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学术讨论会”。 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国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们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们的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会议将交流近几年勘探地球物理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重点是:①寻找隐蔽油气藏及深部隐伏矿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②直接寻找油气和间接寻找各种矿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③寻找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种矿藏的  相似文献   

3.
勘探地球物理(89)国际讨论会(BISEG—89)于1989年8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是在三年前由中国地球物理学界的三位元老顾功叙、傅承义、翁文波先生发起,立即得到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协会(SEG)前主席R、J. Greaen、技术委员会主席Stanley B. Jones等的热情支持,经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和美国勘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31日至4月3日,CPS/SEG北京200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自1978年以来,本次大会是勘探地球物理学界在中国举办的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CPS)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联合举办,以地球物理如何满足油气勘探的高难度化、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为本次会议主题,针对具有巨大挑  相似文献   

5.
由会长巴曼先生率领的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代表团一行十二人及四位夫人于1982年9月18日到达北京,受到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及其所属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学会的热烈欢迎。 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与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有关负责人就发展今后学会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进行了会谈。双方对1978年以来互相学术交流和友好往  相似文献   

6.
1992年11月18—2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2届地学层析成像(Geotomography)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由日本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SEG)共同组织,来自美国、日本、中国、朝鲜、澳  相似文献   

7.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学会(CPS)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联合举办的北京’93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于1993年7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6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列席代表200人。4年一度的物探装备技术展览在国际贸易中心隆重展出。13日上午,王涛总经理和SEG主席Marion R.Bone为展览剪了彩。4天中,约1.5万人参观了48家石油公司的展台。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31日至4月3日,中国石油学会(CPS)和美国勘探物理学家协会(SEG)联合主办的2004年第六届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SEG年会是全球地球物理界的顶级专业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小范围的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会议主要交流、展示各国在地球物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新仪器.本次会议共有国内外地球物理方面的专家、代表1200余名参加.会议共设立了5个分会场和软件、仪器展区,同时举办了由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总裁参加的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与地学有关的国际会议相当多 ,内容涉及地质、环境、灾害、地球物理、勘探等各个方面。近几年中国地震局组团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有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学会、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 IUGG)、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 IASPEI)等举办的学术会议。本文着重介绍近期与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有关的一些主要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1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主办 ,旨在召集来自西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球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 ,促进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 ,同时 ,亦欢迎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GS)和美国面向地学的计算机学会(COGS)于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ISCAG).该会得到了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学会(AAPG)及联合国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察协调委员会(CCOP)的支持,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热烈响应.出席会议代表500余人,分别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十八个国家,提交论文250余篇,  相似文献   

11.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ISEEG’97)1997年10月25—28日在成都理工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成都理工学院共同主办,成都理工学院承办.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春晖计划”、地质矿产部、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fl:,)、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EEGS)等的大力支持.国内外15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代表共42名.会前出版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第51届国际会议与展览于1981年10月12日至15日在美国洛杉矶的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席菲利波恩(Walter R.Fllippone)的开幕辞中继续提出“地球物理学家:探索地球与空间的新领域”为年会的口号。会议中提交的论文共计314篇。会前举办了有关海洋和地震勘探偏移技术的专题讲座。会议期间举办了称之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勘探仪器展览会”,309家石油公司和厂商展销了各种地球物理勘探仪器。以刘光鼎为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GS)与美国面向地学的计算机学会(COGS)决定于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CAGIS)。届时邀请世界各国地球物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参加,会议为世界同行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专家的合作和友谊,推进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欢迎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  相似文献   

14.
1992年7月27—31日,曾在莫斯科举办一次国际地球物理勘探与开采博览会与物探技术展览会.会议由国际SEG(地球物理学会)及俄罗斯和独联体其它国家的学会成员共同组织.会上俄罗斯科研生产国营企业(Hпгп)石油地球物理部门的专家ю.M.萨尔基索夫和B.M.库得莫夫合作发展了题为“大陆地壳的新动力模型是提高地球物理方法地质工效的基础”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指出:当前地球物理工  相似文献   

15.
国际地球内部热和动力状态的数学问题讨论会于1980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会址设在加州大学的阿罗赫德湖(LakeArrowhead)。有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法国、澳大利亚、西德、意大利、日本、印度、东德等国84名科学家参加。会议的主人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主办机构是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的数学地球物理联合委员会、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和欧洲地球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联合会间岩石圈委员会、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和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英国、法  相似文献   

17.
授予菲利普.H.艾布尔森(Philip HaugeAbelson)的史密斯奖章是为纪念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科学,特别是地球物理学的两位科学家而设立的。艾布尔森对科学的贡献,包括他个人的研究工作,任《科学》杂志编辑期间的卓越的工作,以及他曾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长等都是众人皆知的。但是人们可能还不太知道他在把《地球物理研究》(JGR)杂志创办成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主要杂志和世界主要的地球物理编年史中所起的作用。在5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地球物理年来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成员可在诸如地震学会、美国气象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会之类的一些组织的专刊或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学报等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这些学报试图起到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于1981年9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联合学术讨论会。双方与会者各为40人。中方代表是正在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总地球物理师、地球物理师、总工程师、工程师、科研人员和教员;美方代表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双方代表在会上提出的论文共68篇,美方38篇,中方30篇;其内容绝大部分是属于地震勘探的方法、原理、数据的取得和处理方面的成果,也有些是就一个地震勘探问题的综  相似文献   

19.
会议 名 称会议地点联 系 人 及通讯地址1985.21985.51985.61985.6.26—281985.7.29—8.9阿拉伯和东北非泛菲地壳演变讨论会(第二届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164项目会议)海洋地质学会议国际中、南美洲近代地壳运动讨论会国际非洲大地测量学讨论会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会议(两年一次会议)欧洲岩石圈演变会议大陆扩张构造学会议国际地球化学勘探会议(地球化学勘探协会第八届国际会议)国际数学大地测量学讨论会海洋断裂带会议欧洲科学编辑协会第二次会议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春季会议第二届国际土壤力学和地震工程会议欧洲勘探地球物…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在国内外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同步发行英文网络版.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