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地质》2008,(12):F0004-F0004
沂源省级地质公园包括沂源猿人遗址溶洞群景区、凤凰山景区、圣佛山怪石峪景区、唐山景区、大贤山景区共5个景区,总面积233km^2。  相似文献   

2.
萨依恒布拉克景区为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五大景区之一,该景区为2017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时新划入的景区,目前该景区处于待开发状态。为了进一步查清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为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公园科学研究水平及地质遗迹科学内涵,促进公园各景区均衡发展,特开展萨依恒布拉克景区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胜地—九顶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九顶山的生物景观,水体景观,地质遗迹景观,天然气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划分出平水河景区,云湖景区,楠木沟景区,紫岩山景区,白云山景区,仙女洞景区和天池景区等七个景区,从科学性,美学性,文化性以及区位条件和功能方面对景观进行了评述。进而提出了开发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
《山东地质》2008,(10):62-63
华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批准的第五批省级地质公园之一。根据景区景点分布状况,结合地形地貌、地域分布等综合规划了华山景区、桃园景区、黄河景区及小清河景区等五个景区。华山奇峰林立,象形石、瀑布及泉水广布,同时分布有崩塌等地质灾害遗迹,具有国内外独特的岩浆岩地质遗迹,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集地学科普、观光旅游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圣地。  相似文献   

5.
建立自然保护、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保护地评价指标体系,以达到评估景观保育情况,分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获取景观保育持续提升的方向和对策是本文目标。以云南九乡峡谷洞穴景区为例,设计了景区景观的自然性、功能性和属地性指数评价体系。九乡景区景观自然性指数为7.004,属次生景观类;景区功能性指数是7.58,属发展型景区;属地性指数6.8,属景区产业向服务社区与居民就业方向转型的过渡产业型景区。根据九乡景区景观格局和保护利用状态,提出四个景观保育区,分别是乡土植物廊道和文化景观保育区、峡谷河道景观保育区、峡谷洞穴景观与地表植被保育区、植被管护与石漠化治理区等。景观保育措施主要是自然保育与恢复,以实现管理景观自然化,同时发展景区社区主导的旅游服务业与开发民特产品,增强景观保护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四姑娘山景区风光旖旎,旅游开发已取得很大成效。从景区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出发,分析并推出景区内可再开发利用的旅游产品,提高景区景观资源的品位和影响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黑龙峡景区位于华蓥山中段,景区主要工程建设项目为"龙潭漂流",分布发育有21处小型规模为主的地质灾害体。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黑龙峡景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合景区规划与建设活动,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对景区建设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特征及探险、洞穴养生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普及绥阳红果树景区旅游科普知识,为其它喀斯特旅游区提供探险、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的科普示范,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景区地质背景,阐述了贵州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景区“飞拉达”攀登、SRT(单绳技术)升降、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及其产品开发方式。研究表明,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丰富、美观、有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旅游及科普价值;开展探险、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开发在红果树景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其娱乐性、功能性强,发展潜力较大,绥阳红果树景区的探险、洞穴养生项目可作为其它喀斯特旅游区多元化开发之范本。   相似文献   

9.
《地质科学译丛》2009,(3):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0.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后,通过对九寨沟核心景区景观的应急调查,结合水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九寨沟景区景观水流系统总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根据其现状提出了加强震后综合调查研究,为景区灾后重建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48-149
8·8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153处,其中崩塌96处、滑坡16处、泥石流26处、不稳定斜坡15处,按地质灾害规模划分有巨型2处、大型12处、中型44处、小型95处;新增地震次生灾害隐患81处,其中崩塌56处、不稳定斜坡10处、滑坡12处、泥石流3处;九寨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分布于日则沟、树正沟、则查哇沟沿沟两侧海拔2 200~3 200 m范围,日则景区56处、树正景区41处、长海景区31处、扎如景区12处、丹祖沟景区13处,同震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断层效应";景区内分布的滑坡、崩塌等松散堆积物为今后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对当地居民、游客和旅游服务设施和景观资源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
李倩  田飞  田明中 《地质与资源》2016,25(1):97-100
内蒙古翁牛特地质公园主要由以花岗岩景观和沙地景观为主的勃隆克景区,以湖泊景观为主的其甘景区,以河流景观为主的西拉木伦景区和以草甸景观为主的灯笼河景区组成.其地质遗迹分布格局呈现出“一轴、两翼、四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包括古生物、水体景观、地貌景观、地质构造4个大类,其下分7类,共10个亚类.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意义,并对翁牛特地质公园现存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质科学译丛》2009,(4):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极大的荣誉与鞭策.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骄傲。  相似文献   

