,相应为Cu、Au、Pb Zn、Mo、Ag矿集区。总之,软流圈上涌是中生代构造、岩浆、矿集区形成之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