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根据台风自身的活动规律,利用逐步回归周期预后来研究台风的年活动强度,其结果是比较理想的,因而是进行台风长期及超长期预后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登陆台风的多层递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递阶预报是动态系统的新型统计预报理论。由于它把动态系统看成是一个时变参数系统,因而与客观实际较为符合,预报误差也相对较小,利用它来进行台风预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型叠加方法的登陆台风强度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登陆台风危害极大,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统计表明,地球上台风平均每年造成60亿~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2万多人的死亡.从全球每年发生的台风次数来看,西北太平洋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3%,因而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沿海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灾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地阻碍了灾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研究登陆台风的长期变化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基于物元分析的登陆台风次数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前期的预后因子进行计算,使物元分析具有了预报功能,通过反复调整各因子的等级分界值(经典域和节域), 可以使登陆台风次数计算等级和实际等级的历史拟合率达到最大,其结果是比较好的,这对沿海地区的防台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登陆台风的活动趋势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登陆台风的历史数据,利用P阶自回归分析和马尔可夫锭分析来研究登陆台风的活动趋势,其结果是比较理想的因而是预测台风活动趋势的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T 8921(SARAH)台风登陆台湾后中心定位问题。首先对中央气象台及日本CCAA卫星云图当时的定位作了评述。然后根据卫星云图及台湾海峡区域地面稠密的气象要素等资料,分析了台风在台湾特殊地形影响下,伴生低压的形成和发展、原台风减弱消失,以新旧台风更替过程确定位置变化,其路程趋势看来更为合理,可供业务预报借鉴。 相似文献
9.
根据热带气旋在浙江登陆的基本资料, 利用灰色灾变预测的原理和方法, 对台风登陆浙江的年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浙江未来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强台风登陆年将分别出现在2001、2004 和2008 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个穿越副高北上的台风路径预报方案。在较严格的初始状态条件下,方案应用环境场的多种参数及其导出因子和统计天气预报方法,进行穿越副高北上台风的12~72小时路径客观预报,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案对穿越副高北上台风的路径预报具有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分析了8012号强台风(Norris)登陆后变性为温带气旋的过程,发现:(1)无辐散风动能制造项是影响系统动能变化的主要因子.登陆初期系统与外界的动能交换少,变性为温带气旋后,有大量的动能输出.(2)分析系统的扰动动能发现,扰动有效位能的水平和垂直通量散度项是主要的耗散项.正压扰动动能制造项和斜压转换项均制造扰动动能.登陆初期正压制造项的作用较大,变性为温带气旋后,斜压转换项的作用超过了正压制造项的作用.(3)非绝热加热是重要的热源.积云热量垂直输送项和大尺度垂直输送项是主要的耗散项.变性为温带气旋后,积云热量垂直输送项的作用大于大尺度垂直输送项的作用.(4)分析非绝热加热的作用发现,积云对流凝结加热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9219号台风登陆前后的动力结构及其变化,得出其动力结构具有明显不对称,并对其结构的成因作了物理解释,最后得出该台风的不对称结构有利于减小动能消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1998—2017年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JMA)台风最佳路径、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逐3小时降水及日本55年再分析(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 JRA-55)逐6小时数据, 针对起源于西北太平洋、移动路径位于台湾岛以南且台风最外围第一波螺旋雨带经过华南地区的台风, 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台风筛选出来后, 由卫星云图和TRMM降水资料判断出台风第一波螺旋雨带到达华南地区的日期, 并分析雨带到达之前台风对该地区日降水的影响, 以此探索台风登陆前外围环境场对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 在台风临近华南地区期间, 一方面台风外围气流会向该地区输送水汽促进该地区降水, 另一方面华南地区在台风外围辐散场下沉气流的影响下降水受到抑制。当前者作用大于后者时, 华南地区降水增强, 此情形下华南地区大气不稳定极值时间多发生于午后, 午后降水明显, 对应的台风多发生于7、8月份,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 有利于台风北移, 台风第一波雨带到达华南地区时台风中心距华南沿海较近; 反之, 华南地区降水减小, 大气层结较稳定, 夜间至清晨出现因辐射冷却导致的层云降水峰值, 对应的台风多出现于9、10月份,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 不利于台风向北发展, 台风第一波雨带到达华南地区时台风中心距华南沿海较远。文章结果有望提高对台风登陆前的外围环流场影响沿海地区云和降水过程的规律性认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0515号台风"卡努"登陆后强度衰减的原因.通过物理量诊断分析后发现:(1)正涡度平流对台风强度的维持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负涡度平流减弱了台风强度.(2)台风上空的温度平流上、下层之差(ΔTA<0)为正时,则增强台风强度,反之,减弱台风强度.台风有向其移向前方的正值中心区偏折的趋势.(3)台风登陆后,水汽输送明显减弱,且在登陆阶段减弱最厉害.台风上空水汽辐合层的高度降低、辐合强度的减小,预示着台风强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15.
16.
选取两个不同路径北上的台风,从天气学和能量学角度分析、研究了台风路径与副热带高丰及能量场的关系,指出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大陆高压位置配置,对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并研究了台风路径与高能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106a来登陆福建台风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106a(1900~2005年)来登陆福建的台风进行了统计分析.登陆福建的台风每年平均1.66个,均方差1.27个.通过滑动平均和小波变换分析,表明近106a来登陆福建台风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年登陆台风数的变化具有准16a的年代际周期,1936年前存在着准8a的年际周期,1936年后存在着5~8a的年际周期.登陆时段为6月16日至10月14日,集中于7~9月,以8月最多.登陆台风有多种类型,路径复杂多样.台风造成的风、雨、潮灾害十分严重.台风影响期间,最大平均风速达60m/s,最大阵风达70m/s;最大过程雨量大于1000mm;最大雨强30min雨量达147mm;暴潮增水最高达2.52m. 相似文献
18.
根据37年(1953~1989年)的有关气象资料分析表明,浙北地区当年3月温度,上年4~6月降水量,秋、冬季干湿度和年积温与当年东海热带气旋(指强度达到热带风暴以上的热带气旋以下统称台风)出现次数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前期一些气象要素与登陆台风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分别建立预报东海台风出现多寡和台风是否登陆的判别式。从其拟合和试报结果来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R/S分析试作登陆浙江台风重灾年的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登陆台风是浙江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次台风可以使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倒退儿年,甚至十几年.近年来,随着本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正不断加重.1994年8月21日9417号台风在浙江瑞安登陆,其风力、风暴潮位和暴雨量均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有54个县(市)受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4亿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