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钼矿产基地。以构造-岩浆-成矿系统为指导,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印支期—燕山期与重熔型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钼)矿床成矿系列和与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碱性岩有关的钼(金钨)矿床成矿系列。金(钼)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糜棱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复合型等,以前两者为主;钼(金钨)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石英-碳酸岩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也以前两者为主。该区三叠世以来共发生过3次岩浆侵入活动,每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钼金矿化作用,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钼金矿化高峰期。钼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210~220 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140~145Ma)、早白垩世中晚期(110~138Ma);金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约220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约130Ma);钼、金成矿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叠合,而在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分离。整体上,区内岩体与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燕山期金钼成矿作用强烈发育。该区娃娃沟—峪耳沟、峪耳沟—曹家沟、太子坪—葫芦沟—荒地沟与文公岭北坡等地区为金钼多金属矿的有利找矿靶区,并应特别重视中酸性小岩体的含矿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矿床受SN向宝岭倒转背斜和观音打座倒转背斜的控制,矿石以铅锌硫化物矿石为主.从矿床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特征来分析,研究表明,黄沙坪矿床近矿围岩中铅锌有明显的预富集,局部形成了矿源层或矿胚,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明显,属典型的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导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3.
燕山期由于受华夏构造自东向西仰冲作用的影响、改造作西侧伏的海西、印支褶皱带形成NE向分布、断面南倾、向西南撒开、向北东收敛,形如帚状推覆断裂带,在靠近收敛部分控制着金矿的分布。印支期金矿和碳酸盐台地礁岩的消失、礁前滑脱砾岩和火山碎屑浊积岩系上超盆地的复合、有机质的热解、分异有关,形成成岩—后生矿床;燕山晚期金矿以改造作用为主,形成后生矿床。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广西河三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并从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单矿物微量元素特征方面与南岭层控矿床和湖南典型岩浆热液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河三铅锌矿应属高-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系成矿热液沿断层破碎带和有利岩性段充填交代而成。成矿母岩推断为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和英安质流纹斑岩。某些矿床中发育的纯透辉石层与成矿不具必然联系。成矿年龄测试计算和成矿时物化条件计算结果,表明矿床是在燕山晚期相对开放的低压环境中进行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其交汇处以及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地段是寻找本区该类型矿床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黄金洼锡矿矿体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讨论了成矿作用,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处九瑞地区有利多金属成矿带,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的产生是成矿作用发生的起始条件,区内丰富的多级断裂构造体系为岩浆、成矿流体运移和最终就位提供了运、储、移的重要空间,尤其是断层F1和F4之间所形成的次一级密集北西—北西西向裂隙带成为成矿流体汇聚的重要场所,成为主要的矿产聚集地。矿床的形成是多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矿物质经历了富集、活化、再次富集、定位成矿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流砂沟锰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的探讨,认为流沙沟锰矿床为燕山晚期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矿床,矿体形态、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差异较大,其容矿构造不是南北向断裂破碎带,而是与之交汇的次级断裂破碎带。  相似文献   

7.
岩浆硫化物矿床勘查研究的趋势与小岩体成矿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9年西安Ni-Cu(Pt)岩浆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近10年来的勘查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岩浆硫化物矿床勘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与大型层状岩体有关的铂族矿床仍然受到关注;Sudbury矿床的特殊性和不可参照性取得了共识;小岩体矿床是勘查研究的主流;通道成矿作用受到重视。以大型层状岩体Bushveld为例,介绍了其中的Merensky矿层、UG-2矿层和北翼接触带的Platreef矿床。由于中国没有发现这种大型层状岩体,因此应当重视那些中小型层状岩体中可能赋存的铂族矿床。迄今为止,除了Sudbury矿床这个特殊的实例之外,国内外所有具有经济意义的Ni-Cu矿床都寄生于小岩体中并自成一个成矿系统。这个小岩体成矿系统包含成矿背景、邻近深大断裂、原始岩浆、先导性岩浆成岩作用、继发性岩浆成矿作用以及深部熔离-分期贯入-终端岩浆房聚集成矿等。近10年的勘查实践进一步说明,这类小岩体矿床仍是中国今后的主要勘查研究方向。最后,介绍了Noril sk-Talnakh和Voisey s Bay矿床的深部熔离-通道成矿机制,这种机制增添了小岩体成矿作用的多样性;但是,其现存空间是开放性岩浆通道还是封闭性终端岩浆房,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2009年青海1:20万雁石坪、索加、龙亚拉幅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中发现一处铁、铜矿点。处于三江成矿带北段,构造位置为开心岭-杂多岛弧带;成矿作用:陆块裂解-盆地伸展伴随火山侵入-喷流-沉积,形成层控矿床。挤压抬升-基底隆起发生岩浆侵入、热液活动,形成矿床(点)并对层控矿床部分地段进行叠加;陆-陆碰撞-复合造山,于区内北部形成热液矿床和山间盆地中的沉积型盐类矿点。区内反映成矿期次多,火山活动较发育,成矿作用多种,成矿远景较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取才于《广西铅锌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是在该项科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归纳而成。按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因素,将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两大类,前者又划分为矽卡岩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两个亚类,后者划分为沉积—改造型、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和后成型三个亚类,并以矿床实例说明其特征,初步论述了铅锌矿床受地层层位、构造、岩浆岩等多种控矿因素,根据成矿规律,指出几个主要的铅锌成矿区带地质条件优越,有着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八家子铅锌矿田位于华北地台之燕山台褶带内之辽西台陷南部边缘,靠近山海关隆起。