14.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  彭建 《中国岩溶》2007,26(2):183-188
选择我国典型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 — 黄果树景区为例,通过分析主要制约因子,定量研究了该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表明,黄果树风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为21 933人次/日,生态环境容量为51 354人次/日,经济环境容量为98 716人次/日。空间环境容量成为制约景区提高接待规模的主要限制因子,平日一般不会出现超载的问题,周末存在局部超载的情况,而在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接待规模远远超出其旅游环境容量,景区常常出现整体性超载。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游客分流、及时发布旅游接待信息以及加强未成熟景区的开发等措施,以缓解黄果树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07,(3):90-91
1现状简介莲花山景区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境内,规划面积148公顷。景区内山势起伏,连绵不绝,植被状况良好,有一定的自然景观条件;同时景区内还有包括在建的博山正觉寺在内的众多宗教建筑。  相似文献   

16.
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时刻威胁着景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营。本文以大明山景区崩塌地质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阐述该区崩塌特征、典型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评价。同时将景区崩塌灾害划分为1个中易发区、1个低易发区和1个不易发区;根据易发程度及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个、次重点防治区1个和一般防治区1个,针对三个防治分区特点提出不同防治重点,为景区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庆市酉阳县叠石花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实地调查,系统划分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探讨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特征,对景区地质遗迹景观品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到以下认识:①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可以划分为2大类、3类和3亚类,以叠层石景观、石漠化景观、峡谷景观、洼地景观、落水洞景观、石芽景观、溶痕溶沟景观为典型代表;②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8.
《地质科学译丛》2009,(1):F0003-F0003
2006年10月23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文件(旅发[2006]73号).新批准了全国8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公告(2006年第3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榜上有名,成为目前我国大学中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极大的荣誉与鞭策,也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骄傲。  相似文献   

19.
陕西商南金丝峡地质公园岩溶峡谷演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商南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成立于2009年8月,以岩溶峡谷、多层岩溶溶洞及十三级瀑布群地质遗迹为特色,包括白龙峡景区、黑龙峡景区、青龙峡景区、石燕寨景区及丹江源景区五大景区,是我国著名的岩溶峡谷型地质公园。岩溶峡谷地质遗迹具有多样性,在空间上总体有隘谷-嶂谷-峡谷(狭义)展布的规律。公园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岩石主要由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组成,该岩溶峡谷景观系统的形成在秦岭具有典型性,与公园岩石地层、断裂构造、崩塌作用、新构造运动及溶蚀性径流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形成机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称之为"金丝峡模式",即岩溶峡谷谷坡崩塌式后退、平面上呈鱼鳞状扩展的峡谷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五台-吕梁地区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的前寒武系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区。全面总结了研究区前人成果和现有资料,利用新的成矿学理论和固体矿产预测方法技术,使用GIS软件平台统计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元信息,并以此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概念模型;结合网格单元法和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了铁矿资源预测,并依据计算得到的后验概率值和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圈定了2处A级成矿远景区(五台山远景区、袁家村远景区)和5处B级成矿远景区(桑干河-灵丘县远景区、武灵镇-神堂堡乡远景区、恒山铁矿远景区、轩岗镇-长梁沟镇远景区、关帝山-庞泉沟远景区)。预测结果对该区域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