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灾害防御研究委员会、台友经济发展公司(厦门)、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市地震局,于1993年3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联合召开了199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来自全国地震、气象、水利、地质、地理、环保、天文等部门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44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主持了会议,福建省副省长王良溥、省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6月22日至25日在西安召开了1992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教授的委托,郭增建、王涌泉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科研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26人参加了会议,其中20人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交流了各学科对天灾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1997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于12月!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22篇.来自水利、地震、气象和有关院校的30名学者、专家到会交流.会议自始至终充满着热烈争鸣的气氛.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1997年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以各种形式提出的预测意见的效果和经验教训.与会代表认为1997年的天灾预测效果是可喜的.(l)预测1997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大陆特别是105”以西地区,面临发生7.5级以上强震的危险.实际情况是:1997年11月8日旧时02分(北京时间),在中国大陆东经105”E以西地区的昆仑山区(35.2”N,87.3”E),发生了一次7…  相似文献   

4.
1996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1996年4月10-13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湖南省科委、文波预测研究所,在韶山市联合召开了1996年度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来自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有关院校、湖南省有关单位等部门的...  相似文献   

5.
'98南方大水预测总结及'99全国天灾预测研讨会于1999年4月25日至28日在福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福建省科协学会工作部、福建省水利学会、福建省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同时首届福建科技论坛(主题是预测屿减灾)相并举行.与会代表107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前副理事长曾融生院士、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增建、副了主任王涌泉教授以及福建省人大、政协、科阶、地震局、水利厅、气象局、地矿厅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福建省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陈振健致开幕词.曾融生"大陆碰撞与大陆地震"、王涌泉…  相似文献   

6.
1997年4月26日至3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中山市水利电力局、三防办公室在广东省中山市联合召开了1997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来自全国地震、气象、水利、天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71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1997年全国自然灾害的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认真的预测性讨论,阐述了所用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检验事实,并对2000年前的某些重大灾害进行了初步预测.有关专家个人的预测意见,编印了《1997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简称黄皮书),其中包括1997年全国地震、暴雨、台风、洪水和干旱等方面的预测意见40多条,供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指导与支持下,于1992年5月7日成立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会组织预测家对1992年天灾进行了预测,并汇编成《1992年天灾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8.
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专家论坛是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的分会场之一,于5月7-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增建研究员担任讨论会主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5篇.有60位专家与会,33位专家在会上做了报告.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综合预测方法论、综合预测机理与成因、重大自然灾害预测研究进展和对今后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工作的建议.这些论文报告紧紧围绕着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领域中最困难、最前沿、对社会产生减灾实效最关…  相似文献   

9.
郭增建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411-419
回顾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0年来推进开展天灾预测工作的历程.天灾主要包括气象灾害、水灾、地震等,简述了进行天灾预测的10种推理思维和方法以及取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1994—2008年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挂靠兰州地震研究所14年中他的重点预测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6):837-838
1992-1993年《黄皮书》年终检查总结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1992年天灾预测意见汇集》(简称《黄皮书》),于1992年5月7日在北京内部发行,并上报中国科协.1992年11月11日在昆明检查总结,部分内容已在《地球物理学报》第3...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国际减灾十年的第三年,也是我国地球物理科学奠基人之一,天灾预测的带领者翁文波教授八十寿诞之年。国内外晚辈地球物理工作者和天灾预测工作者以崇敬和祝愿的心情,向翁老致意。1934年,翁老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作毕业论文时,就选题为地震预报。这是他为民减灾志  相似文献   

13.
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征集并汇编的《1993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九三黄皮书》)中辑录了全国许  相似文献   

14.
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翁文波教授作学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教授于1992年7月7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作了题为“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翁文波教授在1992年1月对美国加州1992年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三要素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翁文波院士的信息预测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翁文波院士提出的信息预测理论体系是一个具有自主创新的体系.它的创新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翁先生创造性地提出:认识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的认识体系:抽象体系、物理体系、信息体系.其中“信息体系”是翁先生第一个提出的;(2)对数据基本性质的新认识,特别是指出自然数、整数在研究和预测中的重要性;(3)翁先生新提出信息预测,它与统计预测有很大不同等等.翁先生的信息预测理论在天灾预测实际中取得了丰硕的成功预测成果.  相似文献   

16.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在泰安市召开了煤田物探专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文津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傅承义与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分别向大会作书面发言或送来贺信。理事刘光鼎和孙文涛在会上发言并作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曲宝林也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7个部门的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宣读了97篇,其中重磁8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旱灾害的有序网络结构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有序性和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秩序,具有广泛的普适意义.历史资料表明,中国水旱灾害具有显著的有序性. 基于翁文波的信息预测理论,本文详细分析讨论了中国天灾时间序列的可公度信息系的特性,同时相应构建了长江、黄河历史大洪水以及全国大旱灾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长江流域大洪灾其可公度信息系的网状结构由基本周期60a、22a、38a、53a、82a所组成, 其中干支60a周期最具重要意义,它是天灾时序的主链.太阳活动的22a、11a等周期,也对长江洪涝灾害的节律产生重要影响.略去太久远的预测,未来长江大洪灾可能发生在2007~2008、2013、2020-2021年前后.(2)黄河大洪水也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50a、22a~23a为其主要周期.未来黄河大洪水可能发生在2004、2014、2021、2027年前后.(3)未来我国大旱年份可能发生在2010、2016和2021~2022年前后.(4)宇宙是统一的整体. 日、地、月运行与天灾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影响. 天灾的发生可视为地球内部因素和外部天文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巨洪、大旱更是多因强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重大天灾时间序列所呈现的网络结构特性可能是其形成的一种机制. 因此,把巨灾放在天地生大系统范围内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5)利用天灾时序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和中长期预测,它避免了传统数学分析的繁琐和数量的不可识别性,为我国防灾减灾提供了一种直观、便捷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3月22—24日,在敬爱的周总理故乡——美丽的淮安举办了"全国第五届防灾减灾之路研讨会——暨周恩来防灾减灾思想及汶川地震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江苏省淮安市地震局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地震局承办,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欧美同学基金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是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早在本世纪40年代初,他就献身于西北戈壁滩的石油勘测事业,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电测之父”。半个世纪以来,他在重力、地震勘探、石油测井、地球化学勘探诸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他创导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气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邢台地震后,他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潜心钻研预测理论,提出“三元可公度性”等方法,得出独创的预测公式,对天灾  相似文献   

20.
吴雪芳  张永仙 《地震》1998,18(1):102-10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于1997年9月19至23日在杭州联合召开地震短临预报研讨会,来自各省局、地震台站、中国科学院、有关工厂等22个单位5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宜瑚并代表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主持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主任罗灼礼作了大会报告;浙江省地震局副局长陈修民在会上讲了话。会议在热烈活跃气氛中进行。会议对近二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个主要地震(1995年7月12日云南边境孟连?.3级地震、1996年2月3回云南丽江7.0级地震、1996年3月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