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日至10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67个单位从事古地磁学和地学工作的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其中64篇分别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4年12月7日至1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第二次古地磁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四十个单位的6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嵬和常务理事谭承泽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上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共58篇,采取大会与小会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次会议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古地磁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不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以及实验方面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对古地磁用于研究我国构造地质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结果,为建立我国某些构造单元的视古地磁极移曲线的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磁性地层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研究进展与方向座谈会于1986年12月17日—2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的20个单位44名代表,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崑、常务理事肖佐主持了会议。 地磁与高空物理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支观测、分析和理论队伍,开展了太阳风、行星际、磁层、电离层、中层大气、地球基本磁场、地球电磁感应、古地磁、震磁关系等多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国内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中作出了贡献。这次会议上的三十多篇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地壳与上地幔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30日至1983年1月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47个单位的代表,在会上宣读了83篇论文,就人工源地震的深部探测、天然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地磁、重力、地热、遥感、古地磁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学术交流。通过这次会议的讨论展示了我国地壳与上地幔研究的潜在力量及其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全国古地磁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2日至6日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38个单位103名代表,代表中有老一辈科学家、中年科学家,还涌现了一批刚从国内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为会议增添了活力。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朱岗崑、谭承泽参加了会议,并在开幕式、闭幕式分别讲话或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日—1月10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来自67个单位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崑、常务理事谭承泽、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所崔盛芹和陈庆宣教授主持了会议,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高由禧教授到会并讲了话。 古地磁学是研究过去地磁场方向、强度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五十年代中期,海洋古地磁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7.
’97全国古地磁学、环境磁学与岩石磁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35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生产部门6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篇,有28位代表就30个专题作了学术报告,内容丰富,涉及构造磁学、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土壤磁学及测磁仪器和实验方法等.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上述领域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其中,中国黄土低温剩磁测量与热磁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中国南方海相石灰岩的岩石磁学研究、南黄海冰消期以来环境磁…  相似文献   

8.
第一届年轻地质年代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9日至13日在京召开。到会代表来自我国28个单位,共计82人。提交大会的报告和论文共计33篇。会议涉及的主要年轻地质年代测定方法有~(14)C、TL、FT、K-Ar、U系、ESR、古地磁、~(210)pb、~(10)Be,~3H,孢粉分析、钙质土壤测年法以及石英碎粒显微风貌判断相对地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6年11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召开了深部构造工作会议。理事长顾功叙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常务理事曾融生主持了会议。来自地矿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高等院校的代表54人参加了会议。 各部门向会议提交了报告摘要30余篇,会上报告了25篇,主要交流近几年来各个部门所做的深部构造工作的进展情况。从提供的报告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深部构造探测工作发展很快,有关人工地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地震勘探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12月4日至8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的科研、生产部门和大专院校从事地震勘探工作的近11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心的内容是交流地震勘探在我国各个不同领域内的使用经验、效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设想。会议共收到论文92篇,内容广泛。其中,大会宣读23篇,专题报告会宣读36篇。会议期  相似文献   

11.
全国古地磁实验方法和岩石磁学研讨会于1992年12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37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北大副校长、国家基金委副主任陈佳珥教授、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光鼎所长到会祝贺。 与会代表围绕着如何提高古地磁数据可靠性、提高我国古地磁研究的整体水平这一中心议题,就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以下简称“三磁”)研究中的新原理、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等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地壳与上地幔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31日至1983年1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石油、地质、冶金、铁道、海洋、地震、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47个单位,约110名代表。 会上宣读了83篇论文,内容广泛,涉及人工源地震的地壳与上地幔深部探测,天然地震、大地电磁测深,重力、地磁、古地磁、地热、遥感,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从理论、方法、分析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首次在广州召开了地球电磁感应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43个单位的10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9篇,其中23篇在会上宣读。 会议介绍了近十年来我国在大地电磁测深、频率测深、地磁测深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了进行广泛  相似文献   

14.
首届全国行星科学大会于2021年6月18日-21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大会设有8个分会场,25个科学专题.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500余篇,其中海报展板100余篇,口头报告400余篇.本次会议吸引了我国相关专家学者、机构代表、青年学生等共106家单位,1020位代表参会,16家展商参展,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新华网、中新网等国内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5.11.3—11.9在武汉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单位104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和邀请报告127篇,以大会与小会相结合的方式交流了100篇。会议交流的论文内容涉及日地空间物理的各个领域,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比前几次的日地空间物理会议有了较大的提高,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近年来在日地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1年12月2日至8日在福州市召开了地热地球物理勘探学术讨论会。全国从事地热工作的16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或报告75篇。论文宣读分大会或小会交叉进行。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就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方法和勘探实例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国外这  相似文献   

17.
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于1981年9月17日—23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了首次地震学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湖北、上海等七省市的代表91名.会议共收到105篇学术论文,会上宣读了67篇.这次会议较注重观测实践工作.从会议交流的论文情况看,多数论文注意搜集了地震观测实践中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会上,地震工作专业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台站工作人员以及群测群防人员汇聚一堂,各抒己见,确实起到了地震学术工作的交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第十四届英国地球物理大会(UKGA)于1990年4月18—20日在英国港市普利茅斯(Plymouth)召开。会议共收到128篇论文,其内容包括:①电、电磁和磁(8篇);②地震与区域地震学(7篇);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10篇);④岩石层研究(10篇);⑤磁测量(5篇);⑥海洋地球物理学(5篇);⑦古地磁和岩石磁学(37篇);⑧地震各向异性(12篇);⑨震源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会议于1988年12月5—9日在旧金山召开,会议按地震学、构造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行星科学、大地测量学、地磁和古地磁学、水文学、日地关系、大气与大陆和海洋关系、火山、地化和岩石学等学科分组,每个学科内又安排了许多专题。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国的代表共向大会提交了4000多篇报告。现将地震学和构造物理学中部分内容作一简要介绍。1.地震空区和地震预报美国对地震预报的强调,不再是给出中短期的确定性(deterministic)预报,而是对某一地区未来时段中发生一定强度的地震的条件概率作出估计。10年前麦卡恩等(McCann etal.)编制了“主要板块边界地震危险性区划  相似文献   

20.
“国家地震局华北地震工作协作区”委托河北省地震局于1982年8月17日至23日在北戴河召开了地下水专题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34个单位,正式代表65人,交流了论文36篇。 会议期间重点讨论了地下水的最佳观测环境与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