地层为燕山型中、上元古界、侏罗系,中生代花岗岩为印支—早燕山期碱厂“S”型同运动似斑状花岗岩超单元、燕山中晚期圣宗庙“Ⅰ”型花岗岩两个序列。构造应变图形复杂可分为印支期褶皱推覆构造系统,燕山中期出现的裂谷盆地和正断层系组成的伸展构造系统,燕山晚期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燕山末期出现的走滑构造系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沿八家子盆地东缘和北西缘分布,控制铅锌矿床的就位与分布,为成矿期构造。八家子铅辞矿床为矽卡岩型热液矿床,与圣宗庙“Ⅰ”型花岗岩超单元有成因联系,特别是与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受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成矿区带一般指具有矿产资源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而成矿系统主要从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角度研究成矿的总体特征,包括矿床组合、成矿系列及其联系,是划分成矿区带及总结成矿规律的重要依据.东天山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与塔里木地块之间,可划分为大南湖—头苏泉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康古尔塔格—黄山金铜镍成矿带、阿齐山—雅满苏铁铜多金属成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刘家堡子-狼洞沟金银矿床地质、成矿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矿区内近EW向和NE向断裂构造是主要容矿构造;最佳找矿元素前缘晕组合为As-Sb-Zn,矿上晕元素组合为Au-Ag-Pb-Hg,尾晕元素组合为Ni-Cu-Co;成矿作用中,古老基底中元古宙老岭群变质岩系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在提供成矿物质的同时还提供了热动力。刘家堡子-狼洞沟金银矿床应划属为与燕山晚期超浅成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裂隙充填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3.
钠长石是我省的一个新发现矿种。钠长石产于石英闪长岩体的外接触带九里坪组的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层位中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其成矿主要受侵入体、地层层位及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层控矿床 ,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矿床形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包括地质重演律、成矿作用趋向律及矿床形成的复杂性。地质重演律表明较低层次的成矿作用是较高层次成矿作用的“缩影”,是高层次同类地质作用发展历史的简短重演。地质重演律是地质演化周期性和不可逆性的辩证统一。成矿作用趋同律,即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产生相似的、甚至相同的矿物形成物。“一定元素组合在一定的热力学环境中形成的矿物组合是一定的,而与其成因方式无关。”这一规律表明不同层次、不同成因的成矿作用受某种共同因素的支配,成矿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矿床形成的复杂性,由矿质多来源、成矿多(长)期多阶段、矿床多成因的“三多”表现,可以得出两点认识:(1)随地质历史的演化,矿床是在愈来愈复杂的成矿系统中产生的;(2)矿床规模越大,形成时间越长,矿床的复杂性就越强。这几个有关矿床形成的基本规律,不仅对于成矿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瑶山西侧成矿带泥盆系层控矿床中的铅、硫、碳、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探讨了本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和含矿溶液性质。认为,铅主要源于上地壳泥盆系—寒武系岩石,后生阶段有部分印支—燕山期幔源铅(基性岩)加入:重晶石硫源于寒武—泥盆纪海水硫酸盐,而硫化物矿物硫源于细菌还原海水硫酸盐成的H_2S;矿物包裹体流体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说明后生期含矿热液属于大气降水深循环形成的热囱水,部分碳、氧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带北段可能有岩浆期后热液的叠加。据此,将本区划为前泥盆纪、泥盆纪、印支期等三期成矿作用,形成了成岩、成岩—后生和后生层控矿床系列,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华南是我国战略性矿产钨锡的主产地,且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附近常发育Li、Rb、Be、Nb、Ta等稀有金属矿床,但对这两类矿床的成因联系并不清楚。通过收集整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和钨锡矿床的研究资料,对稀有金属矿和钨锡矿的成因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认识到这两类矿床具有区域-矿田-矿床-矿物多尺度的空间相关性,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相近性,且成矿主要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有关。两者之间“偶极”式分布样式为利用华南极为丰富的钨锡矿床勘探及研究成果寻找稀有金属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陆川县米场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陆川县米场钨钼矿区位于博白-岑溪铅锌钨锑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内,矿体产在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与奥陶系黄隘组接触带中,赋矿岩性主要为矽卡岩.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米场钨钼矿床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交代矿床.该区具有良好的钨钼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床地质背景研究,阐述了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块北缘,燕山台褶带太白维山推覆体北部,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特征及成矿作用标志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该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图,为该区及同类型矿床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动力热液成矿作用的概念、特点、形成机制和热液矿床的新分类。动力热液作用极为常见,它所形成的矿床具有与其他热液矿床极不相同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成矿物质均系来自围岩,就地成矿;矿脉形态复杂多样、大小不等,且不生根,其分布仅局限于构造破碎带(形变带)之中,同期的矿脉和脉石脉在断裂带的不同构造岩分带中,其形成温度常不相同;不显围岩蚀变。笔者认为,层控矿床主要是通过各种成因的热液对矿源层或贫矿层的改造而成,对矿源层的改造动力热液是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蛇绿岩分布广泛。蛇绿岩中有着成因上和时空上紧密联系的一系列非金属矿床,它们构成了蛇绿岩建造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这一成矿系列中的主要非金属矿有橄榄岩、玄武岩、蛇纹岩、石棉、滑石、玉石类等等,主要的成矿作用有岩浆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交代蚀变作用等。其成矿作用和矿床分布模式有明显规律,这些规律对于地质勘查、资源开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