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生动物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益生菌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水生动物的健康养殖中,因此,对水生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和机理性研究渐受关注.一方面,它利用有益菌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为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水体中的有益菌也能随水流进入水生动物的消化道中[1];另一方面,有益菌也常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和利用.此外,益生菌还有许多其他的益生效果:它能分泌有机酸、过氧化氢和细菌素等物质抑制病源菌的生长;通过与病源菌竞争营养物质和附着位点进而抑制其滋长;还能优化和平衡水生动物肠道中固有菌群组成结构;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安全、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等特点[2,3].笔者就益生菌在健康养殖上的应用状况及将之作为生物控制的内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和阐述,进而系统地探讨水生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在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养殖的品种已由一般品种向名特优品种过渡 ,养殖方式也由粗放向精养、半精养过渡 ,但养殖生产基本上仍然沿袭以往的静水、不排污的池塘养殖为主 ,养殖对象的活动、摄食、排泄都在同一池塘中进行。由于大多数为高密度单一品种养殖 ,切断了自然生态体系的食物链循环 ,养殖对象的残剩饲料、排泄物、死亡残体等大量有机物失去了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机会 ,养殖水体自身污染日益严重 ;同时受到水体外源性污染的影响 ,养殖水域环境质量日益下降。这不仅直接危害养殖对象 ,而且也是疾病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3.
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芽孢杆菌制剂;将芽孢杆菌制剂与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益生菌制剂;将分别用3种芽孢杆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将分别用5种益生菌发酵的中草药等比例混合,制成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在饲料中分别添加4种益生菌制剂(活菌为2×10~7 cfu/g),研究4种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组的促生长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组,以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促生长效果为最佳(P0.05);2)4种益生菌制剂均可维持对虾养殖水体p H值、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稳定(P0.05),中草药益生菌制剂对水质的改良效果优于益生菌制剂(P0.05);3)用1×10~8 cfu/m L的哈维氏弧菌(Vibro harveyi)菌液浴浸泡凡纳滨对虾10 d,凡纳滨对虾的累计死亡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1.11%)、复合益生菌制剂组(35.56%)、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组(37.78%)、芽孢杆菌制剂组(44.44%)、对照组(93.33%)。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指标、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虾蟹类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类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年来,对虾的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虾蟹类营养需要和营养生理的基础研究工作明显滞后于养殖生产实践。随着虾蟹类精养、半精养模式增多,虾蟹类养殖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其营养来源。如何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养成本,成为人们探求的主要问题。笔者综述了虾蟹类动物的脂类营养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6.
总结黑水虻的生物特性、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简述黑水虻幼虫不同产品形式(干虫/虫粉、脱脂虫粉、虫油、鲜虫/虫浆)在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和甲壳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进展,阐述在水产动物饲料中适量添加黑水虻可提高所饲动物的生长性能,过量添加则引起动物发生病理性变化,综述在不同水生动物中黑水虻的最适添加量,提出黑水虻在产业化生产及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前景及问题。  相似文献   

7.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及其反硝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研究了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生长,其在有机碳源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无机氮源(如氯化铵和硝酸钾)进行生长和繁殖,并且与氮源的浓度呈正相关。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pH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生长条件与一般的细菌相似。假单胞菌可对水体中的硝态氮通过反硝化来实现生物脱氮,这种反硝化的活性与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呈负相关。研究显示,运用假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实现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是控制养殖水体氮素污染的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常常被忽略。早期对微量元素研究的重点限于渗透压调节及毒性。微量元素可以说是目前鱼类营养研究需求当中最弱的一环,如Halver在1972年所编的《Fish Nutrition》一书就没有关于微量元素需求的章节。日本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76年Nose首度系统地综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锌是目前微量元素在水产应用方面研究最多的一种。笔者就锌在水产动物养殖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制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虾蟹类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类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年来,对虾的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虾蟹类营养需要和营养生理的基础研究工作明显滞后于养殖生产实践.随着虾蟹类精养、半精养模式增多,虾蟹类养殖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其营养来源.如何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养成本,成为人们探求的主要问题.笔者综述了虾蟹类动物的脂类营养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根据E.S.Russell水产资源变动规律所提出的最基本模式和对中国水产养殖基本原理的分析,放养足够数量的大规格鱼种,是  相似文献   

