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逸麟 《地理研究》1993,12(2):103-105
舆地之学,在我国渊源流长。《山海经》、《禹贡》是我国早期地理学的代表作。秦汉以后随着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视野的扩展,不断有新的地理著作出现。魏晋六朝时期编撰地记、图经成为一代风气。六世纪郦道元注《水经》引用了数百种资料,其中大部分为地理文献,可谓"集六朝地志之大成”(清陈运溶《郦州记序》,载《麓山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当时所存地理著作140部1400卷。《宋史艺文志》载地理类总志、方志达400种部。明清以还至近代,新出现的地理著作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南阳 《中国地名》2013,(1):72-73
呼延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7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这样记载:"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在史籍《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  相似文献   

3.
祖国西陲的风水宝地伊犁 ,因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 ,乌孙、突厥、准噶尔等古老部族 ,曾长期角逐于斯。这即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又使这里成为民族融合的大摇篮。追溯逝去的部族纷争 ,为我们研究伊犁地名提供了重要线索。它的形成 ,大体可分突厥、准噶尔、蒙古和近现代三个时期。“突厥”是中国古代西北的著名部族之一。早期游牧于金山(阿尔泰山)以南。六世纪中叶 ,部首阿史那土门率众灭高车王国(今乌鲁木齐一带) ,继而在蒙古高原大败柔然。返归故地后即在北庭(在今吉木萨尔县境)建立突厥汗国 ,自称伊利可…  相似文献   

4.
黄河河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举世闻名的巨川。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的河源在哪里?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进行过多次探讨,积累了许多宝贵资料,但是,历代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长期争论不休。公元前三世纪秦汉以前,《山海经》、《尔雅》等书,有河出昆仑之说,《禹贡》则谓:“导河积石”,这些都是最早提到河源的历史文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对民族的形成、语言、习俗及地理分布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本文在依据一定的史实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赫哲族的源流和历史地域分布;赫哲语言和姓氏由来;赫哲族生产方式和习俗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赫哲族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长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的固有特征。在地域分布上,各历史时期有相对稳定、集中的地域。而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则反映了一个民族对地理环境适应与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史料记载,达斡尔族是以洮尔河流域为发祥地的契丹民族的后裔。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地区,大约有三千人。“达斡尔”意即“开拓者”。十七世纪中  相似文献   

7.
婚嫁习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壮族婚嫁习俗文化景观的历史与现在对比发现,壮族婚嫁习俗已在通婚形式、通婚区域以及婚俗景观等方面发生变迁,而致使其发生变迁的原因主要与壮族生活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壮族婚嫁习俗在变迁中并没有完全摒弃自身的特色文化,相反却形成了融传统壮族文化特色与现代文化于一体的、新的婚俗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们、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图们市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缘,以地濒图们江而得名。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是我国东部的口岸城市。商周时,图们为肃慎族生活栖息之地。秦汉之际属挹娄和北沃沮(勿吉)领地。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据。唐代属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卢州境。辽时属…  相似文献   

9.
七彩坪     
匈奴人发祥哪里?鲜卑族祖居何处?历史考古专家共破民族史难题一系列出土文物考古发现,为攻克中国民族史难关找到了钥匙。作为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中心的内蒙古,近些年在开展民族史研究中,各民族专家学者广收史料,钻研文献,同时还注重同文物考古工作者携手协作。据有关专家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近20年间运用考古成果破解的民族史学难题主要有:──匈奴人发祥地在哪里?对此中国史书虽有记载,却未见实证。80年代以来在漠南伊克昭盟等地发现许多匈奴墓葬证明,匈奴族的诞生地和成长“摇篮”,就在内蒙古黄河后套和大青山(阴山)一带。──…  相似文献   

10.
湖南吉首大学苗族教师龙兴武认为,陶渊明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原型是湖南湘西武陵苗族古代村落。 《桃花源记》中说桃花源居民是“先世避秦时乱”的隐民,这些隐民是楚亡后被迫从洞庭湖流域迁徙而来的苗族先民。又中说在桃花源村“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关怡然自乐。”就衣着而言,三苗时代,苗族就有以麻掺头发盘髻扎于头顶,即所谓“椎髻”的习俗。陶渊明笔下的“见渔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风俗,现在武陵苗寨遗风犹存。 陶渊明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陶侃祖上可能是武陵溪族人。追念祖宗以显门庭是当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及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文山白族和大理白族的生存环境、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文山白族与大理白族同源,文山白族并非当地的土著民族,主要是唐朝时期逐渐从邻近的今曲靖等地迁入。在文山白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山白族的语言、服饰、饮食、居住方式、节庆习俗、宗教信仰等与大理白族相比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说明生态环境对民族的发展及其民族文化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追根溯源完颜氏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往往是以部落居住地为姓。所以,研究其姓氏来源,首先要从了解部族开始。"凡姓完颜者,皆女真族也",其部族的演变,上可追溯到尧舜传说时期,那时称肃慎族,秦汉时称挹娄  相似文献   

