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导航定位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导航地图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场上导航地图产品众多,同质化严重,如果做不到技术创新,很难继续生存下去.为了探究导航地图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本文针对导航地图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从时间、技术层面将导航地图分为导航地图1.0和导航地图2.0.导航地图1.0主要表现形式有:二维电子地图、2.5维地图、遥感影像,导航地图2.0应包括二维矢量地图、高精度导航数据、三维地图、室内地图,支持语音导航、网络云导航.经过详细对比分析发现,导航地图1.0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导航地图2.0虽然已经出现,但是还有很多技术、数据、硬件问题,停留在1.0到2.0的过渡阶段,称之为1.5.而导航地图产品未来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成功过渡到2.0,在这一过程中,部分盈利模式单一,技术积累薄弱的公司将被淘汰.人们对地图认知的不断提高,希望导航地图能够更直观、更精细、更准确、更便捷、更快,新的导航地图能否成功应用,除了依赖于地图技术本身的发展,也依赖导航定位技术和IT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尽管形形色色的导航地图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帮手,但是实用性不强、效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严重降低了人们对地图的信任程度。为此,本文引进情境理论,通过分析其与导航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沟通用户、环境与设备之间作为桥梁的重要意义,并将活动从一般情境信息中剥离出来,确定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基本原理,从通用情境信息建模和导航活动建模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的方式与方法,为后续研究情境推理与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导航电子地图生产中导航地图数据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数据生命周期状态维护触发器的导航地图数据生产时空动态更新模型.首先基于时空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导航地图数据生产时空数据模型,构建了导航数据生命周期状态维护触发器,将导航数据空间关系分为一级几何拓扑和二级逻辑拓扑.利用触发器,使得导航数据的任何变更(几...  相似文献   

4.
4月19日至25日,驻马店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对全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运行维护、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各县区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主要领导、基准站维护人员、测绘资质单位座谈交流,强调了基准站的重要意义,要求各测绘资质单位全面使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开展相关测绘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名:地图空间认知的“定位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地图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其他地图要素不可比拟的直观性和概括性,是百姓最容易接受的定位方式。本文以用户的地图空间认知顺序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地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地名特性、地名定义、地名要素以及地名注记符号在地图空间认知语义三角中的作用。其次,从地名注记的标注位置、颜色、字体与字号、方向及文字排列、文字间隔、整体布置六个方面论述了地名注记作为"定位符"的内在原因。最后,对遥感影像地图、航空像片、普通2维地图以及3维地图四种常用地图中的地名注记进行了分析。地名注记符号是地图空间认知中最直观,最有效的信息传输要素,在地图空间认知中发挥着重要的定位与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导航系统中普遍采用版本式整体替换方式进行地图数据更新,难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现势性的要求,研究了导航电子地图动态增量更新的3个关键技术,实现了导航终端的在线增量更新,并在更新过程中对拓扑关系进行动态维护,有效提高了导航电子地图的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在数量庞大的盲人出行困难的问题,给出了在超声波避障基础上,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的导盲系统的相关算法。该算法由路径寻优算法、转弯判定算法等构成。通过预先设定的导航地图,根据GPS确定的盲人当前位置和盲人设定的目的地,由一块单片机计算最优路径,控制语音模块,全程语音引导盲人出行,帮助盲人顺利到达目的地。实测数据表明,在预设的导航地图范围内,用该算法实现的导航系统能指引盲人正确出行。  相似文献   

8.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应用近年来发展迅猛,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使用。本文基于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调查摸排结果,分析我国基准站建设、运维和应用的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对加强基准站统筹协调、排除隐患、规范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根据网格思想将道路网络进行分块并融合GPS所提供的定位数据,利用车辆行驶的位置、方向和实际道路网络的拓扑特性,提出一种快速实用的地图匹配算法。使GPS数据实时地与GIS地图数据匹配,有效地提高车辆导航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对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导航电子地图得到了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导航地图数据的定位精度和现势性问题,而动态增量更新是解决地图现势性的唯一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受终端硬件性能瓶颈的影响,进展不大,而当前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航终端硬件设备的处理运算和存储能力的提高,导航仪硬件设备成...  相似文献   