11.
芽孢杆菌胞外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大多能分泌高活性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水解酶和果胶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分解植物性饵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酶类。近年来芽孢杆菌被作为益生菌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它可提高养殖对虾的消化机能,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还可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将之迅速转化为无机物,从而有效地促进养殖水体中生态良性循环;还有报道芽孢杆菌能分泌一些抗菌类物质,抑制部分病原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微生物工业生产中芽孢杆菌也常用于生产某些酶制剂,为满足生产的需要,学者多将芽孢杆菌胞外产物中的某一特定成分进行提纯分析。笔者就芽孢杆菌胞外产物中的一些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并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进入 2 1世纪后 ,由于中国加入 WTO的日益临近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一切促使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步入高品质的名特水产养殖。目前在我国的名特水产养殖中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模式 ,养殖水体自身有机污染十分严重。同时受外源性污染的影响 ,养殖水体的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水体有机污染不仅可造成水体缺 O2 ,直接危害养殖生物 ,同时也是养殖品种暴发性疾病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养殖水体的水质控制…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常常被忽略。早期对微量元素研究的重点限于渗透压调节及毒性[1]。微量元素可以说是目前鱼类营养研究需求当中最弱的一环,如Halver在1972年所编的《Fish Nutrition》一书就没有关于微量元素需求的章节[2]。日本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76年Nose首度系统地综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3]。锌是目前微量元素在水产应用方面研究最多的一种。笔者就锌在水产动物养殖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制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资料。1锌的生物学作用锌是微量元素中生理功能最多的一种元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集约化、半集约化的养虾模式随之迅猛发展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养殖过程中 ,因残存饵料腐烂 ,生物代谢 ,以及生物残体沉积 ,致使养殖水体理化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 ,从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活动。为改善养殖环境 ,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性地发展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 ] ,1) 。利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能调节和稳定养殖水体中的水质因子 ,分解、转化养殖水体的有机物的特性 ,达到改良、净化和营造养殖生态环境的效果 ,在生产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此 ,从 1 …  相似文献   

15.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及其反硝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研究了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进行生长,其在有机碳源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无机氮源(如氯化铵和硝酸钾)进行生长和繁殖,并且与氮源的浓度呈正相关.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pH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生长条件与一般的细菌相似.假单胞菌可对水体中的硝态氮通过反硝化来实现生物脱氮,这种反硝化的活性与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呈负相关.研究显示,运用假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活性实现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是控制养殖水体氮素污染的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水质环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期间虾池水体透明度前期较高,中后期较低;虾池pH变化在7.89-9.02之间,变化幅度较小。虾池水体悬浮物数量和CODMn随养殖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变化范围分别为18.5—162.3mCL和3.52-14.58mg/L。虾池水体中营养盐各月份波动较大。无机氮的数量变化在0.206—1.621mg/L之间,含量逐渐升高,磷酸盐数量变化在0.009-0.067mg/L之间,含量逐渐下降。水环境中N、P比较高,平均为62.7。养殖水体中后期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稳定同位素碳比率δ13C作为天然示踪物,对高位养殖池生态系统中人工饲料和天然饵料提供的能源物质对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的贡献比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虾体的δ13C值受食物δ13C值的影响,由于其摄食饵料的δ13C值逐渐减小,虾体的δ13C值也逐渐降低,逐渐接近于最后人工饲料的δ13C值,试验虾体的δ13C值由养殖开始时的-19.52‰±0.09‰变为实验结束时的-21.74‰±0.17‰;对虾的食性在10d左右时发生转变,34d左右时人工饲料和浮游动物对虾体的能量贡献基本相同,养殖结束时对虾生长能量的97.29%±0.98%来源于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定向培养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的养殖水体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早期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波吉卵囊藻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以消毒海水中接种波吉卵囊藻为实验组,以未接种的为对照组进行凡纳滨对虾养殖。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养殖桶中,养殖20 d后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指标,解剖取肝胰腺和鳃测定抗氧化指标,取肠道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定和分析。【结果】1)定培波吉卵囊藻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 0.05),但显著提高了对虾的肝体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提高(P <0.01),鳃中的谷胱甘肽(GS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也有显著升高(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肠道菌群的Shannon和Chao 1指数显著降低(P <0.05),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P <0.05),有益菌红杆菌科丰度增加,有害...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一种较低脂肪、以海水动物蛋白原料为主的饲料的营养成分,以之饲喂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154 d,研究该饲料对方斑东风螺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饲料营养成分(干物质)质量分数为氨基酸41.8%,总糖24.7%,多糖9.43%,粗脂肪4.8%。用此饲料养殖方斑东风螺,增重速率0.18±0.06 g/d,壳增长速率200±0.70μm/d,生长速率比用鲜鱼鱼肉饲料的对照组略快,但没有显著差别(p>0.05);养成螺(干物质)氨基酸质量分数为68.8%,总糖为12.52%,多糖为2.60%,单糖成分以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粗脂肪质量分数为2.74%。所养殖螺继续用该配合饲料养殖,次年通过营养加强后作为亲螺,产卵量1.8±0.6万粒,卵的孵化率96%,比用鲜鱼鱼肉饲料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0.01相似文献   

20.
【目的】厘清甲壳动物体内氨基脲(SEM)物质来源途径及其为内源性物质提法的科学验证现状,以便修订或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方法】综述了甲壳类水产品中SEM来源途径及验证研究。【结果】甲壳类水产品不同组织普遍存在SEM成分,除养殖过程人为非法使用呋喃西林药物外,甲壳类水产品中SEM可能通过产品加工过程次氯酸盐消毒处理,含有偶氮二甲酰胺的面粉裹粉处理,养殖水体和沉积物环境以及水体中藻类及饲料中引入。有关SEM是水生甲壳动物内源性物质的科学提法目前缺乏直接、有效的科学实验证据。【结论】在判定甲壳动物养殖过程是否非法使用硝基呋喃监管过程中,要求产品中SEM不得检出的判定标准过于严格,亟需深入开展甲壳类水产品中SEM来源途径与内源性SEM验证的科学研究,为甲壳类水产品SEM残留限量标准的修订和采样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