13.
杜芳娟  朱竑 《地理研究》2013,32(5):881-890
婚姻圈作为民族社会建构的重要机制,以及族群认同的表现形式和民族文化传承载体,对其现况及未来的研究关乎散居族群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大计。采用口述史、深度访谈法及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贵州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经历了族内异地通婚——族内本地通婚与近邻异族通婚——族内本地、近邻异族与异地异族通婚并存等几个阶段的演化。在传统农业社会,散居族群经历了居住、社会和教育多重隔离,通婚受族群性影响,以异地族内通婚为主;而在长期散杂居过程中,族际之间的长期接触融合,其婚姻圈又产生空间近邻性效应,异族通婚开始出现;中国社会转型期及经济一体化使散居族群的婚姻场域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远距离通婚,族群性与空间近邻性效应开始减弱。坡帽仡佬族的婚姻圈演化反映了散居族群与主体社会关系的建构过程,但散居族群尚无独立发展的力量。当随着族群内部原有稳定性的打破,族群语言、文化习俗如何保留,族群认同如何维系等都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通过婚姻圈变化之研究视角,关注全球化影响下少数族群文化的保护和发扬问题,是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研究领域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迕?;心理状写儒丐的长篇小说《北京》,是迄今能读到的用中文书写的、最为真切详备地收录有民国伊始京师旗族命运场景的记实之作。他是北京土著满人,民族情感浓烈,虽有留学经历和较高学养,却只是一介布衣,与被迫涌入贫民行列的旗族下层休戚与共,因此才做得到锲而不舍地跟踪寻访蹈入厄运的同胞生活真相。  相似文献   

15.
柬埔寨国土面积为18103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40万人,有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占80%,此外有占族、普农族,老族、泰族、斯丁族等少数民族。柬埔寨官方语言有高棉语、英语、法语。柬埔寨以佛教为国教,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占族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柬埔寨的首都是金边。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南濒泰国湾,北接老挝,东临越南,西近泰国。地形的东、北、西三面为高山环绕,湄公河及其支流洞里萨河冲积平原和洞里萨湖湖滨平原组成柬埔寨主要的农业区。柬埔寨平原地区占一半,高原和山地占一半,主要山脉有扁担山脉、豆蔻山脉等,最高…  相似文献   

16.
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班固《汉书·地理志》为追寻秦汉政区的设置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今北京地区在当时的政区名称由此露出端倪。班固注明有不少郡置于秦代,但并未明确记载下领各县是否也出于秦代亦或西汉所置。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但它历时非常短暂。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在讨论郡县命名问题时,大致可以笼统地把秦与西汉作为一个时间段对待。秦汉沿用了战国时期燕国已有的  相似文献   

17.
长沙作为地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传为晋太康二年(281年)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其成书至少在战国以前,虽然战国至秦汉时期篇章有所增变,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记载的史迹多有  相似文献   

18.
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的2200 年前的乘法口诀表等2万枚秦简,以文 字的形式将秦王朝的历史生动地“复 活”了!刚从考古现场匆匆赶回的湖南 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向记者披露 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是一座价值不可估量的文化宝库。这些秦简记载的丰富历史内容是继 兵马俑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 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可能改写战国 历史,也给自称为‘本地人’的中国土家 族起源提供了直接的佐证。” 袁所长在众多的简牍中带回4片 木简,木简上刻有清晰可辨的黑色字 体。一片为反映当地民族关系的内容, 上面可辨出“越人城邑反蛮”宇样,这对 考证秦汉时期的湘西地区有哪些民族 居住有重要史料价值。一片上书“迁陵 已邮行洞庭”字样。袁家荣解释说,这是  相似文献   

19.
侗族禁忌文化的生态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庆文  张丹 《地理研究》2008,27(6):1437-1443
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态知识在当今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所认识,通过文化多样性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我国禁忌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际中自发地、逐步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禁忌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会随之发生转化甚至消亡,但是有些禁忌却仍然在现实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民族的禁忌习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仍然发挥着其他法律规范、制度措施所不能比拟的积极作用。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黔东南侗族地区为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一些禁忌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稻作文化中的一些禁忌及其生态学意义,揭示了少数民族地区包括禁忌在内的传统文化对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宁新中更名安阳之所在1、安阳城和宁新中今焦作市东北17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安阳城。曾是安阳城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此名称的历史,至少在北魏时就有了。《魏书·地形志》载北修武县已有安阳城。《修武县志》载南阳城曰:“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水经注·清水》云:“修武,故宁邑,亦曰南阳矣。”这里说明“修武”、“南阳”、“宁”和“安阳”似乎是一地。又《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即古之南阳。”清吴作信撰《汉书地理志补注》载获嘉县条云:“环宇通志:获嘉县在卫辉府西南百里。本殷之宁邑,周之修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