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不同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处理效果的定量对比,发现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很大,多数工程中仅用一种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而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则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跨海高程传递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几种高程传递的实用方法,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初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对于10km内的高程传递,几种方法均满足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对于更远距离的跨海高程传递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远场法、近场法和中场法这几种常用的二阶波浪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算例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网格密度、浮体形状、水深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还对全QTF法和Newman近似这两种不规则波中的二阶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比较了不同水深条件下两种方法求得的二阶波浪力谱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远场和中场法给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而近场法受网格密度、浮体形状等因素影响较大;Newman近似给出的结果在频率较低时与全QTF法接近,但在频率较高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南海温跃层深度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吴新荣  丁杰  张榕 《海洋通报》2016,35(1):64-73
基于1986-2008年的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再分析产品(CORA)气候平均海温资料,分别运用S-T法、垂向梯度法和最大曲率点3种温跃层定义计算了南海温跃层上界深度,揭示了南海温跃层季节变化特征。对3种不同定义确定的温跃层上界深度进行比较发现:采用不同定义计算南海温跃层上界深度存在差异,S-T法确定的温跃层上界深度最浅,垂向梯度法其次,最大曲率点法最深;在深水区(水深200 m)运用S-T法计算的温跃层上界深度与垂向梯度法的结果比较一致,都与实际温跃层深度符合较好;在浅水区(水深200 m),垂向梯度法和最大曲率点法可以准确判定无跃区,但对于温跃层深度计算,3种定义误差均较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断层处理新方法——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合成算法,这种方法兼有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其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含逆断层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自动绘制及任意边界的构网问题,使绘出的等值线图误差较小,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海底沉积层声学特性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垂直线阵结合声传播的折射法和反射法进行海底沉积层速度和厚度测量,给出反射法和折射法测量的原理及其时距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7.
A Fast Multipole Method (FMM) is developed as a numerical approach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cost and requirement memory capacity for a large in solving large-scal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it is applied to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BIEM) for current diffraction from arbitrary 3D bodies.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is discretized by higher order elements, the FMM is applied to avoid the matrix/vector product, and the resulting algebraic equation is solved by the Generalized Conjugate Residual method (GCR). Numerical examination shows that the FM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direct evaluation method in computational cost and storage of computers.  相似文献   

8.
“和法”属于中医治则八法之一,是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大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在中医辨证治疗中的体现,为其提供了辨病辨证思路,并指导临床用药。现代中医“和法”,多侧重于其理论和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半表半里、脏腑气血失和、寒热往来、虚实夹杂的病证。  相似文献   

9.
采用2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制备出CePO4,利用非均相成核法和sol-gel法实现了CePO4对ZrO2的包覆,探讨了室温和600 ℃煅烧后粉体的包覆结果,通过SEM,TEM和XRD手段研究了合成产物和包覆产物的形貌及物相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非均相成核法室温下可以实现六方CePO4纤维对ZrO2的包覆,经过600 ℃煅烧,形成六方CePO4包覆ZrO2的核-壳结构;利用sol-gel法在室温下可形成CePO4前驱体对ZrO2的包覆,经过600 ℃煅烧,包覆层CePO4由无定形态逐渐向晶态转变,形成单斜CePO4对ZrO2的包覆.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目前工业上生产纳米碳酸钙的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对一步碳化法、两步碳化法、多段喷雾碳化法、旋转填充床碳化反应器碳化技术制备链形、纺锤形、球形、立方形等不同形状的纳米碳酸钙材料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识别法在GC—FID/FPD鉴别海面溢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甲壳质生产物料平衡分析及清洁生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甲壳质传统酸碱法、酸碱法和微生物法清洁生产工艺及其优缺点以及主要物料投入和流失物,分析了以废弃虾、蟹壳为原料,以酸碱法作试剂生产甲壳质的污染状况;通过对酸碱法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生产工艺的比较,提出了酸碱法生产中使甲壳质废水排放达标的若干对策,指出了甲壳质清洁生产的可行途径;同时展望了微生物法清洁生产甲壳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不同内孤立波数值造波方法,本文基于Kd V、m Kd V和e Kd V三种理论模型,分别采用双推板、平板拍击和速度入射边界三种数值造波方法,对内孤立波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值造波方法均能实现对内孤立波的模拟,但在造波效果及效率方面存在差异。速度入射边界法在造波效果及效率方面都比较好;平板拍击法的造波效果较好,效率略差;双推板法在造波效果及效率方面均略劣于以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首次应用最近区域法对东太平洋某海山(简称X海山)进行了初步的资源量评估,最近区域法具有能对矿区无限分块和能快速圈定富矿区的优点,结合地质块段法的评估结果可以对矿区资源量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初步评估认为,该海山具有储量远景,应进行进一步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一种确定地磁日变改正基值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日变站观测数据,分析了地磁日变规律,提出一种确定地磁日变改正基值的新方法。所提出的基时刻法和基时段法较现采用的平均值法有更好的计算结果,同时建议采用取早晚时段平均值的基时段法处理磁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以及水污染日益严重,全球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论述了中国以及广东省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了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途径。重点展示了海水淡化的各种技术,包括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太阳能法在中国和广东省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并就广东省今后发展海水淡化事业提出了若干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高温燃烧法测定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7年5月在莱州湾,1997年7月在东海,1997年11月在胶州湾采集了海水样品,高温燃烧法测定了这些水样中的溶解有机碳浓度,了系统空白和标准曲线的选择对高温燃烧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紫外/硫酸钾法的测定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