11.
地图自动综合的研究随着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入,从早期的地图目标几何量测与图形简化至制图综合知识的运用、制图综合方法评价与集成、乃至在线综合与综合服务的出现.本文针对当前移动地理信息服务对地图随时、随地为所有人和所有事提供实时服务的要求,主要探讨了移动环境中地图自动综合的概念、特征与系统架构等相关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12.
数字制图中地图符号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的制作日益简便,应用日益普及,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日益广泛,故此,电子地图符号的规范化、标准化势在必行,以保证地理信息感知和认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在传统纸张地图图式规范的基础上,本项研究参照国际类似的标准文本,电子地图符号体系和符号实体应当适应数字技术和视觉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改进,原则上继承纸张地图符号的内容分类体系和形状分类体系,延续长期以来形成的纸张地图阅读的地理信息传输与读者认同的惯性。在深入审视符号视觉变量及符号视屏显示的复杂特征之后,提出对基本符号实体内容适当简化、对符号色彩、图元组合关系适当调整的实验方案,在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上制作了基本地理底图的符号库标准草案,通过相关地图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效果对比试验,并多次征求同行意见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中国空间信息网”网站上发布。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南宁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南宁市区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和利用AHP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南宁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采用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生成评价结果图,根据结果对南宁城市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点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建立相应的生态安全战略,实现南宁市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库是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物、灌溉水、化肥及农作物等介质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MapGIS软件管理编制成果图件;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规范成果数据;利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下发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数据录入子系统》将数据资料数字化,从而建立评价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区域地理地质、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等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采样介质的工作区采样布置、单元素地球化学图、土壤元素分级图及大气环境、灌溉水环境、土壤质量、土地质量综合等级图为核心的空间评价数据库;包括土地规划图、特色农产品种植规划建议图、施肥建议图等各种成果图件。数据库实现了对样品及相应的众多的化验分析数据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便于数据的统一保存、分析和使用,为评价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和总体综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促进农业经济规划调整,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和优化、特色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下水对混凝土分解性侵蚀指标pHs现行评价方法中存在水样间pHs横向没有可对比性和难以定量绘制pHs分解性侵蚀分区图等两大缺陷,推出了一个新的pHs分解性侵蚀判别式sk1,用编制的"地下水对混凝土分解性侵蚀判别式计算程序",完成了新定义的判别式sk1的计算,计算结果不但具备了水样间的每种分解性侵蚀横向对比的功能,而且还具备了定量绘制每种分解性侵蚀分区图和定量绘制3种分解性侵蚀综合评价迭加图的功能。通过实例应用,形象地印证了现行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及现推出的判别式、定量编绘侵蚀分区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Rainfall induced landslides are a common threat to the communities living on dangerous hill-slopes in Chittagong Metropolitan Area, Bangladesh. Extreme population pressure, indiscriminate hill cutting,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events due to global warming and associated unplanned urbanization in the hills are exaggerating landslide event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pare a scientifically accurat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by combining landslide initiation and runout maps. Land cover, slope, soil permeability, surface geology, precipitation, aspect, and distance to hill cut, road cut, drainage and stream network factor maps were selected by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test. The locations of 56 landslides were collected by field surveying. A weight of evidence (WoE) method wa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positive (presence of landslides) and negative (absence of landslides) factor weights. A combin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ical process (AHP) and fuzzy membership standardization (weighs from 0 to 1) was applied for performing a spatial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Expert opinion guided the decision rule for AHP. The Flow-R tool that allows modeling landslide runout from the initiation sources was applied. The flow direction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modified Holmgren’s algorithm. The AHP landslide initiation and runout susceptibility maps were used to prepare a combined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The 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used for model validation purpose. The accuracy of WoE, AHP, and combined susceptibility map was calculated 96%, 97%, and 9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信息熵方法是建立在信息论基础上的信息量评价方法,目前多用于地图信息的量测,尚无针对地形库中的几大要素特征的综合性的信息量分析评价方法.本文在分析已有地图信息量测方法基础上,选择国家1:1 000 000地形数据库中9幅地图的居民地要素层,建立Voronoi图,全面分析评价了该要素层的统计信息量、几何信息量、拓扑信息量和专题(属性)信息量.实验表明,对地形数据库中的要素层采用全面评价的方法是可行和必要的,能更好地反映要素的分布特征和专题(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间件的瓦片地图服务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WebGIS遗留系统进行平滑升级,提高传统WebGIS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和改善用户体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瓦片地图服务中间件(Tile Map Service,TMS,又译为缓存服务)。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从瓦片空间索引、瓦片切图策略及系统部署等三个方面,给出了优化对策,并与传统WMS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测试数据采用世界地图的第8缩放级别,在该缩放级别下地图瓦片总数为32768个,随机生成21000个包含3×3个瓦片的地图请求窗口,将随机生成的测试数据分成20组,每组依次包含100-2000个请求窗口。实验分别采用WMS请求和TMS请求两种请求方式,其中,WMS请求直接向GeoServer发送WMS数据请求,TMS请求采用多线程同时向瓦片地图服务中间件发送9个WMS瓦片请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瓦片地图服务中间件比WMS的平均响应时间减少约46%,并具有很高的瓦片动态切图效率,对提高传统WebGIS的响应速度和平滑升级现有遗留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将园林景观设计图与地图融合的思路来构建园林景观地图。论文重点讨论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图在表达内容、要素表达方法、空间理念等之间的互通之处,基于它们的关联分析,以香港斧山公园为例说明园林景观地图的实现方法。园林景观地图结合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图的优点,既有园林景观设计的写意与美观,又有地图的可量测性和现势性,有效地实现了地图抽象性与景观设计形象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地质灾害频发的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区域,以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相关性较高的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进行区域崩滑流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以辅助城乡规划及相关工作。评价基于研究区地形、地质、灾害点等基础数据,选取崩滑流灾害影响因子,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SPSS软件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编制基于模型的研究区崩滑流风险评价图,得到相应评价结果,获知灾害孕育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区域内崩滑流灾害高风险区分布情况。并探讨评价结果在辅助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城乡发展方向确定、重大基础设施选址等规划重点工作方面的应用,以期通过规划,防治和规避崩滑流地质灾害,保障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