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陕西柞水地区金盆梁金矿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分布、分配、共生组合特征以及主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确定该区找矿方向。结果表明:Au是金盆梁金矿区内主要的成矿元素,Ag为主要伴生元素,As、Sb为远程指示元素;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是金矿富集的有利层位;石炭系下统二峪河组下亚组下段、泥盆系上统第四岩性段上亚段、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为金成矿有利岩性段;矿区经历了至少两期热液活动,金矿体的形成受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以Au为主成矿元素圈定的4个综合异常区与地层展布方向一致。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处在金矿富集有利层位,次级构造发育,指示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Au异常强度高且规模大,并在异常内发现金矿体,因此,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是卓有成效的找矿技术方法, 基于汇水盆地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有助于追溯异常源头、指明找矿方向。基于SCB法提出了汇水盆地法, 该方法以自然汇水盆地为预测单元, 将各样品点的地球化学属性特征赋予各自所在区域, 预测结果较为符合地形地貌特征, 且对于采样密度较高的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以东昆仑乌拉斯太地区为研究区, 使用高精度DEM划分汇水盆地, 利用该方法对1∶5万水系沉积物Au、Ag、Pb因子得分进行了异常信息提取, 在提取过程中利用多种地貌参数(干流坡度、地形起伏比、汇水盆地面积)作为泥沙输移比进行残差校正计算, 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C-A分形法分离了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异常提取结果表明, 汇水盆地面积参数最适合用作乌拉斯太地区的泥沙输移比参与顺流衰减校正, 使用汇水盆地法可以有效识别和提取该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使用汇水盆地法提取的化探异常范围与矿床空间位置吻合度高, 可以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